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闻义师谒池阳郡守》 松枝谈妙字,铃阁想迟留。

松枝谈妙字,铃阁想迟留。

意思:松树枝谈妙字,铃铛阁想逗留。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送闻义师谒池阳郡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江湖气息,又带有浓厚离别情调的诗。首联“渺渺大江流,沿洄过几州。”以壮阔的大江流淌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宽广无垠的画面,给人一种人生无常、漂泊无依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诗人与友人沿江而行的旅程,以及他们即将经历的离别。 颔联“登舻忽此别,振锡未尝游。”在这里,诗人用“登舻”来形象地表现他们登上船只,即将分别的情景。“忽此别”三字,表达出离别来得突然,让人措手不及。而“振锡未尝游”则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不确定。 颈联“九子寻真界,千兵见假侯。”在这里,诗人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九子寻真界”暗指诗人和友人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道路,而“千兵见假侯”则形象地描绘出社会的纷扰和复杂。 尾联“松枝谈妙字,铃阁想迟留。”在这里,诗人用“松枝谈妙字”来形容他们在高雅的环境中谈论深奥的道理,而“铃阁想迟留”则表达出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对留下美好回忆的地方的眷恋。 整首诗以江流为背景,以离别为主线,通过对沿途风景的描绘和对未来生活的设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渺渺大江流,沿洄过几州。
登舻忽此别,振锡未尝游。
九子寻真界,千兵见假侯。
松枝谈妙字,铃阁想迟留。
作者介绍 谢朓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铃阁

    读音:líng gé

    繁体字:鈴閣

    意思:(铃阁,铃阁)
    亦作“铃閤”。
     指翰林院以及将帅或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
      ▶晋·干宝《搜神记》卷七:“今狂花生枯木,又在铃阁之间,言威仪之富,荣华之盛,皆如狂花之发

  • 谈妙

    读音:tán miào

    繁体字:談妙

    意思:(谈妙,谈妙)
    谈说宗教义理。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元日投宿博山寺见者惊叹其老》词:“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

    解释:1.谈说

  • 迟留

    读音:chí liú

    繁体字:遲留

    英语:stay; linger on

    意思:(迟留,迟留)
    停留;逗留。
      ▶汉·王充《论衡•状留》:“贤儒迟留,皆有状故。”
      ▶唐·韩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