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野菊生秋涧,芳心空自知。

野菊生秋涧,芳心空自知。

意思:野菊花生长秋天的山涧,他心空自己知道。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野菊生秋涧,芳心空自知》是一首对野菊的生动描绘,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野菊在秋涧中的生长,以及它孤独而坚韧的精神风貌。 首句“野菊生秋涧,芳心空自知”就赋予了野菊一种孤独而坚韧的特性,它生长在秋天的涧水边,无人知晓,只有自己知道它的芳香。这种孤独和坚韧正是野菊的精神象征,也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 “无人惊岁晚,惟有暗蛩悲”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秋天的寂寥,但野菊却依然坚韧地生长,只有暗处的蟋蟀为岁晚而悲。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野菊坚韧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花开涧水上,花落涧水湄”描绘了野菊在涧水上盛开的场景,也描绘了花落水湄的凄美画面。这里诗人再次赞美了野菊的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慨。 “菊衰蛩亦蛰,与汝岁相期”中,诗人以“菊衰”来描绘秋天的景象,以“蛰”来描绘蟋蟀的冬眠,表达了对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规律的尊重。同时,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期待和希望。 最后,“楚客方多感,秋风咏江蓠”表达了诗人在秋风中感怀人生的情感,而“落英不满掬,何以慰朝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人生困苦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野菊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以及对人生的期待和希望。诗中野菊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也是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赞美和敬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菊生秋涧,芳心空自知。
无人惊岁晚,惟有暗蛩悲。
花开涧水上,花落涧水湄。
菊衰蛩亦蛰,与汝岁相期。
楚客方多感,秋风咏江蓠。
落英不满掬,何以慰朝饥。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野菊

    读音:yě jú

    繁体字:野菊

    英语:Chrysanthemum indicum

    意思:又称野菊花。多年生草本,叶互生,秋季开花,花黄色,野生在路边荒地。花及全草均可入药,性微寒,味苦辛,功能清热解毒,主

  • 芳心

    读音:fāng xīn

    繁体字:芳心

    意思:
     1.指花蕊。俗称花心。
      ▶宋·苏轼《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诗:“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爱惜芳心莫轻吐,

  • 涧芳

    读音:jiàn fāng

    繁体字:澗芳

    意思:(涧芳,涧芳)
    山涧中的花香。
      ▶唐·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诗:“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唐·孔德绍《送舍利宿定普岩》诗:“涧芳十步草,崖阴百丈松。”

  • 心空

    读音:xīn kōng

    繁体字:心空

    意思:佛教语。谓心性广大,含容万象,有如虚空之无际。亦指本心澄澈空寂无相。
      ▶唐·王维《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诗:“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
      ▶唐·庞薀《杂诗》:“十方同

  • 自知

    读音:zì zhī

    繁体字:自知

    英语:know

    意思:
     1.认识自己;自己明瞭。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汉书•贡禹传》:“然非自知奢僭也,犹鲁昭公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