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声不欲听,我听差可喜。
意思:我不想要听声音,我听差可喜。
出自作者[宋]仇远的《蟋蟀》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蟋蟀们鸣叫不息的场景,以及露水和落叶对不同昆虫的影响。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联“蟋蟀一何多,晓夜鸣不已”,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蟋蟀的数量之多和鸣叫之频繁,从早到晚,它们都在鸣叫着,给人一种无休止的感觉。这一描述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为接下来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颔联“居然声相应,各为气所使”,进一步描绘了蟋蟀鸣叫的场景。这里,“声相应”表达了蟋蟀们彼此共鸣、相互应和的情景,而“各为气所使”则表达了每只蟋蟀都在按照自己的气度鸣叫,体现了它们的个性和独立性。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蟋蟀们和谐共处、各具特色的生活状态。
颈联“零露聊饱蝉,落叶才庇螘”,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其他生物在露水和落叶中的生存状态。这里,“零露聊饱蝉”描绘了露水滋养下的蝉儿,“落叶才庇螘”则描绘了落叶为蚂蚁提供了庇护。这两句诗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尾联“秋风满庭砌,安能久居此。愁声不欲听,我听差可喜。平生胜负心,一笑付童子。”在描述完自然界的种种景象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秋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秋风使整个庭院都充满了萧瑟之感,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无法长久停留,因此他对于蟋蟀的愁声并不想听,反而觉得这种声音给他带来了一些乐趣。对于生活中的胜负心,诗人选择一笑置之,表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和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对蟋蟀鸣叫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态度,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使人读后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