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拼音大全 d是什么意思 die的汉字 die第二声有什么字

die第二声有什么字(dié)

    • 拼音:chì
    • 动词 走路忽进忽退。《集韵.去声.至韵》:「跮,乍前却也。」
    • 拼音:dié
    • 动词 轮流、更替。  【组词】:「更迭」。《诗经.邶风.柏风》:「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 动词 止。《水浒传.第一回》:「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
    • 动词 及、达到。宋.吴文英〈瑞鹤仙.泪荷抛碎璧〉词:「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董西厢.卷二》:「一个走不迭和尚,被小校活拿。」
    • 副词 交替、轮流。《文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刚柔迭用,喜愠分情。」
    • 副词 屡次、接连。  【组词】:「迭遭挫败」。《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族居递奏,金鼓迭起。」《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国政迭移于乱人,禁兵外散于四方。」
    • 拼音:dié
    • 名词 蚂蚁穴口的小土堆。《诗经.豳风.东山》:「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汉.毛亨.传:「垤,螘塚也。」《韩非子.奸劫弑臣》:「夫世愚学之人,比有术之士也,犹螘垤之比大陵也,其相去远矣。」
    • 名词 小土堆。《孟子.公孙丑上》:「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吕氏春秋.似顺论.慎小》:「人之情不蹶于山,而蹶于垤。」
    • 拼音:dié

      dié ㄉㄧㄝˊ

       ◎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 拼音:dié
    • 动词 太阳过午西斜。《汉书.卷九二.游侠传.原涉传》:「诸客奔走市价,至日昳皆会。」
    • 名词 太阳偏西的时刻。清.徐珂《清稗类钞.艺术类.傅青主善书画》:「知其嗜酒,乃与痛饮,自晡至昳,始罢席。」
    • ,
    • 参见「昳丽」条。
    • 拼音:dié
    • 形容词 峌嵲:高峻的样子。《文选.木华.海赋》:「则有崇岛巨鳌,峌嵲孤亭。」
    • 拼音:dié

      dié ㄉㄧㄝˊ

       ◎ 凶狠。

    • 拼音:dié

      dié ㄉㄧㄝˊ

       1. 凸,凸出:“臆前~出如人结喉也。”

       2. 臀部。

    • 拼音:dié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dié

      (絰)

      dié ㄉㄧㄝˊ

       ◎ 古代丧服上的麻带子:首~。腰~。

      详细解释
    • 拼音:dié
    • 名词 小瓜。《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宋.辛弃疾〈念奴娇.看公风骨〉词:「世上儿曹都蓄缩,冻芋旁堆秋瓞。」
    • 拼音:dié

      dié ㄉㄧㄝˊ

       1. 目不正。

       2. 目露貌。

       3. 目出。

      其它字义

      tì ㄊㄧˋ

       ◎ 失意的眼神。

    • 拼音:dié

      dié ㄉㄧㄝˊ

       ◎ 古同“耋”。

    • 拼音:dié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dié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dié
    • 名词 刺探敌人消息与内情的人。  【组词】:「间谍」。《左传.宣公八年》:「晋人获秦谍,杀诸绦市,六日而苏。」《资治通监.卷二六三.唐纪七十九.昭宗天复二年》:「募有能 入城为谍者,骑士马景请行。」
    • 名词 官府的记录文件。即谱谍。通「牒」。《汉书.卷二二.礼乐志》:「齐房产草,九茎连叶,宫童效异,披图案谍。」
    • 动词 秘密打探军政等情报。《左传.桓公十二年》:「罗人欲伐之,使伯嘉谍之,三巡数之。」《新唐书.卷一三三.王忠嗣传》:「乃营木剌、兰山,谍虚实。」
    • 形容词 多言。通「喋」。参见「谍谍」条。
    • 拼音:dié

      dié ㄉㄧㄝˊ

       1. 锋利。

       2. 剔。

       3. 古国名。

    • 拼音:dié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dié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dié
    • 副词 惧怕、恐惧的样子。《后汉书.卷一零.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纪》:「自是宫房惵息,后爱日隆。」唐.章怀太子.注:「惵,惧也。」《文选.班固.东都赋》:「惵然意下,捧手欲辞。」
    • 拼音:dié
    • 名词 高龄、高寿。《说文解字.老部》:「耋,年八十曰耋。」
    • 名词 泛指老年人。《公羊传.宣公十二年》:「使师一二耋老而绥马。」唐.刘禹锡〈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序〉:「三至郎署,坐成遗耋。」
    • 拼音:dié
    • 名词 古代丧服上用麻葛布做成的带子。戴在头上称为「首絰」,束在腰间称为「腰絰」。《仪礼.丧服》:「丧服,斩衰裳,苴絰,杖,绞带。」汉.郑玄.注:「麻在首、在要皆曰絰。首絰象缁布冠之缺项,要絰象大带。」
    • 动词 穿着丧服。《礼记.檀弓上》:「孔子之丧,二三子皆絰而出。」
    • 拼音:dié
    • 名词 老年人。同「耋」。《集韵.入声.屑韵》:「《说文》:『年八十曰耋。』或不省。亦作臷。」
    • 名词 赤黑色的马。《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上》:「及车辚、四臷、小戎之篇,皆言车马田狩之事。」
    • 形容词 老。《汉书.卷八一.孔光传》:「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臷,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三国魏.吴质〈答魏太子牋〉:「时迈齿臷,犹欲触匈奋首,展其割裂之用也。」
    • ,
    • 名词 古神话中的国家。《山海经.海外南经》:「臷国在其东,其为人黄,能操弓射蛇。一曰臷国在三毛东。」
    • 拼音:dié
    • 参见「喋嗫」、「喋喋不休」等条。
    • 践踏。通「蹀」。《汉书.卷四.文帝纪》:「新喋血京师。」唐.颜师古.注:「喋,本字当作蹀。蹀,谓履涉之耳。」
    • ,
    • 参见「唼喋」、「啑喋」等条。
    • 拼音:dié
    • 动词 失足倾倒。  【组词】:「跌了一跤」、「天雨路滑,小心跌倒。」
    • 动词 落下、降低。  【组词】:「股市下跌」、「最近市场上的物价跌了不少。」
    • 动词 差失。《荀子.王霸》:「杨朱哭衢涂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
    • 动词 顿足、跺脚。《三国演义.第九回》:「(王)允仰面跌足,半晌不语。」《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喜得个神宗跌脚欢忭。」
    • 形容词 形容文字、言语顿挫波折。  【组词】:「跌宕」。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鬼神非人世,节奏颇跌踼。」
    • 拼音:dié
    • 名词 城墙上的齿状矮墙。《左传.襄公六年》:「甲寅,堙之环城,傅于堞。」晋.杜预.注:「堞,女墙也。」南朝宋.鲍照〈芜城赋〉:「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格高五狱,袤广三坟,崒若断岸,矗似长云。」
    • 拼音:dié

      dié ㄉㄧㄝˊ

       ◎ 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名。

    • 拼音:dié

      shì ㄕˋ

       ◎ 山。

      其它字义

      dié ㄉㄧㄝˊ

       ◎ 古同“嵽”,“嵽嵲”。

    • 拼音:dié

      dié ㄉㄧㄝˊ

      ◎ 同“牒”。

    • 拼音:dié

      dié ㄉㄧㄝˊ

       ◎ 古同“叠”。

    • 拼音:dié

      基本字义

      (一)、同“晢”。

    • 拼音:dié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dié

      dié ㄉㄧㄝˊ

       ◎ 大步快跑。

      其它字义

      tú ㄊㄨˊ

       ◎ 走貌。

    • 拼音:dié
    • 名词 古代用来书写的小而薄的竹简或木片。《墨子.公输》:「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汉书.卷五一.路温舒传》:「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
    • 名词 官方文书或证件。  【组词】:「最后通牒」。《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右师不厂对,受牒而退。」金.麻九畴〈许方村即事〉诗:「扑惨官始威,牒烦民更玩。」
    • 名词 各种纪录文件。《史记.卷一三零.太史公自序》:「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
    • 名词 讼状。《魏书.卷四一.源子恭传》:「比加采访,略无证明,寻其表状,又复莫落,案牒推理,实有所疑。」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今乃知曾投此牒,岂得罪鬼神,使我受笞耶?」
    • 名词 绵织品。《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且其徒御仆妾,皆服文组彩牒,锦绣绮纨。」
    • 拼音:dié

      基本字义

      jué(ㄐㄩㄝˊ)

      (一)、同“玦”。

    • 拼音:dié
    • 名词 底部平而浅,用来盛食物等的小盘子。《太平广记.卷二二零.刘录事》:「乃寘(珠)于茶瓯中,以楪覆之。食未半,怪覆瓯楪倾侧。」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则几设色小楪,纵横狼藉,画笔亦濡染几遍,图已成矣。」也作「碟」。
    • 名词 量词。计算碟装物的单位。唐.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诗五首之三:「三杯蓝尾酒 ,一楪胶牙饧。」《太平广记.卷二二零.刘录事》:「刘初食鱠数楪,忽似小哽,因咯,出一骨珠子大如豆。」
    • 拼音:dié

      dié ㄉㄧㄝˊ

       ◎ 床板。

    • 拼音:dié
    • 动词 堆聚、累积。  【组词】:「堆叠」、「叠罗汉」、「叠石为山」。宋.文天祥〈正气歌.序〉:「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
    • 动词 用手折叠。  【组词】:「叠被」。《红楼梦.第七一回》:「凤姐在楼上看着人收送来的新围屏,只有平儿在房里与凤姐叠衣服。」
    • 动词 振、振动。《文选.左思.吴都赋》:「钲鼓叠山,火烈熛林。」《镜花缘.第一九回》:「只好叠着精神,稳着步儿,探着腰儿,挺着胸儿,直着颈儿,一步一趋,望前而行。」
    • 动词 击、轻敲。《文选.谢朓.鼓吹曲》:「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輈。」唐.李善.注:「小击鼓谓之叠。」
    • 名词 量词:(1) 计算重叠堆积物的单位。  【组词】:「一叠纸」、「两叠文件」。(2) 计算层层山峦的单位。唐.许浑〈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诗四首之二:「水曲岩千叠,云重树百层。」(3) 计算历史划分时期的单位。《文选.左思.吴都赋》:「 虽累叶百叠,而富强相继。」(4) 计算乐曲章节的重复吟唱或演奏的单位。  【组词】:「阳关三叠」。唐.白居易〈听歌.何满子〉:「一曲四调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清.洪昇《长生殿.第一六出》:「霓裳散序昨已奏过,羽衣第二叠,可曾演熟?」
    • 名词 日本人称室内铺地的蓆子为「叠」,并以二叠合为一坪,用来计算室内的大小。
    • 形容词 一层一层的。  【组词】:「叠峰」、「叠浪」、「重岩叠嶂」。
    • 副词 重复。宋.岳飞〈奉诏移伪齐檄〉:「驿骑交驰,羽檄叠至。」《清史稿.卷二二.穆宗本纪二》:「丙辰,以水旱叠见,诏修省。」
    • 拼音:dié
    • 参见「嵽嵲」条。
    • 拼音:dié
    • 名词 单衣。《楚辞.屈原.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唐.皮日休〈九讽系述.舍慕〉:「以兖衣为褋兮,以黎邱为墟。」
    • 拼音:dié
    • 名词 动物名。昆虫纲鳞翅目。体形小,四翅大,多彩色。头上有对复眼,两个单眼,复眼间的触角专司感觉。头下的口器,可吸食花蜜。胸前长三对步行脚。喜在花间飞舞,传播花粉。种类很多,有粉蝶、黄蝶、凤蝶等。
    • 拼音:dié
    • 名词 底部平而浅,用以盛装食物的小盘。  【组词】:「瓷碟」。《水浒传.第三七回》:「取三分饭食羹汤菜蔬,教他三个吃了,庄客收了碗碟,自入里面去。」也称为「碟子」。
    • 名词 像碟状的物体。  【组词】:「飞碟」、「光碟」。
    • 名词 量词。计算碟装物的单位。  【组词】:「两碟瓜子」、「三碟糖果」。
    • 拼音:dié
    • 「蝶」的异体字。
    • 拼音:dié
    • 名词 小船。《宋书.卷七四.沈攸之传》:「轻艓一万,截其津要。」唐.杜甫〈最能行〉:「富豪有钱驾大舸,贫穷取给行艓子。」
    • 拼音:dié

      xí ㄒㄧˊ

       1.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木材坚硬。

       2. 起接合作用的木构件:“楯类腾蛇,~似琼英。”

      其它字义

      dié ㄉㄧㄝˊ

       1. 柃中栓。

       2. 槛下横木。

    • 拼音:dié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dié
    • 动词 蹈、踏。  【组词】:「蹀血」。《淮南子.俶真》:「足蹀阳阿之舞,而手会绿水之趋。」
    • 拼音:dié
    • 名词 刺探敌人消息与内情的人。  【组词】:「间谍」。《左传.宣公八年》:「晋人获秦谍,杀诸绦市,六日而苏。」《资治通监.卷二六三.唐纪七十九.昭宗天复二年》:「募有能 入城为谍者,骑士马景请行。」
    • 名词 官府的记录文件。即谱谍。通「牒」。《汉书.卷二二.礼乐志》:「齐房产草,九茎连叶,宫童效异,披图案谍。」
    • 动词 秘密打探军政等情报。《左传.桓公十二年》:「罗人欲伐之,使伯嘉谍之,三巡数之。」《新唐书.卷一三三.王忠嗣传》:「乃营木剌、兰山,谍虚实。」
    • 形容词 多言。通「喋」。参见「谍谍」条。
    • 拼音:dié
    • 名词 即夹衣。中间无绵絮的双层衣服。《仪礼.士丧礼》:「襚者以褶,则必有裳。」《礼记.玉藻》:「禅为絅,帛为褶。」汉.郑玄.注:「褶,有表里而无着。」
    • ,
    • 名词 动物名: (1)雀形目。似鹊,毛色黑而有文采,嘴、脚为红色,尾巴长,性凶悍。也称为「山鹊」。 (2)鸣禽类。形与文鸟相似,雄鸟头部黑色,嘴圆锥状,颊至喉侧深红色,背灰色,胸腹赤色,翼与尾黑色。雌鸟毛色淡,颊至喉侧深红色。
    • ,
    • 名词 衣物上的皱折。唐.张祜〈观杭州柘枝〉诗:「看着遍头香袖褶,粉屏香帕又重隈。」
    • ,
    • 上述[二]的另一种读音。
    • 拼音:dié

      dié ㄉㄧㄝˊ

       ◎ 古同“叠”。

    • 拼音:dié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dié
    • 名词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鲽形目。体侧扁,长椭圆形,有细鳞。两眼位于体右侧,常以左侧横卧海底,为底栖性鱼类。主产于温带及寒带,以北方较多。也称为「比目鱼」。
    • 拼音:dié

      基本字义

      dié(ㄉ一ㄝˊ)

      (一)、收。

      (二)、排。

    • 拼音:dié
    • 参见「螲蟷」条。
    • 拼音:dié

      基本字义

      dié(ㄉ一ㄝˊ)

      (一)、细棉布。

    • 拼音:dié

      xiè ㄒㄧㄝˋ

       ◎ 马缰。

      其它字义

      dié ㄉㄧㄝˊ

       ◎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衣带上用以佩物的金属装饰。

    • 拼音:dié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dié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dié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dié
    • 「叠」的异体字。
    • 拼音:dié
    • 动词 堆聚、累积。  【组词】:「堆叠」、「叠罗汉」、「叠石为山」。宋.文天祥〈正气歌.序〉:「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
    • 动词 用手折叠。  【组词】:「叠被」。《红楼梦.第七一回》:「凤姐在楼上看着人收送来的新围屏,只有平儿在房里与凤姐叠衣服。」
    • 动词 振、振动。《文选.左思.吴都赋》:「钲鼓叠山,火烈熛林。」《镜花缘.第一九回》:「只好叠着精神,稳着步儿,探着腰儿,挺着胸儿,直着颈儿,一步一趋,望前而行。」
    • 动词 击、轻敲。《文选.谢朓.鼓吹曲》:「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輈。」唐.李善.注:「小击鼓谓之叠。」
    • 名词 量词:(1) 计算重叠堆积物的单位。  【组词】:「一叠纸」、「两叠文件」。(2) 计算层层山峦的单位。唐.许浑〈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诗四首之二:「水曲岩千叠,云重树百层。」(3) 计算历史划分时期的单位。《文选.左思.吴都赋》:「 虽累叶百叠,而富强相继。」(4) 计算乐曲章节的重复吟唱或演奏的单位。  【组词】:「阳关三叠」。唐.白居易〈听歌.何满子〉:「一曲四调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清.洪昇《长生殿.第一六出》:「霓裳散序昨已奏过,羽衣第二叠,可曾演熟?」
    • 名词 日本人称室内铺地的蓆子为「叠」,并以二叠合为一坪,用来计算室内的大小。
    • 形容词 一层一层的。  【组词】:「叠峰」、「叠浪」、「重岩叠嶂」。
    • 副词 重复。宋.岳飞〈奉诏移伪齐檄〉:「驿骑交驰,羽檄叠至。」《清史稿.卷二二.穆宗本纪二》:「丙辰,以水旱叠见,诏修省。」
    • 拼音:dié

      dié ㄉㄧㄝˊ

       ◎ 古同“疊”。

    • 拼音:dié
    • 名词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鲽形目。体侧扁,长椭圆形,有细鳞。两眼位于体右侧,常以左侧横卧海底,为底栖性鱼类。主产于温带及寒带,以北方较多。也称为「比目鱼」。
    • 拼音:dié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dié
    • 名词 精细毛织布。《广韵.入声.怗韵》:「氎,细毛布。」唐.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寺而苏不至因有是作〉诗:「手巾花氎净,香帔稻畦成。」
    • 拼音:dié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shà
    • 名词 水鸟聚在一起吃东西的声音。同「唼」。《玉篇.口部》:「啑,啑喋,鸭食也。亦作唼。」
    • ,
    • 参见「啑血」条。
    • 拼音:shé
    • 动词 以手抽点物品的数目。古时多用于数蓍草占卜,以测吉凶。《玉篇.手部》:「揲,数蓍也。」《易经.系辞上》:「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自己揲了一个蓍,筮得『天山遁』。」
    • 动词 拿取。《史记.卷一零五.扁鹊仓公传》:「揲荒爪幕,湔浣肠胃。」
    • 动词 折叠。唐.刘驾〈长门怨〉诗:「闲揲舞衣归未得,夜来砧杵六宫秋。」
    • 拼音:shè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shè
    • 动词 徒步渡水。  【组词】:「跋山涉水」。宋.陆游〈秋郊有怀〉诗四首之四:「秋山瘦益奇,秋水浅可涉。」
    • 动词 乘船渡水。《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唐.韩愈〈闵已赋〉:「行舟楫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 动词 经历。  【组词】:「涉险」、「涉世未深」。《管子.兵法》:「厉士利械,则涉难而不匮。」
    • 动词 牵连、相关。  【组词】:「牵涉」、「涉嫌」。《南史.卷一五.刘穆之传》:「目览词讼,手答牋书,耳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皆悉赡举。」
    • 动词 进入、陷入。  【组词】:「涉足」。《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 动词 泛读、博览。  【组词】:「涉猎群书」。宋.王安石〈祭韩钦圣学士文〉:「纷百家兮并涉,超独怀兮道德。」
    • 名词 姓。如宋代有涉纬。
    • 拼音:tǎ

      tǎ ㄊㄚˇ

       ◎ 见“鳎”。

    • 拼音:tī
    • 动词 用脚触击。  【组词】:「踢皮球」、「踢他一脚。」
    • 拼音:tiē
    • 动词 拖着鞋子走路。《集韵.入声.帖韵》:「跕,行曳履。」《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贵富,入后宫,遍诸侯。」南朝宋.裴駰.集解:「瓒曰:『蹑跟为跕也。』」《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女子弹弦跕躧。」唐.颜师古.注:「躧字与屣同。屣谓小履之无跟者也。跕谓轻蹑之也。」
    • 动词 贴近、贴着水面而飞。唐.宋之问〈为韦特进已下祭汝南王文〉:「鸢忌南而跕水,鴈爱北而随车。」
    • ,
    • 参见「跕跕」条。
    • 拼音:tiě
    • 名词 (iron,Fe)化学元素。原子序26。银白色的金属元素,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传热。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受电磁感应会产生磁性。加热后能与许多化学元素反应,锻冶成各式材料,为炼钢的主要原料,是应用最广的金属。大多存在于火成岩中。人体中若饮食长期缺乏铁质会引起贫血。
    • 名词 兵器。  【组词】:「手无寸铁」。汉.李陵〈答苏武书〉:「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
    • 名词 姓。如隋朝时有铁士雄。
    • 形容词 坚固、坚硬。  【组词】:「铁拳」、「铜墙铁壁」、「金城铁郭」。
    • 形容词 坚定不变的。  【组词】:「铁石心肠」、「铁证如山」。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刘琨铁誓,精贯霏霜。」
    • 形容词 强硬、劲悍精锐。  【组词】:「铁蹄」。唐.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铁骑成群,玉轴相接。」
    • 副词 必定。  【组词】:「铁定」、「铁不是」。
    • 拼音:tú
    • 动词 忽视。《后汉书.卷五二.崔駰传》:「习乱安危,怢不自睹。」《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故美玉蕴于碔砆,凡人视之怢焉。」
    • 拼音:x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xì
    • 状词 形容发笑声。《诗经.卫风.氓》:「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唐.储光义〈田家杂兴〉诗八首之五:「安知负薪者,咥咥笑轻薄。」
    • ,
    • 动词 咬。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三下.释诂》:「咥,啮也。」《易经.履卦》:「履虎尾,不咥人,亨。」明.马中锡〈中山狼传〉:「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我实生之,今反欲咥我。」
    • 拼音:xiè
    • 动词 除去污泥。《易经.井卦.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太平广记.卷四二三.崔道枢》:「因井渫,得鲤鱼一头长五尺。」
    • 动词 分散、发散。汉.鼂错〈论贵粟疏〉:「农民有钱,粟有所渫。」
    • 动词 停歇、止息。《文选.曹植.七启》:「于是为欢未渫,白日西颓。」
    • 名词 污浊、污秽。《汉书.卷六四下.王襃传》:「去卑辱奥渫而升本朝。」唐.韩愈〈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人去渫污,气益苏。」
    • 名词 姓。如明代有渫升。
    • 拼音:yè
    • 动词 生病。《玉篇.歹部》:「殜,病也。」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一上.释诂》:「殜,病也。」
    • 拼音:yì
    • 动词 散失。  【组词】:「佚失」、「亡佚」、「散佚」。
    • 形容词 散失的。  【组词】:「佚文」、「佚书」。
    • 形容词 美好的。《楚辞.屈原.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 形容词 放荡的、放纵的。通「逸」。  【组词】:「佚乐」、「佚游」。《汉书.卷二三.刑法志》:「忿怒伤人,男女淫佚,吏为奸臧。」
    • 名词 过失。《商君书.开塞》:「夫民之忧则思,思则出度;乐则淫,淫则生佚。」
    • 名词 姓。如春秋时郑国有佚之狐。
    • ,
    • 副词 轮流、更替。  【组词】:「佚兴」、「佚起」。《谷梁传.文公十一年》:「弟兄三人,佚宕中国。」晋.范甯.注:「佚,犹更也。」
    • 拼音:yì
    • 动词 水流奔腾泛滥。通「溢」。汉.王充《论衡.效力》:「如岸狭地仰,沟洫决泆,散在丘墟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注》:「惟山水暴至,雨澍潢潦奔泆。」
    • 形容词 放荡、荒淫。通「佚」。《左传.隐公三年》:「骄奢淫泆,所自邪也。」《文选.傅毅.舞赋》:「天王燕胥,乐而不泆。」
    • 拼音:yì
    • 动词 遗忘。《说文解字.言部》:「詄,忘也。」《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天门开,詄荡荡。」
    • 拼音:yì
    • 动词 超过、超越。《楚辞.屈原.远游》:「轶迅风于清源兮,从颛顼乎增冰。」《文选.班固.西都赋》:「轶云雨于太半,虹霓回带于棼楣。」
    • 动词 突袭、侵略。《左传.隐公九年》:「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晋.杜预.注:「轶,突也。」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轶我河县,俘我洛畿。」
    • 形容词 散失的。  【组词】:「轶事」、「轶闻」、「轶诗」。
    • 形容词 安适、逸乐。通「逸」。《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传》:「日闻其美,意广心轶。」
    • 拼音:zhí
    • 名词 门槛。即门下所设的横木。《尔雅.释宫》:「柣谓之阈,枨谓之楔。」
    • ,
    • 名词 桔柣:春秋时郑都的城门名称。《左传.庄公二十八年》:「秋,子元以车六百乘伐郑,入于桔柣之门。」晋.杜预.注:「桔柣,郑远郊之门也。」
    • 拼音:zhí
    • 名词 参见「挃挃」条。
    • 动词 撞。《太平广记.卷三四一.韦浦》:「主人有稚儿戏于门下,乃见归以手挃其背,稚儿即惊闷绝,食顷不寤。」
    • 拼音:zhì
    • 动词 到达、来到。《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 形容词 大、完善。《孝经.开宗明义章》:「先王有至德要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 副词 极、甚。《吕氏春秋.杂俗览.为欲》:「天子至贵也,天下至富也,彭祖至寿也。诚无欲,则是三者不足以劝。」《文选.李密.陈情表》:「今臣亡王国贱俘,至微至陋。」
    • 连词 表示转折的语气。《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 名词 二十四节气之一。  【组词】:「冬至」、「夏至」。
    •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拼音:zhì
    • 名词 阻塞、充填。  【组词】:「窒息」。《吕氏春秋.季秋纪.季秋》:「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窒。」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下流壅则上溢,上源窒则下枯。」
    • 名词 抑制、停止。《易经.损卦.象曰》:「君子以惩忿窒慾。」
名句 | 成语大全 | 宠物百科 | 杂谈 词典 | 拼音 | 字典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