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东林寺》 远公前意无人会,空对清风望寂寥。

远公前意无人会,空对清风望寂寥。

意思:远公以前的意思没有人会,空对着清风望寂寥。

出自作者[宋]夏竦的《题东林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帝先贤迹未消》是一首对历史遗迹的深沉思考和哀悼,通过对昔日帝王的宫殿、古树、流水、桥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已非的感慨。 首联“昔帝先贤迹未消,森沉台殿锁礁嶢”描绘了历史的悠久和变迁,宫殿的遗迹仍然存在,但已变得荒芜和沉寂。这一联通过“未消”和“森沉”两个词,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的人事变迁的感慨。 颔联“新莲照水香空在,旧辇生尘翠已凋”进一步描绘了宫殿周围的景色。新生的莲花在水中散发着香气,而曾经的帝王车辇已经生满了灰尘,绿色已经凋零。这一联通过对比新旧景色的变化,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哀叹。 颈联“夹道古藤看翳日,过谿苍藓半侵桥”描绘了宫殿周围的自然环境。古藤遮蔽了阳光,青苔侵占了桥面,这些自然界的景象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这一联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尾联“远公前意无人会,空对清风望寂寥”以佛教典故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寂寥的感慨。“远公前意”指的是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讲经布道,其精神追求和历史意义至今无人领会。这一联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人物和事迹的哀悼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已非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寂寥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帝先贤迹未消,森沉台殿锁礁嶢。
新莲照水香空在,旧辇生尘翠已凋。
夹道古藤看翳日,过谿苍藓半侵桥。
远公前意无人会,空对清风望寂寥。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关键词解释

  • 远公

    读音:yuǎn gōng

    繁体字:遠公

    意思:(远公,远公)
    晋高僧慧远,居庐山·东林寺,世人称为远公。
      ▶唐·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诗:“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宋·梅尧臣《访矿坑老僧》诗:“

  • 寂寥

    读音:jì liáo

    繁体字:寂寥

    英语:solitude

    意思:
     1.空虚无形;空无人物。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王弼注:“寂寥

  • 清风

    读音:qīng fēng

    繁体字:清風

    英语:fresh wind

    意思:(清风,清风)

     1.清微的风;清凉的风。
      ▶《诗•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 风望

    读音:fēng wàng

    繁体字:風望

    意思:(风望,风望)

     1.风度;丰采。
      ▶《晋书•艺术传•戴洋》:“为人短陋,无风望,然好道术,妙解占候卜数。”
      ▶《魏书•崔楷传》:“﹝崔楷﹞美风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