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

意思:浑烤犁牛煮野骆驼,交河美酒归不罗。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音乐和饮酒的诗,通过对琵琶和长笛的演奏、野兽的烧烤、美酒的品尝以及醉酒后的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豪迈情怀。 首句“琵琶长笛曲相和”描绘了音乐的美妙,琵琶与长笛的声音相互应和,形成和谐的旋律。这不仅是一场听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飨宴,让人陶醉在音乐的世界中。 “羌儿胡雏齐唱歌”进一步描绘了音乐带来的欢愉,羌儿胡雏,即少数民族的儿童,他们一同歌唱,表达对音乐的热爱和欢乐。这种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也体现了诗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欣赏。 “浑炙犁牛烹野驼”是诗人对美食的描绘,烤熟的犁牛和烹制的野驼,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在这里,诗人不仅展示了他的美食品味,也体现了他的豪迈气魄,不拘一格,享受生活的美好。 “交河美酒归叵罗”一句,诗人又转向了美酒的描绘。交河美酒,指的是产自交河的酒,这种美酒让人陶醉,让人忘却世间的烦恼。诗人通过饮酒,进一步放纵自己的情感,享受生活的乐趣。 最后,“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军中醉酒后的情景,三更时分,醉意袭来,只好在军营中入睡,而梦中的场景却指向了对故乡秦山的归乡之情。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也体现了他的家国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音乐、美食、美酒和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豪迈情怀。他热爱生活,享受人生,同时也具有家国情怀,对故乡有着深深的思念。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
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叵罗

    读音:pǒ luó

    繁体字:叵羅

    英语:shallow wine vessel used in ancient times

    意思:(叵罗,叵罗)

     1.西域语音译,当地的一种饮酒器,口敞

  • 犁牛

    读音:lí niú

    繁体字:犁牛

    意思:
     1.杂色牛。
      ▶《山海经•东山经》:“其中鳙鳙之鱼,其状如犁牛。”
      ▶郭璞注:“牛似虎文者。”
      ▶汉·扬雄《法言•修身》:“或问:‘犁牛之鞹与玄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