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晚》 元亮田多废,安仁鬓恐凋。

元亮田多废,安仁鬓恐凋。

意思:元亮田多废弃,安仁鬓恐怕凋零。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秋晚》

全文赏析

这首诗《秋晚弥岑寂,天空见泬寥》是一首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 首联“秋晚弥岑寂,天空见泬寥”,诗人以秋天的寂静为背景,描绘了天空的空旷和辽阔,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颔联“溪流拖白练,树叶剪红绡”,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将溪流比喻为白练,将树叶比喻为红绡,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给人一种美丽而动人的感觉。 颈联“露菊英初吐,霜钟韵渐调”,诗人描绘了早晨的景象,露水滋润下的菊花初吐,钟声在霜冻中逐渐调和,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 尾联“清光开旭旦,爽气逐惊飚”,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早晨,清新的阳光照亮了大地,清爽的空气伴随着强风,给人一种清新而振奋的感觉。 在全诗中,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景色和时局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 此外,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元亮田多废,安仁鬓恐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年华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和自己的年龄问题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秋天美丽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的语言优美而生动,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晚弥岑寂,天空见泬寥。
溪流拖白练,树叶剪红绡。
露菊英初吐,霜钟韵渐调。
清光开旭旦,爽气逐惊飚。
鹰击秦原迥,鸿归楚水遥。
星高汉将出,膠折虏兵骄。
元亮田多废,安仁鬓恐凋。
功名殊未立,对景自无憀。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安仁

    读音:ān rén

    繁体字:安仁

    意思:安心于实行仁道。
      ▶《论语•里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后汉书•张衡传》:“吾子性德体道,笃信安仁。”
      ▶宋·范仲淹《与韩魏公书》:“惟安仁乐道,无

  • 元亮

    读音:yuán liàng

    繁体字:元亮

    意思:晋诗人陶潜字元亮,曾任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后常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
      ▶宋·范成大《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之一:“元亮折腰嘻已久,故山应有欲芜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