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皮博士赴上京观中修灵(此下一本有宝字)》 霓结双旌羽缀裙,七星坛上拜元君。

霓结双旌羽缀裙,七星坛上拜元君。

意思:彩虹结双旌羽缀裙,七星坛上拜见元君。

出自作者[唐]吴融的《和皮博士赴上京观中修灵(此下一本有宝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神仙世界的神秘和美丽。 首先,诗的开头“霓结双旌羽缀裙”就给人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仿佛看到了神仙们身着五彩斑斓的羽衣,裙摆缀着羽毛,在云端翩翩起舞。这样的描绘让人立刻感受到了神仙世界的奇幻和美丽。 “七星坛上拜元君”则描绘了神仙们在进行祭祀的场景,他们虔诚地站在七星坛上,向元君祈求庇佑,表达了对神明的敬畏和尊重。 “精诚有为天应感,章奏无私鬼怕闻”这两句诗表达了人们对于神明的信任和敬畏,他们相信只要自己诚心诚意,上天就会感应到,而他们的祈求也不会受到任何私利的干扰,这体现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鹤驭已从烟际下,凤膏还向月中焚”这两句诗描绘了神仙世界的另一个场景,仙鹤已经从烟雾缭绕的地方飞下来,凤凰的油脂也在月光中燃烧,这样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神仙世界的神秘和美丽。 最后,“白云乡路看看到,好驻流年翊圣文”表达了人们对于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他们希望能够在白云缭绕的路上找到自己的归宿,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祈求神明来留住时间,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神仙世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霓结双旌羽缀裙,七星坛上拜元君。
精诚有为天应感,章奏无私鬼怕闻。
鹤驭已从烟际下,凤膏还向月中焚。
白云乡路看看到,好驻流年翊圣文。

关键词解释

  • 元君

    读音:yuán jūn

    繁体字:元君

    英语:Primordial Lady

    意思:
     1.贤德的国君。
      ▶《国语•晋语七》:“抑人之有元君,将禀命焉。”
      ▶韦昭注:“元,善

  • 七星坛

    引用解释

    道教用以祭祀北斗七星的台。 唐 陆龟蒙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诗:“唯有世尘中小兆,夜来心拜七星坛。”《三国演义》第四九回:“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 南屏山 建一臺,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旛围绕。”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七星坛》:“七月朔至七夕,各道院立坛祀星,名曰七星斗坛,盖祭北斗七星也。”

  • 七星

    读音:qī xīng

    繁体字:七星

    英语:seven stars

    意思:
     1.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鸟七宿的第四宿,有星七颗。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月在胃,昏七星中。”

  • 双旌

    读音:shuāng jīng

    繁体字:雙旌

    意思:(双旌,双旌)

     1.唐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
      ▶《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

  • 星坛

    读音:xīng tán

    繁体字:星壇

    意思:(星坛,星坛)
    道士施法之坛。
      ▶唐·牟融《寄羽士》诗:“乐道无时忘鹤伴,谈玄何日到星坛。”
      ▶唐·陶翰《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葱茏记星坛,明灭数云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