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灵光触处通,心空不见太虚空。
意思:一点灵光触处通,心空不见太空。
出自作者[宋]释法薰的《送巢道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点灵光触处通,心空不见太虚空。五千言把为玄妙,湿纸如何裹大虫。》以独特的视角和语言风格,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
首句“一点灵光触处通”,以“灵光”比喻智慧或真理,而“触处通”则表达了这种智慧无处不在,能够贯通所有的事物和问题。这种表达方式富有诗意,又带有一种神秘色彩,引人深思。
“心空不见太虚空”一句,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智慧或真理与心灵的关系。这里的“心空”可以理解为心灵的空明、无执著的状态,而“太虚空”则可以理解为表面的、世俗的、物质的虚空。当心灵达到一定的境界,便能够超越表面的、世俗的、物质的虚空,看到更深层次的真理。
“五千言把为玄妙”中的“五千言”指的是《道德经》和《易经》,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作。这句诗表达了对于这些经典的高度评价,认为它们所阐述的道理深奥而玄妙。
最后一联“湿纸如何裹大虫”是一个巧妙的比喻,将难以捉摸的真理比作湿纸裹着的大虫。湿纸代表难以把握、难以理解的事物,大虫则代表强大、难以被束缚的力量。这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真理的难以捉摸和强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富有诗意和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