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塞下曲(贺兰作)》 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

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

意思:荡子从军事作战,蛾眉婵娟守空闺。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塞下曲(贺兰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深情的诗,它以芳树、梁上泥为引子,抒发了对离别之情的深深忧思。 首两句“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以鲜明的对比描绘出春华秋实的自然更迭,暗示了人生的变化和无常。春花落尽,蜂儿不再光顾,象征着繁华的消逝;秋风高扬,燕子不再安栖,象征着生活的漂泊不定。这两句诗以物喻人,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变化,暗示了人生中的离别和无常。 “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深忧思。荡子要应征战,离开家园,留下妻子独守空房。这两句诗以“蛾眉婵娟”来形容妻子独守空房的孤独和寂寞,形象生动,情感深沉。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鸟夜啼。”这两句诗进一步强化了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哀痛。夜深人静,孤身一人,自然会流泪,更何况此时又听到夜鸟的啼叫,更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这两句诗以鸟啼声声,衬托出离别之苦,情感深沉,令人动容。 整首诗以自然为引子,抒发了对离别之情的深深忧思,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和鸟啼声声,巧妙地表达了对离别之苦的深深哀痛,令人动容。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
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鸟夜啼。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荡子

    读音:dàng zǐ

    繁体字:盪子

    英语:debauchee

    意思:(荡子,荡子)

     1.指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
      ▶《文选•古诗<青青河畔草>》:“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

  • 空闺

    读音:kōng guī

    繁体字:空閨

    意思:(空闺,空闺)
    谓丈夫外出,妻子寂寞独居之处。
      ▶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三:“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南朝·宋·鲍照《秋夜》诗之一:“环情倦始复,空闺

  • 蛾眉

    读音:é méi

    繁体字:蛾眉

    英语:arched eyebrows

    意思:
     1.蚕蛾触鬚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 从军

    解释

    从军 cóngjūn

    [enlist] 旧时指参加军队

    弃商从军

    引用解释

    1.参加军队;投身军旅。《史记·东越列传》:“旧从军无功,以宗室故侯。”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