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笋蕨》 岂不爱渠风味好,只应催我鬓毛残。

岂不爱渠风味好,只应催我鬓毛残。

意思:难道不爱渠风味好,只应催我鬓毛残。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笋蕨》

全文创作背景

《笋蕨》是宋代诗人洪咨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新鲜嫩绿的竹笋和蕨菜,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机勃勃景象的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洪咨夔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然而,尽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洪咨夔仍然热爱自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这首诗正是他在一个春日里,看到竹林中新长出的嫩笋和蕨菜时所创作的。 赏析: 1. 诗的前两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以竹笋和鸭子为切入点,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竹子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而桃花则代表着春天的美景。鸭子在水中嬉戏,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2. 诗的后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将视线转向河边的芦苇和蒌蒿,以及即将出现的河豚。蒌蒿和芦芽都是春天里的常见植物,它们象征着生命的勃发。河豚则是春天里的美味佳肴,预示着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这两句诗通过对河边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3. 整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意。同时,诗中还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即使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依然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保持乐观的心态。 总之,《笋蕨》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和丰富的意境,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传递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小儿握固骨何弱,稚子着绷肌尚寒。
岂不爱渠风味好,只应催我鬓毛残。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关键词解释

  • 鬓毛

    读音:bìn máo

    繁体字:鬢毛

    英语:hair on the temple

    意思:(鬓毛,鬓毛)
    鬓髮。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岂不

    读音:qǐ bù

    繁体字:豈不

    英语:(adv) certainly; definitely

    详细释义:难道不、怎么不。表示反诘的语气。诗经?卫风?竹竿:『岂不尔思,远莫致之。』左传?庄

  • 风味

    读音:fēng wèi

    繁体字:風味

    英语:local flavor

    意思:(风味,风味)

     1.美味。亦指一地特有之食品口味。
      ▶《晋书•王彬传》:“彬为人朴素方直,乏风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