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夕对月》 背冷金蟾滑,毛寒玉兔顽。

背冷金蟾滑,毛寒玉兔顽。

意思:背冷金铜滑,毛寒玉兔顽。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秋夕对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夜月色可掬,倚楼聊解颜。未能分寇盗,徒欲满关山》。这首诗的作者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虑和无奈,尤其是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无法改变现状,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首句“夜月色可掬,倚楼聊解颜”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月光如水,皎洁明亮,仿佛可以轻易地捧在手中。诗人倚在楼阁上,欣赏着这美丽的夜色,暂时忘却了生活的烦恼,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这句诗描绘出一种宁静、美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接下来的诗句“未能分寇盗,徒欲满关山”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忧虑。他无法改变当前的局势,只能眼看着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他希望通过战争能够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但同时也深知这其中充满了艰辛和痛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无力感。 “背冷金蟾滑,毛寒玉兔顽”这两句诗描绘了夜色的寒冷和静谧。月光洒在背上,感觉冰凉冰凉,仿佛金蟾在滑腻的背上滑过。夜色中的玉兔也显得格外顽皮可爱。这句诗描绘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姮娥谩偷药,长寡老中闲”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嫦娥偷吃不死药是为了留在人间陪伴后羿,但这也让她永远孤独寂寞。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那些为了国家、民族而牺牲的人们深深的敬意和怀念。同时他也意识到,即使有人为了国家、民族而牺牲,但最终仍然会留下孤独和寂寞。这种孤独和寂寞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类无法避免的痛苦之一。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动荡时代背景下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那些为了国家、民族而牺牲的人们深深的敬意和怀念。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月色可掬,倚楼聊解颜。
未能分寇盗,徒欲满关山。
背冷金蟾滑,毛寒玉兔顽。
姮娥谩偷药,长寡老中闲。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玉兔

    读音:yù tù

    繁体字:玉兔

    英语:moon

    意思:
     1.指神话中月亮里的白兔。
      ▶晋·傅咸《拟<天问>》:“月中何有?玉兔擣药。”
      ▶明·沈鲸《双珠记•协谋诬讼》:“

  • 金蟾

    读音:jīn chán

    繁体字:金蟾

    意思:
     1.金色的蟾蜍。
      ▶前蜀·杜光庭《题北平沼》诗:“宝芝常在知谁得,好驾金蟾入太虚。”
      ▶明·何景明《嫦娥图》诗:“玉宇琼楼闭早秋,金蟾银兔啼寒夜。”

  • 寒玉

    读音:hán yù

    繁体字:寒玉

    意思:
     1.玉石。玉质清凉,故称。
      ▶唐·白居易《苦热中寄舒员外》诗:“藤床铺晚雪,角枕截寒玉。”
     
     2.比喻清冷雅洁的东西,如水、月、竹等。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