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柳塘汪叔畊三首》 欲得尔之善,真期尔指归。

欲得尔之善,真期尔指归。

意思:想要得到你的好,真希望你宗旨。

出自作者[宋]詹初的《寄柳塘汪叔畊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的诗。从字面上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或亲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期望。但是,深入解读,它也可以被看作是对人性、自我认识和真理追求的一种描绘。 首句“不闻尔言久”可以理解为,诗人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对方的意见或想法了。这不仅展示了一种物理上的隔音状态,还可能暗示着心理或情感上的距离。 次句“因觉我言非”则表达了诗人在缺乏对方观点的情况下,开始反思自我,意识到自己的言论或观点可能并非完全正确。这种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是非常宝贵的。 第三句“欲得尔之善”揭示了诗人希望得到对方的优点或智慧。这里,诗人或许在暗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长处,而真正的智慧往往来自于集思广益。 最后一句“真期尔指归”中的“指归”二字,可以理解为指引、导向或归宿。诗人期望对方能给出正确的指引或方向,帮助自己找到真理或归宿。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对自我认知的深化,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真诚交流的渴望。它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人类在追求真理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开放心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勇于自我反思,以及珍视与他人的真诚互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闻尔言久,因觉我言非。
欲得尔之善,真期尔指归。

关键词解释

  • 欲得

    读音:yù de

    繁体字:欲得

    意思:
     1.贪得。
      ▶《老子》:“咎莫大于欲得。”
      ▶《韩非子•解老》:“圣人衣足以犯寒,食足以充虚,则不忧矣。众人则不然,大为诸侯,小余千金之资,其欲得之忧不除也。”

  • 指归

    引用解释

    主旨;意向。《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与 权 谈説諫喻,未尝切愕,微见风彩,粗陈指归,如有未合,则捨而及他。” 宋 王禹偁 《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备尝探讨,粗见指归。”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皇朝制作,稍以己意列其指归,析类分门,总为一集。”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今则举一切诗人中,凡立意在反抗,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