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丹凤吟·迤逦春光无赖》 况是别离气味,坐来但觉心绪恶。

况是别离气味,坐来但觉心绪恶。

意思:更何况是分离气味,坐来只觉得心绪恶劣。

出自作者[宋]周邦彦的《丹凤吟·迤逦春光无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及离别之人的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迤逦春光无赖,翠藻翻池,黄蜂游阁”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春天的美景如迤逦的画卷,翠绿的藻类在池中翻滚,黄色的蜜蜂在阁楼中飞舞,这些都是春天的生动景象。这里使用了“无赖”一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无奈,因为春天总是那么短暂,让人留恋不已。 接下来,“生憎暮景”等句描绘了离别之人的心情。黄昏时分,暮色降临,作者对离别的场景感到憎恶,因为这让他想起了离别的人。他倚在墙边,看着落日的余晖,杏花和榆钱在风中摇曳,这些景象都让他感到心绪不宁。 “况是别离气味,坐来但觉心绪恶”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离别之人的心情。他坐在那里,感到心情烦躁,因为离别的气氛让他感到难受。 “痛引浇愁酒,奈愁浓如酒,无计消铄”这几句表达了作者想要用酒来浇愁,但是愁绪如同酒一样浓烈,无法消除。 “此时此意,长怕人道著”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害怕别人知道他的心情,因为离别总是让人感到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离别之人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痛苦。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迤逦春光无赖,翠藻翻池,黄蜂游阁。
朝来风暴,飞絮乱投帘幕。
生憎暮景,倚墙临岸,杏靥夭斜,榆钱轻薄。
昼永惟思傍枕,睡起无憀,残照犹在亭角。
况是别离气味,坐来但觉心绪恶。
痛引浇愁酒,奈愁浓如酒,无计消铄。
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
弄粉调朱柔素手,问何时重握。
此时此意,长怕人道著。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

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死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关键词解释

  • 心绪

    读音:xīn xù

    繁体字:心緒

    短语:心怀

    英语:vein

    意思:(心绪,心绪)
    心思,心情。
      ▶宋·欧阳修《与孙威敏公书》:“昨日范公宅得书,以埋铭见託。

  • 别离

    读音:bié lí

    繁体字:別離

    短语:分开 别离 解手 诀别

    英语:leave

    意思:(别离,别离)
    离别。
      ▶《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

  • 气味

    读音:qì wèi

    繁体字:氣味

    英语:odor

    意思:(气味,气味)

     1.滋味和嗅觉所感到的味道。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蔓菁》:“九英,叶根麤大,虽堪举卖,气味不美

  • 坐来

    读音:zuò lái

    繁体字:坐來

    意思:(坐来,坐来)

     1.犹本来;向来。
      ▶唐·马戴《汧上劝旧友》诗:“坐来生白髮,况复久从戎。”
      ▶宋·王安石《和宋太博服除还朝简诸朋旧》诗:“谈论坐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