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 支公去已久,寂寞龙华会。

支公去已久,寂寞龙华会。

意思:支道林离开已经很久了,寂寞龙华会。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华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段描绘了龙华会的环境,空山古木,寂静而深远。作者以“寂寞”一词形容龙华会的气氛,暗示了此时此地无人打扰的宁静。而“苍然”一词则描绘了暮色中的山景,给人以深沉而庄重之感。 接下来的几段,作者开始描绘具体的山景,从林峦、水石、密竹、群峰,到落日、青霭、香气、猿声,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命力和美感。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留连南台客,想像西方内”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南台客的留恋和对西方内景的想象。这可能暗示了作者对某种精神或哲理的追求,或者是对某种境界的向往。 最后,“因逐溪水还,观心两无碍”,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内心的探索和追求,他希望通过跟随溪水,达到内心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这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态度:随遇而安,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保持内心的自由和独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向往。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支公去已久,寂寞龙华会。
古木闭空山,苍然暮相对。
林峦非一状,水石有馀态。
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
峰峰带落日,步步入青霭。
香气空翠中,猿声暮云外。
留连南台客,想像西方内。
因逐溪水还,观心两无碍。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龙华会

    引用解释

    庙会名。旧时 荆楚 以四月八日设会祝 弥勒 下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四月八日,诸寺各设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以为 弥勒 下生之徵。” 唐 刘长卿 《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诗:“ 支公 去已久,寂寞龙华会。”《中国谚语资料》上册:“千年难遇龙华会,万年难得岁交春。”参见“ 龙华三会 ”。

    读音

  • 龙华

    读音:lóng huá

    繁体字:龍華

    意思:(龙华,龙华)
    I
    亦作“龙花”。指龙华树。传说弥勒得道为佛时,坐于龙华树下,树高广四十里。因花枝如龙头,故名。
       ▶唐·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翻宝宇之龙

  • 寂寞

    读音:jì mò

    繁体字:寂寞

    短语:寂 众叛亲离 落寞

    英语:lonesome

    意思:
     1.空虚无物。
      ▶《吕氏春秋•审分》:“是故于全乎去能,于假乎

  • 支公

    读音:zhī gōng

    繁体字:支公

    意思:
     1.即晋高僧支遁。字道林,时人也称为“林公”。
      ▶河内·林虑人,一说陈留人。精研《庄子》与《维摩经》,擅清谈。当时名流谢安、王羲之等均与为友。
      ▶南朝·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