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变精思,松下貌一翁。
意思:一会儿变精神,松下貌一老翁。
出自作者[明]王问的《画松下老人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一位隐居山林的老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的认同。
诗的开头,“朝来写素绢,夭矫为长松”,描绘出老人与山林的关系,如同素绢与画师,老人与山林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他的姿态如同长松一样挺拔。接着,“须臾变精思,松下貌一翁”,诗人用精炼的笔墨描绘出老人的形象,他如同列仙一样,双目如玉,常随野鹿出没在山林之间。
接下来,诗人赞美老人的学识和品格。“此翁腹中何所储,曾读黄虞千卷书。”这句诗表达了老人对历史的了解和尊重,也暗示了老人对政治的淡泊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一乘轩车意不乐,荷衣早拂身岩居。”这句诗表达了老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他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然、自由的生活方式。
在描述老人的居室时,“三尺囊琴一斗酒”,这句诗表达了老人的生活情趣和雅致,也暗示了老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最后,“不觉对此意转澹,掷笔牖下风泠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老人的敬仰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老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的认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