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御制元灯》 明月静添华烛影,和风时度御炉烟。

明月静添华烛影,和风时度御炉烟。

意思:明月静加华烛影,和风时度到炉烟。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奉和御制元灯》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宫殿建筑的诗,通过对宫殿夜景的描绘和宫廷生活的想象,表达了对皇家威严和繁荣的赞颂。 首句“幔亭高敞九门前”,诗人以高耸的宫殿群为背景,描绘了宫殿的宏伟气势。句中的“九门”可能指代宫殿的规模庞大,象征着皇家的权威和地位。 “银箭迟迟夜漏迁”一句,描绘了夜深人静的时刻,银箭滴漏缓缓移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宫殿的静谧和庄严。 “明月静添华烛影,和风时度御炉烟”两句,描绘了宫殿的夜景。明月静静照耀,增添了华丽的烛光;和风轻轻吹过,伴随着御炉的烟气。这种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庄重、神秘的气氛。 “朱轮绣觳车声接,玉勒金羁马首骈”两句,描绘了宫廷生活的场景。华丽的车辆接连不断,马匹颈上挂着精美的辔头,首尾相连。这种描绘展示了皇家贵族的奢华生活和繁荣景象。 最后,“一曲云谣飞圣藻,万方歌仰尧天”两句,表达了对皇家威严和繁荣的赞颂。诗人想象着宫廷中传出一曲优美的歌谣,歌颂圣明的政策;天下万方都歌颂着尧天般美好的时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家治理下的太平盛世的向往和赞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宫殿夜景和宫廷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皇家威严和繁荣的赞颂。诗人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幔亭高敞九门前,银箭迟迟夜漏迁。
明月静添华烛影,和风时度御炉烟。
朱轮绣觳车声接,玉勒金羁马首骈。
一曲云谣飞圣藻,万方歌仰尧天。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烛影

    读音:zhú yǐng

    繁体字:燭影

    意思:(烛影,烛影)

     1.灯烛的光亮。
      ▶唐·杜甫《夜》诗:“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
      ▶《宋史•镇王竑传》:“未几,遥见烛影中一人已在御坐。”

  • 和风

    解释

    和风 héfēng

    (1) [moderate breeze]∶风速为每小时13至18里的风

    (2) [soft breeze]∶温和的风

    和风拂面

    引用解释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华烛

    引用解释

    1.光彩映照。

    2.华美的烛火。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华烛烂,幄幙张,动朱脣,发清商。” 唐 鲍溶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璿闺羽帐华烛陈,方士夜降夫人神。”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侍浮梁》词:“珠泪争垂华烛暗,雁行欲断哀筝切。”

    3.旧时结婚所用的画有彩饰的蜡烛。借指婚礼。《剪

  • 影和

    读音:yǐng hé

    繁体字:影和

    意思:附和;应和。
      ▶《新唐书•李珏传》:“三人者居中秉权,乃与郑覃、陈夷行等更持议,一好恶,相影和,朋党益炽矣。”

    解释:1.附和;应和。

  • 炉烟

    读音:lú yān

    繁体字:爐煙

    意思:(炉烟,炉烟)

     1.南朝·梁简文帝《晓思诗》:“炉烟入斗帐,屏风隐镜臺。”
      ▶宋·苏轼《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诗:“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裊裊十里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