搜索
首页 《白鹿洞别诸生》 山根插入彭蠡湖,峥嵘背杀三江势。

山根插入彭蠡湖,峥嵘背杀三江势。

意思:山根插入彭蠡湖,峥嵘背了三江势。

出自作者[明]李梦阳的《白鹿洞别诸生》

全文创作背景

《白鹿洞别诸生》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李梦阳在江西白鹿洞书院的经历有关。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之一,为历代文人学子所向往。李梦阳曾在此讲学,与诸生(即书院的学生)有了深厚的感情。当李梦阳离开书院时,为了表达对诸生的惜别之情,便创作了这首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南自有匡庐山,遂与天地增篱卫。
山根插入彭蠡湖,峥嵘背杀三江势。
地因人胜古有语,於乎万物随兴废。
学馆林宫客不栖,千岩万壑堪流涕。
文采昔贤今尚存,讲堂寂寞对松门。
松门桂华秋月圆,拄杖高寻万古源。
梅岭古色照石镜,扶桑丹霞迎我轩。
绝顶坐歌霜月静,石潭洗足芝草繁。
更有冠者五六人,峭崖穷嶂同攀搴。
草行有时闻过虎,旦暮时复啼清猿。
我今胡为公务牵,蟋蟀在户难久延。
出山车马走相送,落日遂上鄱阳船。
生徒绻恋集涯浒,孤帆月照仍留连
作者介绍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

关键词解释

  • 三江

    读音:sān jiāng

    繁体字:三江

    英语:三江侗族自治县 Sanjiang Dongzu Autonomous County, lying in Liuzhou and the north of Guangxi

    <

  • 蠡湖

    读音:lí hú

    繁体字:蠡湖

    意思:湖名。在江苏省·无锡市东南。相传春秋·越·范蠡伐吴时开造。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蠡湖,县东南五十里,与长洲县分界,相传范蠡所开,一名蠡渎,一名漕湖,东西长十

  • 山根

    读音:shān gēn

    繁体字:山根

    英语:mountain root

    意思:
     1.山脚。
      ▶汉·焦赣《易林•贲之明夷》:“作室山根,人以为安;一昔崩颠,破我壶飧。”
      ▶

  • 彭蠡

    读音:péng lǐ

    繁体字:彭蠡

    英语:Poyang Lake

    详细释义:湖泊名。在江西省北境,长江以南。即今鄱阳湖。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上?颜师古?注:『彭蠡,泽名,在彭泽县西北。

  • 江势

    读音:jiāng shì

    繁体字:江勢

    意思:(江势,江势)
    江水的流势。
      ▶唐·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诗:“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
      ▶唐·刘禹锡《题招隐寺》诗:“地形临渚断,江势触山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