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时》 欲寻春物了无凭,留得黄鹂一两声。

欲寻春物了无凭,留得黄鹂一两声。

意思:想寻春东西毫无依据,留得黄鹂一两声。

出自作者[宋]苏泂的《感时》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物的诗,虽然诗中并没有明确描绘出春天的色彩和生机,但通过黄鹂的鸣叫声和小虫的鸣叫,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整首诗给人以清新、自然、宁静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奇迹。 诗的第一句“欲寻春物了无凭”,让人感到一种无奈和失落,仿佛寻找春天的踪迹无果。但第二句“留得黄鹂一两声”立刻让人眼前一亮,仿佛黄鹂的鸣叫声就是春天的代表,让人感到一种欣喜和愉悦。第三句“昨夜荷风清溽暑”,通过描述昨夜的风,让人感到春天已经到来,清新的风已经驱散了夏天的炎热。最后一句“岸头还有小虫鸣”,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小虫的鸣叫声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运用了细腻的描绘手法和生动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奇迹。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欲寻春物了无凭,留得黄鹂一两声。
昨夜荷风清溽暑,岸头还有小虫鸣。

关键词解释

  • 黄鹂

    读音:huáng lí

    繁体字:黃鸝

    英语:troupial

    意思:(黄鹂,黄鹂)
    鸟名。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常被饲养作笼禽。吃森林中的害虫,对林业有益。也叫鸧

  • 一两

    读音:yī liǎng

    繁体字:一兩

    意思:(一两,一两)
    I

     1.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
       ▶《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铢而当半两,

  • 春物

    读音:chūn wù

    繁体字:春物

    意思:
     1.春日的景物。常指花卉;花朵。
      ▶南朝·齐·谢朓《直中书省》诗:“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
      ▶唐·张乔《杨花落》诗:“北斗南回春物老,红英落尽绿尚早。”

  • 了无

    读音:liǎo wú

    繁体字:了無

    英语:not to have anything about.

    意思:(了无,了无)
    全无;毫无。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空有疲困之劳,了无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