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寿樟亭》 君莫厌老大蓬蒿间,应龙虹梁果非福。

君莫厌老大蓬蒿间,应龙虹梁果非福。

意思:你没有满足老大蓬蒿之间,应龙虹梁果然不是福。

出自作者[宋]曾几的《题寿樟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宏伟的大屋,表达了作者对建筑和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建筑的壮观和材料的珍贵。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大屋连甍小容足”,直接描绘了建筑的宏伟规模,以及人在其中的渺小。这种对比突出了建筑的气势,也让人感受到人与建筑的互动关系。 接着,诗人通过“栋宇以来非一木”表达了建筑的复杂性和材料的多样性。这句话也暗示了建筑的建造需要许多人的努力和智慧。 “豫章不是十围樗,受命于天何得独”这两句,诗人以豫章树为例,表达了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它们都是天赋的使命。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万物的敬畏之心。 “君莫厌老大蓬蒿间,应龙虹梁果非福”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认为人不应该嫌弃老去的蓬蒿,也不要贪图高大的虹梁。这是诗人对朴素生活的赞美,以及对贪欲的警惕。 最后两句“虚堂昼静闻丁丁,溜雨枯皮在空谷”则以细腻的描绘结束全诗,通过寂静的堂屋和雨滴敲打枯皮的声音,让读者感受到自然和建筑的和谐共存。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建筑的赞美,也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屋连甍小容足,栋宇以来非一木。
豫章不是十围樗,受命于天何得独。
君莫厌老大蓬蒿间,应龙虹梁果非福。
虚堂昼静闻丁丁,溜雨枯皮在空谷。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关键词解释

  • 蓬蒿

    读音:péng hāo

    繁体字:蓬蒿

    英语:crowndaisy chrysanthemum

    意思:
     1.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并兴

  • 老大

    读音:lǎo dà

    繁体字:老大

    英语:mugwump

    意思:
     1.年纪大。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唐·白居易《琵琶行》:“

  • 大蓬

    读音:dà péng

    繁体字:大蓬

    意思:官名。秘书监的别称。
      ▶宋·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他名标牓官称……祕书监为大蓬。”
      ▶宋·岳珂《桯史•吴畏斋谢贽启》:“既而留中为大蓬,未几,遂以秘撰帅

  • 应龙

    读音:yìng lóng

    繁体字:應龍

    意思:(应龙,应龙)

     1.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楚辞•天问》:“河海应龙,何画何歷?鲧何所营?禹何所存?”

  • 虹梁

    读音:hóng liáng

    繁体字:虹梁

    意思:
     1.高架而拱曲的屋梁。
      ▶《文选•班固<西都赋>》:“因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虹梁。”
      ▶李善注:“应龙虹梁,梁形如龙,而曲如虹也。”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