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倪正父尚书守南徐》 日日公余搜理窟,时时史暇乐谈丛。

日日公余搜理窟,时时史暇乐谈丛。

意思:天天你我搜理窟,当时史空乐谈丛。

出自作者[宋]楼钥的《送倪正父尚书守南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和兄弟情感的诗,通过对春天柳树和松树、日常学习、朋友和兄弟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人生观。 首联“君如春柳我如松,晚岁重逢意愈通”,以春柳的柔软和松树的坚韧为喻,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在年岁增长之后,重逢的喜悦和情谊更加深厚。 颔联“日日公余搜理窟,时时史暇乐谈丛”,描述了诗人日常工作和闲暇时的情况,他不断探索知识领域,乐于和朋友分享自己的见解。 颈联“友朋罕有心相照,兄弟惟应姓不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珍视,希望朋友之间能够心意相通。同时,他也强调了兄弟之间的特殊情感,尽管姓氏不同,但血缘关系是无法改变的。 尾联“此别未知何日见,掺祛无语对西风”,描述了离别后的情景,诗人不知道何时能够再次相见,只能默默无语地面对西风。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兄弟情和知识的珍视,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如春柳我如松,晚岁重逢意愈通。
日日公余搜理窟,时时史暇乐谈丛。
友朋罕有心相照,兄弟惟应姓不同。
此别未知何日见,掺祛无语对西风。

关键词解释

  • 日日

    读音:rì rì

    繁体字:日日

    意思:每天。
      ▶《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花边文学•偶感》:“无

  • 时时

    读音:shí shí

    繁体字:時時

    短语:三天两头 常 时 常事

    英语:often

    意思:(时时,时时)
    常常。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袁盎虽家居

  • 公余

    读音:gōng yú

    繁体字:公餘

    英语:leisure hours

    意思:(公余,公余)
    公务之余暇。
      ▶宋·韩琦《登广教院阁》诗:“岑寂禅扉启画关,公余为会一开颜。”
      

  • 谈丛

    引用解释

    1.知识的渊薮。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或擅谈丛,或称文囿。”《隋书·文学传·潘徽》:“书圃翰林之域,理窟谈丛之内,謁者所求之餘,侍医所校之逸,莫不澄 涇 辨 渭 ,拾珠弃蚌。”

    2.人众聚谈之所。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原甫对月见还不至》:“更期三五夕,静坐接谈丛。”

    读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