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青城龙谿奂道人》 身同云虚无,心与谿清澄。

身同云虚无,心与谿清澄。

意思:我同说虚无,心与溪水清澈。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寄青城龙谿奂道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五岳之上的长老(丈人)的赞扬和敬仰之诗。诗中描绘了长老西望青翠的山峰,云开雾散,展现出壮丽的景色,百里之外都能看到石峰的形状。 接着,诗人描述了长老所在的盘踞在峰顶的小寺庙,四季都有山岚之气凝聚。长老的身形如同云一样虚无,心境如同溪水一样清澈。他经常诵经,诗人也经常称赞他的诗歌。寺庙中杉树的轻风拂动着长老的袈裟,石壁上的孤灯照亮了整个寺庙。 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辞去微薄的官职,归隐佛门,学习大乘佛法的愿望。他希望长老能够讲述佛法,使他能够与之心灵相通。 整首诗充满了对长老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描绘的景色和人物形象都非常生动,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氛围,这也是佛教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通过描绘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岳之丈人,西望青瞢瞢。
云开露崖峤,百里见石棱。
龙谿盘中峰,上有莲花僧。
绝顶小兰若,四时岚气凝。
身同云虚无,心与谿清澄。
诵戒龙每听,赋诗人则称。
杉风吹袈裟,石壁悬孤灯。
久欲谢微禄,誓将归大乘。
愿闻开士说,庶以心相应。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清澄

    读音:qīng chéng

    繁体字:清澄

    英语:lucidness

    意思:(参见清澂)
    亦作“清澂”。
     
     1.清明,清澈。
      ▶《楚辞•远游》:“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

  • 虚无

    读音:xū wú

    繁体字:虛無

    短语:抽象 纸上谈兵 迂阔 空洞 悬空 泛 空洞无物 肤浅 架空 虚幻 空虚 言之无物 空空如也 虚无缥缈 无意义 华而不实

    英语:nihility

  • 无心

    读音:wú xīn

    繁体字:無心

    英语:indeliberateness

    意思:(无心,无心)

     1.犹无意,没有打算。
      ▶《东观汉记•寇恂传》:“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计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