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忆书》 上自大父来,手泽之沾濡。

上自大父来,手泽之沾濡。

意思:上自祖父来,手泽的沾湿。

出自作者[宋]郑刚中的《忆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早年生活和藏书遭遇的回忆和感慨,表达了他对先子的怀念,对家藏书籍的珍视,以及面对火灾的无奈和悲痛。 首段描述了作者早年漂泊无依的生活,家中藏书也十分有限。壁屋残破,被雨淋坏,被老鼠偷窃。作者对古物的痴迷,让他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来修缮。这段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对古物的热爱和执着。 接下来的段落描述了作者藏书的积累过程,从祖父到儿子,再到自己的学习,笔力之传留,藏书逐渐丰富。然而,好景不长,作者的家遭到了盗贼的袭击,藏书也因此付之一炬。这段描述充满了悲痛和无奈,让人深感惋惜。 诗中“去门闻盗兴,烈炬烯通衢”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火灾的严重性,火灾发生时,整个街道都被火焰照亮,人们惊慌失措。 “万古圣贤语,随烟入空虚”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失去书籍的痛心疾首,他认为这些书籍的价值远超过金珠等物质财富,它们的消失让他感到空虚和失落。 最后,“所聚忽消散,肠热唯惊呼”,作者表达了对失去书籍的无奈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描述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火灾的无奈,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命运的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先子晚漂泊,家藏无全书。
屋壁零落者,雨坏鼠窃馀。
余生苦嗜古,葺汉十载逾。
上自大父来,手泽之沾濡。
下自予从学,笔力之传留。
蓄积稍浩浩,签牌渐疏疏。
去门闻盗兴,烈炬烯通衢。
反覆窃自计,萧然一先庐。
茅茨盖空壁,下无金与珠。
盗当知我贫,肯为留此居。
方更埋书帙,显号缄锁鱼。
谁知妖焰来,一燎邻里墟。
家虽吒南巷,屋火书亦无。
万古圣贤语,随烟入空虚。
所聚忽消散,肠热唯惊呼。
吾怜衰蹇身,视人百无如。

关键词解释

  • 自大

    读音:zì dà

    繁体字:自大

    短语:自夸 忘乎所以 傲慢 大模大样 旁若无人 老气横秋 冲昏头脑 出言不逊 傲视 妄自尊大 翘尾巴 不可一世 骄 神气 大言不惭 倨 自居 自命不凡 高傲 倚老卖老 自以为

  • 大父

    读音:dà fù

    繁体字:大父

    意思:
     1.祖父。
      ▶《韩非子•五蠹》:“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

  • 来手

    读音:lái shǒu

    繁体字:來手

    意思:(来手,来手)

     1.犹言来人。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前辈墨迹》:“上巳清明各赋得数诗,敬呈览……看竟乞付来手。”
     
     2.介绍来的人。<

  • 沾濡

    读音:zhān rú

    繁体字:沾濡

    意思:(参见霑濡)
    浸湿。多指恩泽普及。
      ▶汉·司马相如《封禅文》:“怀生之类,沾濡浸润。”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摺:“殿廷聚会风云气,华夏沾濡雨露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