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庄严寺园》 蔽日绿阴无觅处,不如归去两三声。

蔽日绿阴无觅处,不如归去两三声。

意思:遮天绿阴无觅处,不如回去两三声。

出自作者[宋]贺铸的《游庄严寺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通过描绘石楠花落、小池清澈、独步平桥、寻觅绿阴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些无奈和失落之情。 首句“石楠花落小池清”,通过描绘石楠花落和小池清澈的景象,为读者展现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石楠花落的细节描写,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也暗示了时序的转换,为整首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次句“独下平桥弄扉行”,通过描述作者独自步行在平桥上,玩弄着门帘,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孤独、寂寥的心境。同时,这也与首句中的景象形成了呼应,使整首诗更加连贯。 第三句“蔽日绿阴无觅处”,通过对绿阴寻觅无果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失落和无奈之情。同时,这也与首句中的石楠花落形成了对比,强调了时序的转换和景物的变化。 结句“不如归去两三声”,通过表达作者想要归去的意愿,进一步突出了诗歌中孤独、寂寥的主题。同时,这也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相呼应,使整首诗更加完整、统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些无奈和失落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石楠花落小池清,独下平桥弄扉行。
蔽日绿阴无觅处,不如归去两三声。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关键词解释

  • 不如归去

    读音:bù rú guī qù

    词语解释

    不如归去[ bù rú guī qù ]

    ⒈  古人以为杜鹃啼声酷似人言“不如归去”,因用为催人归家之词。

    引证解释

  • 蔽日

    读音:bì rì

    繁体字:蔽日

    意思:遮蔽日光。
      ▶《楚辞•九章•涉江》:“山峻高以蔽日,下幽晦以多雨。”
      ▶《旧唐书•刘迺传》:“干霄蔽日,诚巨树也,当求尺寸之材,必后于椓杙。”
      ▶《花月痕》第八

  • 归去

    读音:guī qù

    繁体字:歸去

    英语:go back; return

    意思:(归去,归去)

     1.回去。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唐·李白

  • 三声

    读音:sān shēng

    繁体字:三聲

    意思:(三声,三声)
    旧指军中用以传令的金鼓、笳、铎之声。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三声既全,五彩必具,辨吾号声,知五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