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

意思:熟悉修来得聪明根,多闻第一却忘记说。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禅师修行有成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禅师智慧和悟性的敬佩之情。 首先,诗的首句“宿习修来得慧根”,表达了禅师通过长期的修行,获得了深厚的智慧和悟性,这是他得慧根的体现。 “多闻第一却忘言”,描述了禅师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智慧,使他能够理解深奥的教义,但却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这是对禅师内省和领悟能力的赞美。 “自从七祖传心印”一句,强调了禅师传承了七祖的心法或心印,这是禅宗的核心教义和修行方法,是禅师修行成就的关键。 接下来的两句“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描绘了禅师在修行过程中,不畏艰辛,四处寻访古迹,寻求真理,同时也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 最后,“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禅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希望禅师能够将真经相互翻阅,传播佛法,使更多人受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师的修行历程和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禅师的敬佩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佛法的智慧和真理。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
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多闻

    读音:duō wén

    繁体字:多聞

    英语:well-informed

    详细释义:见闻广博。论语?季氏:『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将广智,必先多闻。』

  • 慧根

    读音:huì gēn

    繁体字:慧根

    英语:the root, i.e. the organ of wisdom

    意思:
     1.佛教语。五根之一。破惑证真为慧;慧能生道,故曰慧根。多指能信入佛法的根

  • 来得

    读音:lái de

    繁体字:來得

    英语:competent

    意思:(来得,来得)

     1.犹言可以来。
      ▶南唐·张泌《江城子》词:“好是问他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

  • 宿习

    读音:sù xí

    繁体字:宿習

    意思:(宿习,宿习)

     1.谓长久地学习积纍。
      ▶汉·王充《论衡•逢遇》:“学不宿习,无以明名。”
     
     2.平素所学习的;预先诵习过的。
      ▶《

  • 修来

    读音:xiū lái

    繁体字:修來

    意思:(修来,修来)
    谓修业进德以求将来之功。
      ▶晋·葛洪《抱朴子•君道》:“掩细瑕而录大用,忘近恶而念远功,使夫曹刿、孟明有修来之效,魏尚、张敞立雪耻之绩。”
      ▶《

  • 忘言

    读音:wàng yán

    繁体字:忘言

    意思: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魏·曹植《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