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夕雨余》 朝来余暑忽然过,昨来初暑谁能那。

朝来余暑忽然过,昨来初暑谁能那。

意思:朝来暑热忽然过,昨天刚热谁能那。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秋夕雨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季中的感受和生活场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暑热的畏惧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老年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首句“虚堂无人独自行,画檐雨歇残点声。”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寂静的堂屋中行走,画檐上的雨已经停歇,只剩下点滴残雨的声音,渲染出一种寂静、孤独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朝来余暑忽然过,昨来初暑谁能那。”表达了对暑热来袭的无奈和畏惧,用“一生畏暑如於菟,老年畏暑菟不如。”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诗人一生对暑热的逃避和畏惧。 然后,诗人通过“人言岭南分外热,匹似江南犹可说。”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他对不同地域暑热的理解和比较,进一步凸显了他对暑热的敏感和畏惧。 “今年六月雨如秋,只今七月当更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七月炎热天气的忧虑。而“短檠幸未卧墙角,唤取渠来相慱约。”则展现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陪伴和慰藉的心态。 最后,“老眼那能舒简编,只要玉虫伴杯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老年时,对生活的追求已经不再是繁琐的读书,而是享受与酒杯和玉虫相伴的简单生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在夏季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同时也传达出他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是一首富有生活哲理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虚堂无人独自行,画檐雨歇残点声。
朝来余暑忽然过,昨来初暑谁能那。
一生畏暑如於菟,老年畏暑菟不如。
人言岭南分外热,匹似江南犹可说。
今年六月雨如秋,只今七月当更愁。
短檠幸未卧墙角,唤取渠来相慱约。
老眼那能舒简编,只要玉虫伴杯酌。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朝来

    读音:zhāo lái

    繁体字:朝來

    意思:(朝来,朝来)
    早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元·顾德辉《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

  • 忽然

    读音:hū rán

    繁体字:忽然

    短语:陡 忽 冷不防 猝 霍地 霍然 赫然 骤 突如其来 黑马 突

    英语:suddenly

    意思:
     1.不经心,忽

  • 余暑

    读音:yú shǔ

    繁体字:餘暑

    意思:(余暑,余暑)
    犹残暑。指入秋后未尽的暑热。
      ▶宋·林景熙《溪行》诗:“风高余暑尽,独策兴悠然。”
      ▶元·陈基《通州》诗:“到州日停午,余暑秋更虐。”

  • 能那

    读音:néng nà

    繁体字:能那

    意思:犹言怎么样。
      ▶宋·陆游《遣兴》诗:“晚来诗兴谁能那,雀噪空囷叶拥阶。”
      ▶宋·杨万里《晓晴发芜湖吴波亭》诗:“老夫强项谁能那,雨止风休伎自穷。”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