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意思:没有为霜台愁年底,潜龙等待一声雷。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清晨候吏把书来,十载离忧得暂开》是一首典型的中国诗歌,它以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和思想。 首联“清晨候吏把书来,十载离忧得暂开”,直接点明时间、场景和事件,通过“候吏”和“书来”暗示诗人等待朋友带来的消息,而“十载离忧”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期待。这两句诗将时间、地点、事件和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生动的场景。 颔联“痴叔去时还读《易》,仲容多兴索衔杯”,通过引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其中,“痴叔”和“仲容”都是典故中的人物,前者指的是痴心读书的人,后者则是指喜欢喝酒的人。这两句诗通过描述朋友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 颈联“人心计日殷勤望,马首随云早晚回”,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待和关心。诗人通过“计日”表达了对时间的焦虑,希望朋友能早日归来;而“马首随云”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赖和信任,相信朋友会尽快回来。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尾联“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最后两句诗是对朋友的鼓励和安慰。诗人用“霜台”和“潜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信心和期待。他鼓励朋友不要因为岁暮而忧愁,因为像潜龙一样的人需要等待一声雷的到来,这暗示着朋友未来的好运和成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描述场景、情感和事件,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期待,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深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晨候吏把书来,十载离忧得暂开。
痴叔去时还读《易》,仲容多兴索衔杯。
人心计日殷勤望,马首随云早晚回。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岁暮

    读音:suì mù

    繁体字:歲暮

    短语: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天年 老年 余年 夕阳

    英语:close of the years

    意思:(岁暮

  • 龙须

    读音:lóng xū

    繁体字:龍須

    解释:1.亦作\"龙?\"。 2.草名。茎可织席。 3.喻长而细如龙须之物。 4.见\"龙须席\"。 5.指头足纲类的鱼,如章鱼等。 6.帝皇之须。

    详细

  • 霜台

    读音:shuāng tái

    繁体字:霜檯

    解释:1.御史台的别称。御史职司弹劾﹐为风霜之任﹐故称。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