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点绛唇·莫问重阳》 不见书空雁。

不见书空雁。

意思:不见书空雁。

出自作者[宋]向子諲的《点绛唇·莫问重阳》

全文赏析

这首诗《莫问重阳,黄花满地须游宴。休论夷甸。且作江山观。百岁光阴,屈指今过半。霜天晚。眼昏花乱。不见书空雁。》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诗,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感悟。 首先,诗的标题已经点出了主题,即重阳节,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通常在农历的九月九日庆祝,与菊花、酒等元素相关。诗人在这里提醒人们,不要只关注重阳节的名义,而应该真正地去欣赏和享受这个节日的实质——游宴和观赏江山。 其次,“休论夷甸”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地域和身份的淡泊。他主张人们应该超越地域和身份的限制,把眼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即“且作江山观”。这是一种开阔视野,放眼天下,不拘泥于一隅的态度。 再者,“百岁光阴,屈指今过半。霜天晚。眼昏花乱。”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深刻感悟。他提醒人们,人生短暂,时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就过去了。而在这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不要虚度光阴。 最后,“不见书空雁”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书信和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书空雁通常用来形容书法或诗文的美妙,这里也暗示了作者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感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开阔视野,超越地域和身份的限制,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莫问重阳,黄花满地须游宴。
休论夷甸。
且作江山观。
百岁光阴,屈指今过半。
霜天晚。
眼昏花乱。
不见书空雁。

关键词解释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书空

    引用解释

    1.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余遂请 齐公 书於纸。乃凭槛书空,凝思默虑。” 清 黄遵宪 《续怀人》诗:“只恨书空作 唐 字,独无炼石补天词。” 傅尃 《避地》诗之二:“那意书空成咤怪,转因避地得偷閒。”参见“ 书空咄咄 ”。

    2.雁在空中成列而飞,其行如字,故称。 宋 赵师侠 《菩萨蛮·舂陵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