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月中行/月宫春》 吴宫寂寞空烟水,浑不认、旧采菱洲。

吴宫寂寞空烟水,浑不认、旧采菱洲。

意思:吴宫寂寞空烟水,浑不认、旧采菱洲。

出自作者[宋]吴文英的《月中行/月宫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去的怀念。 首句“疏桐翠井早惊秋。叶叶雨声愁。”直接点明季节已是秋季,透过稀疏的梧桐和青翠的井叶,诗人感受到了秋天的来临。而雨声淅沥,更添了几分愁意。这里的“叶叶雨声愁”不仅描绘了秋雨的声音,也通过重复的“叶叶”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使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灯前倦客老貂裘。燕去柳边楼。”诗人以一个疲倦的旅人形象出现,他在灯前看着自己身上的貂裘(即皮衣)慢慢老去,想起曾经在柳荫下的小楼,那些过去的时光。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 “吴宫寂寞空烟水,浑不认、旧采菱洲。”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吴宫的遗迹,那里只剩下空荡荡的湖水,已经不再有曾经的热闹和繁华。诗人甚至已经认不出曾经自己常常采菱的地方。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暗示了现实的寂寞和孤独。 “秋花旋结小盘虬。蝶怨夜香留。”最后,诗人以秋花和小蝶的怨恨来结束全诗。秋花虽小,却结出了盘虬般的美丽形状,表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而小蝶因为夜香的关闭而怨恨,却也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坚韧。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也以一种美丽的意象结束了全诗。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雨声、貂裘、柳楼、空水、小蝶等意象,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理解和对时间的感慨,读来让人深感其情深意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疏桐翠井早惊秋。
叶叶雨声愁。
灯前倦客老貂裘。
燕去柳边楼。
吴宫寂寞空烟水,浑不认、旧采菱洲。
秋花旋结小盘虬。
蝶怨夜香留。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关键词解释

  • 采菱

    读音:cǎi líng

    繁体字:埰菱

    意思:(参见採菱)
    古代歌曲名。
      ▶《楚辞•招魂》:“《涉江》、《采菱》,发《扬荷》些。”
      ▶王逸注:“楚人歌曲也。”
      ▶南朝·宋·谢灵运《道路忆山中》

  • 烟水

    引用解释

    亦作“烟水”。 雾霭迷蒙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诗:“ 苍梧 白云远,烟水 洞庭 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词:“新堤路,问 偃湖 何日,烟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诗:“ 石湖 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烟水淼茫,庐舍遮映。”

    <
  • 寂寞

    读音:jì mò

    繁体字:寂寞

    短语:寂 众叛亲离 落寞

    英语:lonesome

    意思:
     1.空虚无物。
      ▶《吕氏春秋•审分》:“是故于全乎去能,于假乎

  • 吴宫

    读音:wú gōng

    繁体字:吳宮

    意思:(吴宫,吴宫)

     1.指春秋·吴王的宫殿。
      ▶南朝·梁·江淹《别赋》:“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
      ▶唐·刘禹锡《武陵观火》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