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暮》 不知家存亡,辛苦临边陲。

不知家存亡,辛苦临边陲。

意思:不知道家存亡,辛苦临边境。

出自作者[宋]晁公溯的《冬暮》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风林委黄叶,寒乌噪枯枝》是一首描绘秋冬时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士兵的深切关怀和忧虑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时局的深深忧虑。 首联“风林委黄叶,寒乌噪枯枝。四山失其蔽,惨淡无奇姿。”描绘了秋风萧瑟,黄叶纷飞的景象,乌鸦在枯枝上噪叫,四山失去了遮挡,景色显得凄凉而毫无生趣。这里诗人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生动地呈现了秋天的萧瑟氛围。 颔联“是时岁云暮,节物良可悲。”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末将至的感慨,对季节物事的感叹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悲凉。 颈联“边马嘶北风,塞垣草亦衰。”描绘了边疆的景象,马在北风中嘶鸣,塞垣上的草也因为寒冷而衰败。这里诗人通过动物和植物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边疆的荒凉和寒冷。 接下来,“传闻西南戍,未敢休王师。”表达了诗人对战事的关注和担忧,虽然不敢轻易放松对王师的部署,但也流露出对士兵的关怀和忧虑。 “不辞征行苦,颇念馈饷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不辞辛苦地征战,另一方面也思念着补给品的迟迟不到。 最后,“遥怜持戟士,半是五陵儿。”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边疆士兵的深切关怀,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来自京城附近的五陵地区,他们的家庭状况如何,是否有人还在身边,都让诗人感到深深的忧虑。 尾联“不知家存亡,辛苦临边陲。日暮裘褐单,谁当寄征衣。”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不知道家人的存亡,只能在边疆辛苦地工作,天色已晚,身上的衣物单薄,谁会给他寄送衣物呢?这里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士兵们的深深关怀和忧虑。 总的来说,《风林委黄叶,寒乌噪枯枝》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它不仅是一首描绘秋冬时节景象的诗,更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士兵关怀和忧虑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林委黄叶,寒乌噪枯枝。
四山失其蔽,惨淡无奇姿。
是时岁云暮,节物良可悲。
边马嘶北风,塞垣草亦衰。
传闻西南戍,未敢休王师。
不辞征行苦,颇念馈饷迟。
遥怜持戟士,半是五陵儿。
不知家存亡,辛苦临边陲。
日暮裘褐单,谁当寄征衣。

关键词解释

  • 边陲

    读音:biān chuí

    繁体字:邊陲

    英语:border area

    意思:(边陲,边陲)
    亦作“边垂”。亦作“边埵”。
     
     1.犹边境。
      ▶《左传•成公十三年》:“

  • 存亡

    读音:cún wáng

    繁体字:存亡

    英语:live or die

    意思:
     1.存在或灭亡;生存或死亡。
      ▶《易•干》:“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史记

  • 辛苦

    读音:xīn kǔ

    繁体字:辛苦

    短语:难为 劳动 劳驾 费事 烦劳 劳神 劳 麻烦 烦

    英语:hard

    意思:
     1.辛味与苦味。
      ▶汉·董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