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孤鹤辞》 云泥共悲欢,生死同襟期。

云泥共悲欢,生死同襟期。

意思:说泥共悲欢,生和死一样胸怀。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孤鹤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只受伤的鸟儿的情感和遭遇,表达了深深的哀伤和同情。 首句“芝田长相依,瑶池长相随”表达了鸟儿对主人的深深依恋,同时也暗示了鸟儿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期待着能够再次飞翔在蓝天白云之间。 “云泥共悲欢,生死同襟期”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鸟儿与主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它们在欢乐与悲伤时都在一起,生死相依,这种情感令人感动。 “行啄林莽间,断翅谁与医”描述了鸟儿在受伤后的艰难生活,它试图在树林和草丛中觅食,但因为翅膀受伤,无法飞翔。这里的描写充满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助。 “往者不可复,病者不得飞”表达了对失去的自由的哀叹,对无法恢复健康的无奈,这种情感深深地震撼了读者。 “极目青云中,临风翘以思”这两句描绘了鸟儿站在树枝上,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思念和渴望。这里的描写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思深不复啄,一唳天容悲”表达了鸟儿深深的思念和悲伤,它不再啄食,只是发出悲痛的叫声,这种情感令人感到深深的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只受伤的鸟儿为题材,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生活的艰辛、自由的可贵、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同情。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作品,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也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芝田长相依,瑶池长相随。
云泥共悲欢,生死同襟期。
行啄林莽间,断翅谁与医。
往者不可复,病者不得飞。
极目青云中,临风翘以思。
思深不复啄,一唳天容悲。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云泥

    读音:yún ní

    繁体字:雲泥

    意思:(云泥,云泥)
    语出《后汉书•逸民传•矫慎》:“﹝吴苍﹞遗书以观其志曰:‘仲彦足下,勤处隐约,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每有西风,何尝不叹!’”云在天,泥在地。后因用“云泥”比喻两物相去甚远

  • 悲欢

    亦作“ 悲讙 ”。亦作“ 悲懽 ”。悲哀与欢乐。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邑野沦蔼,戎夏悲讙。” 唐 刘长卿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诗:“流落还相见,悲懽话所思。”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人情物态,悲懽穷泰,吐出胸臆,如在目前。”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一:“ 牛郎 欲问瘟神事,一样悲
  • 生死

    读音:shēng sǐ

    繁体字:生死

    英语:life and death

    意思:
     1.生和死;生或死。
      ▶《荀子•礼论》:“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

  • 襟期

    读音:jīn qī

    繁体字:襟期

    意思:
     1.襟怀、志趣。
      ▶北齐·高澄《与侯景书》:“缱绻襟期,绸缪素分。”
      ▶《北史•李谐传》:“庶弟蔚,少清秀,有襟期伦理,涉观史传,兼属文词。”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