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拼音大全 q是什么意思 qi的汉字 qi第二声有什么字

qi第二声有什么字(qí)

    • 拼音:ái

      qí ㄑㄧˊ

       ◎ 古同“碕”,曲岸。

      其它字义

      gāi ㄍㄞˉ

       1. 梯子。

       2. 方言,依靠。

      其它字义

      ái ㄞˊ

       ◎ 长。

      详细解释
    • 拼音:chén

      chén ㄔㄣˊ

       ◎ 古同“陈”。

    • 拼音:chu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cù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dǐ
    • 动词 顶、支撑。  【组词】:「手抵着下巴。」、「用根棍子把门抵住。」
    • 动词 挡、抗拒。《水浒传.第六三回》:「如今宋江领了兵围城,贼寇浩大,不可抵敌。」
    • 动词 价值相当,可互相顶换。  【组词】:「抵债」、「一命抵一命」。唐.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动词 互相抵消。  【组词】:「收支相抵」。宋.晏殊〈清平乐.春花秋草〉词:「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
    • 动词 到达。  【组词】:「安抵家门」、「行抵某处」。《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遂从井陉抵九原。」
    • 动词 冲突、触犯。通「抵」。  【组词】:「你的话前后相抵,矛盾极了!」《汉书.卷四.文帝纪》:「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
    • 动词 投掷。《文选.张衡.东京赋》:「藏金于山,抵璧于谷。」
    • 副词 大抵:总括之词。  【组词】:「其余情,大抵如此。」
    • ,
    • 动词 击、轻敲。《战国策.秦策一》:「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一八首之一:「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 拼音:dòu
    • 动词 停止不前。  【组词】:「逗留」。《文选.张衡.思玄赋》:「乱弱水之潺湲兮,逗华阴之湍渚。」
    • 动词 惹、引弄。  【组词】:「娃娃被逗得笑了起来。」、「这娃儿很逗人怜爱。」
    • 名词 句读。  【组词】:「逗点」、「逗号」。
    • 拼音:jī
    • 名词 底座,用以托物的器具。《说文解字.丌部》:「丌,下基也。荐物之丌,象形。」如「典」、「畀」、「巽」等字下半部皆为此字。
    • 名词 姓。如唐代有丌士能。
    • 拼音:jī
    • 名词 一个周期的时间。同「期」。《说文解字.禾部》:「稘,复其时也。……《唐书》曰:『稘三百有六旬。』」清.段玉裁.注:「今皆假期为之,期行而稘废矣。」
    • 拼音:jī
    • 名词 不整齐的田亩。明.张自烈《正字通.田部》:「井田为正,零田不可井者为畸。」
    • 名词 零余的数目。  【组词】:「畸零」。《资治通监.卷二零八.唐纪二十四.中宗神龙元年》:「是岁,户部奏天下户六百一十五万,口三千七百一十四万有畸。」
    • 名词 偏、邪。《荀子.天论》:「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为,匿则大惑。」
    • 形容词 不正常的、不整齐的。  【组词】:「畸形」。《荀子.天论》:「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唐.杨倞.注:「畸,谓不齐也。」
    • 拼音:jī

      jī ㄐㄧˉ

       ◎ 古同“綦”。

      其它字义

      qí ㄑㄧˊ

       ◎ 古同“旗”。

    • 拼音:jī
    • 名词 兽角一俯一仰的样子。《说文解字.角部》:「觭,角一俛一仰也。」
    • 名词 单数。通「奇」。《庄子.天下》:「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辞相应。」
    • 形容词 单独的。《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遂要崤厄,以败秦师,匹马觭轮无反者,操之急矣。」唐.颜师古.注:「觭,只也。」
    • 拼音:jī

      jī ㄐㄧˉ

       ◎ 〔~踞〕同“箕踞”,古人席地而坐时伸开两脚,其形如箕。这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式,如“文颓然~~,傍若无人。”

      详细解释
    • 拼音:jī
    • 动词 祭祀鬼神,祈求福泽。《列子.说符》:「楚人鬼而越人禨。」唐.柳宗元〈永州龙兴寺息壤记〉:「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禨。」
    • 拼音:jī
    • 名词 五谷歉收的荒年。《说文解字.食部》:「饥,谷不熟为饥。」  【组词】:「饥荒」、「饥馑」。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先外祖家素不润,历年饥大凶,益窘乏。」
    • 形容词 饿。通「饥」。《商君书.战法》:「民倦且饥渴。」
    • 拼音:jī

      jī ㄐㄧˉ

       1. 钩上的倒刺。

       2. 大镰刀:“~凿棘矜。”

       3. 弩上发箭的机关:“若夫工匠为连~运开。”

    • 拼音:j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jǐ
    • 形容词 询问数量的多少。  【组词】:「几个人」、「几点钟」。唐.王翰〈凉州词〉二首之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形容词 表示不定的数目。  【组词】:「少年十几二十时」、「他才十几岁。」
    • 副词 何、哪,表时间的疑问词。参见「几何」、「几曾」等条。
    • ,
    • 形容词 细微。参见「几希」、「几微」等条。
    • 形容词 危殆、危险。《诗经.大雅.瞻卬》:「天之降罔,维其几矣。」《汉书.卷一.高帝纪上》:「楚兵罢食尽,此天亡之时,不因其几而遂取之,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 副词 将近、相去不远。  【组词】:「几及」、「庶几」。《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
    • 副词 岂。《史记.卷九一.黥布传》:「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
    • 名词 预兆、细微的迹象。《易经.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明.方孝孺〈深虑论〉:「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 名词 时期、机会。《诗经.小雅.楚茨》:「卜尔百福,如几如式。」《左传.定公元年》:「子家子不见叔孙,易几而哭。」
    • 拼音:jǐ
    • 名词 蝨的幼虫。《说文解字.虫部》:「虮,蝨子也。」清.段玉裁.注:「蝨,啮人虫也。子,其卵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博牛之蝱,不可以破虮蝨。」
    • 名词 水中蛭虫。《尔雅.释鱼》:「蛀,虮。」晋.郭璞.注:「今江东呼水中蛀虫入人肉者为虮。」
    • 拼音:jì
    • 名词 技艺、才能。通「技」。《书经.秦誓》:「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伎,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新唐书.卷一四一.卫伯玉传》:「少习武伎。」
    • 名词 古代称以歌舞娱乐宾客为业的女子。唐.刘禹锡〈蜀先主庙〉诗:「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也作「妓」。
    • 拼音:jì
    • 名词 才艺,专门的本领。  【组词】:「演技」、「绝技」、「杂技」、「口技」、「一技之长」。
    • 名词 工匠。《荀子.富国》:「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
    • 拼音:jì
    • 名词 植物名。十字花科荠属,一年或越年生草本。叶丛生,羽状分裂,有缺刻。花四瓣,色白。嫩叶可食,全草可为止血剂。也称为「荠菜」。
    • ,
    • 参见「荸荠」条。
    • 拼音:jì

      qí ㄑㄧˊ

       ◎ 古同“綥”。

      其它字义

      jì ㄐㄧˋ

       1. 巾。

       2. 系。

    • 拼音:jì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jì
    • 名词 鬼服。《说文解字.鬼部》:「鬾,鬼服也。」
    • 名词 小孩子鬼。《说文解字.鬼部》:「鬾,一曰小儿鬼。」
    • 拼音:jì
    • 动词 过河、渡河。《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动词 救助。  【组词】:「救济」、「济助」、「济弱扶倾」、「劫富济贫」、「缓不济急」。
    • 动词 助益。  【组词】:「无济于事」。
    • ,
    • 参见「济水」、「济济」等条。
    • 拼音:jì
    • 名词 植物名。十字花科荠属,一年或越年生草本。叶丛生,羽状分裂,有缺刻。花四瓣,色白。嫩叶可食,全草可为止血剂。也称为「荠菜」。
    • ,
    • 参见「荸荠」条。
    • 拼音:qī
    • 名词 介于六与八之间的自然数。大写作「柒」,阿拉伯数字作「7」。
    • 名词 文体名。参见「七体」条。
    • 名词 民俗称丧事每七日设奠一次为「作七」,由头七到尾七共需进行七次,称为「七七」。《北史.卷八一.儒林传上.孙惠蔚传》:「从绰死后,每至七日至百日,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行道。」《喻世明言.卷一零.滕大尹鬼断家私》:「善继只是点名应客,全无哀痛之意,七中便择日安葬。」
    • (「七」字通常读为阴平,惟口语中连用在去声字及轻声字之前时读为阳平,  【组词】:「七月」、「七个」。)
    • 拼音:qī
    • 名词 古代方相驱除疫鬼时所蒙的熊皮面具。《荀子.非相》:「仲尼之状,面如蒙倛。」唐.杨倞.注:「倛,方相也。其首蒙茸然,故曰蒙倛。」
    • 拼音:qí
    • 名词 其的古字。《集韵.平声.之韵》:「其,古作亓。」
    • 名词 姓。如唐代有亓志绍。
    • 拼音:qí
    • 形容词 大。《集韵.平声.支韵》:「祁,一曰大也。」《书经.君牙》:「冬祁寒,小民亦唯曰:『怨咨。』」汉.孔安国.传:「冬大寒。」唐.杜甫〈木皮岭〉诗:「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
    • 名词 地名。春秋时秦国邑名,故址在今国内陕西省澄城县境内。
    • 名词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祁溪。
    • 拼音:qí
    • 名词 地神。通「只」。《集韵.平声.支韵》:「只,《说文》:『地只,提出万物者也。』古作示。」《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汉.郑玄.注:「示,音只,本或作只。」
    • ,
    • 动词 上天藉天象显现徵兆,向人预告凶吉祸福。《说文解字.示部》:「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 动词 把事物显现予人。  【组词】:「示范」、「展示」。《老子.第三六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动词 告诉、宣布。  【组词】:「训示」。《礼记.礼运》:「刑仁讲让,示明有常。」
    • 动词 教导。汉.桓宽《盐铁论.本议》:「夫导民以德,则民归厚,示民以利,则民俗薄。」
    • 名词 命令、布告。  【组词】:「告示」。《儒林外史.第五零回》:「戏子们请老爷的示:还是伺候,还是回去?」
    • 名词 尊称人家的来信。  【组词】:「来示敬悉」。
    •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拼音:qí
    • 形容词 平整、整齐。  【组词】:「修齐」、「良莠不齐」、「参差不齐」。唐.韦庄〈台城〉诗:「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 形容词 完备。  【组词】:「齐全」、「齐备」。《荀子.王霸》:「无它故焉,四者齐也。」唐.韩翃〈送客之潞府〉诗:「佳期别在春山里,应是人参五叶齐。」
    • 动词 整治、整理。《礼记.大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 动词 使同等、一致。  【组词】:「齐名」。《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唐.杜牧〈阿房宫赋〉:「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动词 达到同样高度或长度。  【组词】:「水齐腰际」。宋.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词:「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
    • 副词 共同、同时。  【组词】:「齐唱」、「齐步」、「并驾齐驱」、「百花齐放」。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清.谭嗣同〈有感〉诗:「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 名词 声韵学上齐齿呼的简称。  【组词】:「开、齐、合、撮」。
    • 名词 国名。战国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国内山东省北部、河北省东南部一带。
    • 名词 朝代名。参见「南齐」、「北齐」等条。
    • 名词 姓。如明代有齐德成。
    •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 ,
    • 动词 祭祀前戒绝嗜欲、洁净身心,以示虔诚。同「斋」。《庄子.达生》:「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
    • 形容词 肃敬、庄重。  【组词】:「齐肃」。《诗经.大雅.思齐》:「思齐文王,所以圣也。」《论语.乡党》:「祭必齐如也。」
    • ,
    • 名词 分量、剂量。通「剂」。《周礼.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镬,以给水火之齐。」汉.郑玄.注:「齐,多少之量。」
    • 名词 调配合金的比例。《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 名词 参见「火齐」条。
    • 动词 调配、调制。同「剂」。《韩非子.定法》:「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宋.洪咨夔〈泥溪〉诗:「谁家刚齐饼,味过八珍烹。」
    • ,
    • 名词 衣服的下摆。《论语.乡党》:「摄齐下堂,鞠躬如也。」
    • 名词 黍稷等谷物。通「粢」。《诗经.小雅.甫田》:「以我齐明,与我牺羊。」《礼记.祭统》:「是故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汉.郑玄.注:「齐,或为粢。」
    • 拼音:qí
    • 名词 京畿四周一千里以内的地方。《书经.毕命》:「申画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海。」汉.孔安国.传:「京圻安则四海安矣。」《逸周书.卷八.职方解》:「方千里曰王圻,其外方五百里为侯服。」
    • 名词 面积千里之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今土数圻,而郢是城,不亦难乎?」晋.杜预 .注:「方千里为圻。」
    • ,
    • 名词 边界、地界。通「垠」。《说文解字.土部》:「圻,垠或从斤。」《淮南子.俶真》:「四达无境,通于无圻。」
    • 拼音:qí
    • 参见「黄芪」条。
    • 拼音:qí
    • 名词 参见「岐山」条。
    • 名词 事物的分支。通「歧」。《后汉书.卷三一.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 名词 姓。如晋代有岐盛。
    • 形容词 分岔的。通「歧」。《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此愚人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也,故墨子见岐道而哭之。」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1. 敬。

       2. 爱。

      其它字义

      shì ㄕˋ

       ◎ 古同“恀”。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山旁的石头。

    • 拼音:qí
    • 名词 肵俎:古时祭祀时盛舌心的俎版。《仪礼.特牲馈食礼》:「佐食升肵俎,鼏之,设于阼阶西。」汉.郑玄.注:「肵,谓心舌之俎也。」
    • ,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 拼音:qí
    • 动词 向神明求福。  【组词】:「祈祷」、「祈福」。《说文解字.示部》:「祈,求福也。」《诗经.周颂.噫嘻.序》:「〈噫嘻〉,春夏祈谷于上帝也。」汉.郑玄.注:「祈,犹祷也,求也。」《礼记.月令》:「以祠宗庙社稷之灵,以为民祈福。」
    • 动词 请、求。  【组词】:「祈求」、「祈请」。《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发彼有的,以祈尔爵。」汉.毛亨.传:「祈,求也。」《吕氏春秋.孟冬纪.安死》:「惮耕稼采薪之劳,不肯官人事,而祈美衣侈食之乐。」
    • 名词 京城千里之地。通「圻」、「畿」。《诗经.小雅.祈父.序》:「〈祈父〉,刺宣王也。」汉.郑玄.笺:「祈、圻、畿同。」
    • 名词 姓。如晋代有祈嘉,元代有祈望芳。
    • 拼音:qí
    • 形容词 特别、不寻常。  【组词】:「奇文」、「奇人奇事」、「稀奇古怪」、「奇货可居」。《文选.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唐.杜荀鹤〈投李大夫〉诗:「自小癖于诗,篇篇恨不奇。」
    • 形容词 出人意表、难以揣测。  【组词】:「奇计」、「奇谋怪略」。
    • 形容词 善、美好。《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二首之二:「水光潋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动词 惊异、视为特殊。《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唐.杜光庭《虯髯客传》:「文静素奇其人,一旦闻有客善相,遽致使迎之。」
    • 副词 极、甚。《镜花缘.第一二回》:「小吃上完,方及正肴,菜既奇丰,碗亦奇大。」
    • 名词 特殊或奇险的事物。  【组词】:「出奇制胜」。《老子.第五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明.袁宏道〈袁中郎游记.灵隐〉:「撮奇搜胜,物无遁形。」
    • ,
    • 形容词 单数的。与「偶」相对。  【组词】:「一、三、五……都是奇数。」
    • 形容词 不顺利、乖舛。《史记.卷一零九.李将军传》:「以为李广老,数奇。」唐.王维〈 老将行〉:「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 名词 余数、零头。《聊斋志异.卷四.狐谐》:「行年二十有奇,尚不能掇一芹。」
    • 拼音:qí
    • 名词 地神。《说文解字.示部》:「只,地只,提出万物者也。」  【组词】:「神只」。
    • 动词 安心。《诗经.小雅.何人斯》:「壹者之来,俾我只也。」汉.郑玄.笺:「一者之来见我,我则知之,是使我心安也。」
    • 形容词 大。《易经.系辞下》:「不远复,无只悔。」
    • ,
    • 副词 正、恰、只。《诗经.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只搅我心。」三国魏.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诚,只令事败。」或读为ㄓˇ zhǐ。
    • 拼音:qí
    • 名词 分岔的道路。《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文选.左思.蜀都赋》:「羲和假道于峻歧,阳鸟回翼乎高标。」
    • 形容词 分岔不一致的、有差别的。  【组词】:「歧义」。《文选.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赋自诗出,分歧异派。」
    • 拼音:qí
    • 代词 他、他们。用于第三人称。  【组词】:「听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孟子.万章上》:「亲之,欲其贵也。」唐.韩愈〈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代词 他的、他们的。  【组词】:「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亦不详其姓氏。」
    • 形容词 这个、那样,表示指示。  【组词】:「查无其事」、「不厌其烦」。《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 副词 殆、大概,表示揣测。《礼记.檀弓上》:「吾今日其庶几乎?」唐.柳宗元〈封建论〉:「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
    • 副词 将,表示时间。《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五世其昌,并于正卿。」《管子.小匡》:「教训不善,政事其不治。」
    • 副词 岂、难道,表示反诘。《左传.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 副词 可、应该,表示期望。《左传.隐公三年》:「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战国策.魏策四》:「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 连词 若、如果,表示假设。《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之不近,庶人不服。」宋.苏轼〈留侯论〉:「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 连词 还是、或是,表示选择。《庄子.养生主》:「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
    • 助词 发语词,无义。《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其以沛为朕汤沐邑。」
    • 助词 然,语中助词。《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 助词 表示语气的加强。  【组词】:「尤其」、「极其」。
    • 名词 姓。如汉代有其石。
    • ,
    • 助词 置于语尾,表疑问的语气。《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文选.苏武.诗四首之三》:「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 名词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郦食其(音ㄌㄧˋ ㄧˋ ㄐㄧ)。
    • ,
    • 助词 置于句中或句末。用于彼、何之后。《诗经.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赐!汝来何其晚也?」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同“齊”。

    • 拼音:qí
    • 名词 僧尼所穿的衣服,如袈裟之类。《广韵.平声.支韵》:「只,只衼,尼法衣。」
    • ,
    • 副词 但、正好。同「只」。《左传.僖公十五年》:「晋未可灭,而杀其君,只以成恶。」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古同“齐”。

      其它字义

      zhāi ㄓㄞˉ

       ◎ 古同“斋”。

    • 拼音:qí
    • 形容词 身材修长、高大的样子。《集韵.平声.微韵》:「颀,一曰长貌。」《诗经.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汉.毛亨.传:「颀,长貌。」
    • 拼音:qí
    • 名词 肚脐。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腹面中央,由脐带脱落后所形成的凹陷处。
    • 名词 螃蟹腹下的硬壳。雄的尖形,称为「尖脐」;雌的圆形,称为「团脐」。
    • 名词 物体中央凹凸处。  【组词】:「瓜脐」。
    • 拼音:qí
    • 名词 一种在旗旒上画龙,并在旗竿竿头系铃作为装饰的旗子。《尔雅.释天》:「注旄首曰旌,有铃曰旗。」晋.郭璞.注:「县铃于竿头,画蛟龙于旒。」《孟子.万章下》:「庶人以旃,士以旗。」汉.赵岐.注:「旗,旌有铃者。」
    • 名词 泛指各种旗帜。《尔雅.释天》:「旌旗。」宋.邢昺.疏:「旌旗者,九旗之名虽异,旌旗为之摠称,故以此题之。」《左传.僖公五年》:「均服振振,取虢之旗。」
    • 拼音:qí
    • 名词 本指六十岁的老人,后为对老人的通称。《孟子.梁惠王下》:「乃属其耆老而告之。」《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
    • 形容词 强横。《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不僭不贪,不懦不耆;完其守备,以带不虞。」
    • 拼音:qí
    • 副词 动物爬行徐缓的样子。《淮南子.俶真》:「蠉飞蝡动,蚑行哙息。」《文选.嵇康.琴赋》:「感天地以致和,况蚑行之众类。」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蝎子一类的毒虫。

      其它字义

      zhǐ ㄓˇ

       ◎ 虫名。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1. 克。

       2. 割截。

       3. 信。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同“奇”。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米中小黑虫,即“米象”。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斉”的訛字。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 动词 跨坐在动物或其他物体的上面。  【组词】:「骑马」、「骑车」、「骑虎难下」。《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乃上马骑。」唐.李贺〈苦画短〉诗:「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 动词 兼跨两处。  【组词】:「骑缝章」。宋.陆游〈村社祷晴有应〉诗:「爽气收回骑月雨,快风散尽满天云。」
    • ,
    • 名词 乘坐的马。  【组词】:「坐骑」。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上.游天台山日记》:「取寒、明两岩道,由寺向西门觅骑。」
    • 名词 乘马作战的士卒。  【组词】:「铁骑」、「轻骑」。《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唐.高适〈燕歌行〉:「胡骑凭陵杂风雨。」
    • 名词 量词。计算人马的单位。唐.李白〈从军行〉:「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三国演义.第四回》:「奉先可亲去拣一骑赐与孟德。」
    • 拼音:qí
    • 参见「崎岖」条。
    • 拼音:qí
    • 名词 青黑色的马。《说文解字.马部》:「骐,马青骊文如綦也。」《诗经.鲁颂.駉》:「有騂有骐,以车伾伾。」《文选.左思.吴都赋》:「六军袀服,四骐龙骧。」
    • 名词 姓。如春秋时楚国有骐瘠夫,汉代有骐殷。
    • 拼音:qí
    • 名词 脚上多出的脚趾头。《说文解字.足部》:「跂,足多指也。」《庄子.骈拇》:「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
    • 副词 虫爬行徐缓的样子。通「蚑」。《史记.卷一一零.匈奴列传》:「跂行喙息蠕动之类,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
    • ,
    • 动词 踮脚、提起脚跟。通「企」。《诗经.卫风.河广》:「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拼音:qí
    • 参见「淇水」条。
    • 拼音:qí
    • 名词 豆茎。《汉书.卷六六.杨敞传》:「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
    • 名词 一种草。似荻而细。《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上》:「弧萁服,实亡周国。」唐.颜师古.注:「服,盛箭者,即今之步叉也。萁,草,似荻而细,织之为服也。」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小狗。

    • 拼音:qí
    • 名词 弯曲的海岸。《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赴隘陿之口,触穹口,激堆埼,沸乎暴怒。」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古同“荠”。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车毂两端有红色皮革装饰的部分:“约~错衡。”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扲~〕坚勇。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利。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 名词 一种游戏。有棋盘、棋子,下棋者依规则移动棋子,以定胜负。有跳棋、围棋、象棋、五子棋、西洋棋等多种玩法。
    • ,
    • 名词 根底、根基。通「基」。《集韵.平声.之韵》:「棋,根柢也。」《史记.卷二五.律书》:「箕者,言万物根棋,故曰箕。」
    • 拼音:qí
    • 参见「蛴螬」条。
    • 拼音:qí
    • 名词 安泰无忧。常用于书信结尾时的祝颂语。  【组词】:「即颂暑祺」、「顺候近祺」。
    • 形容词 吉祥。《诗经.大雅.行苇》:「寿考维祺,以介景福。」
    • 拼音:qí
    • 名词 一种美玉。《玉篇.玉部》:「琪,玉属。」《北史.卷一二.隋炀帝本纪》:「上常服皮弁,十有二琪。」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义未详。

    • 拼音:qí
    • 名词 一种美玉。《楚辞.屈原.招魂》:「纂组绮缟,结琦璜些。」宋.洪兴祖.补注:「琦,玉名。」《抱朴子.外篇.博喻》:「沟浍之中,无宵朗之琦。」
    • 形容词 美好的、不凡的。《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
    • 形容词 奇异的。《荀子.非十二子》:「好治怪说,玩琦辞。」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同“棋”。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 名词 曲折的堤岸。《玉篇.石部》:「碕,曲岸头。」《楚辞.刘向.九叹.离世》:「遵江曲之逶移兮,触石碕而衡游。」《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探岩排碕,薄索蛟螭。」
    • 形容词 弯曲。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碪石为之摧碎,碕岸为之齑落。」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1. 恭顺。

       2. 畏惧。

    • 拼音:qí
    • 形容词 身材修长、高大的样子。《集韵.平声.微韵》:「颀,一曰长貌。」《诗经.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汉.毛亨.传:「颀,长貌。」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古同“帺”。

    • 拼音:qí

      (錡)

      qí ㄑㄧˊ

       1. 古代一种三足的釜。

       2. 古代一种凿木工具。

    • 拼音:qí

      鬿

      qí ㄑㄧˊ

       ◎ 〔九~〕北斗九星(北斗七星加第六星旁的一颗星和北斗勺端的招摇星)。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同“棋”。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 名词 装在竿上,有特别图案,作为某种标帜或号令的布帛或纸。  【组词】:「国旗」、「旌旗」、「令旗」、「摇旗呐喊」。《文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宋.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词:「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 名词 清代军队的部署单位。参见「八旗」条。
    • 名词 清代蒙古的行政区域。相当于「县」。参见「盟旗制度」条。
    • 名词 姓。如汉代有旗光。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 形容词 青黑色的。《书经.顾命》:「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孔颖达正义引郑玄曰:「青黑曰綦。」《诗经.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 名词 鞋带。《仪礼.士丧礼》:「夏葛履,冬白屦,皆繶缁絇,纯组綦系于踵。」
    • 名词 足印、印迹。《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传》:「俯视兮丹墀,思兮履綦。」《文选.张协.杂诗一零首之三》:「案无萧氏牍,庭无贡公綦。」
    • 名词 姓。如宋代有綦崇礼。
    • 动词 极、甚。宋.苏轼〈礼义信足以成德论〉:「綦大而至天子,綦小而至农夫,各有其分不可乱也。」《聊斋志异.卷一.焦螟》:「家人受虐已久,衔恨綦深。」
    • 拼音:qí
    • 参见「蟛蜞」条。
    • 拼音:qí
    • 形容词 平整、整齐。  【组词】:「修齐」、「良莠不齐」、「参差不齐」。唐.韦庄〈台城〉诗:「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 形容词 完备。  【组词】:「齐全」、「齐备」。《荀子.王霸》:「无它故焉,四者齐也。」唐.韩翃〈送客之潞府〉诗:「佳期别在春山里,应是人参五叶齐。」
    • 动词 整治、整理。《礼记.大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 动词 使同等、一致。  【组词】:「齐名」。《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唐.杜牧〈阿房宫赋〉:「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动词 达到同样高度或长度。  【组词】:「水齐腰际」。宋.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词:「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
    • 副词 共同、同时。  【组词】:「齐唱」、「齐步」、「并驾齐驱」、「百花齐放」。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清.谭嗣同〈有感〉诗:「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 名词 声韵学上齐齿呼的简称。  【组词】:「开、齐、合、撮」。
    • 名词 国名。战国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国内山东省北部、河北省东南部一带。
    • 名词 朝代名。参见「南齐」、「北齐」等条。
    • 名词 姓。如明代有齐德成。
    •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 ,
    • 动词 祭祀前戒绝嗜欲、洁净身心,以示虔诚。同「斋」。《庄子.达生》:「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
    • 形容词 肃敬、庄重。  【组词】:「齐肃」。《诗经.大雅.思齐》:「思齐文王,所以圣也。」《论语.乡党》:「祭必齐如也。」
    • ,
    • 名词 分量、剂量。通「剂」。《周礼.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镬,以给水火之齐。」汉.郑玄.注:「齐,多少之量。」
    • 名词 调配合金的比例。《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 名词 参见「火齐」条。
    • 动词 调配、调制。同「剂」。《韩非子.定法》:「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宋.洪咨夔〈泥溪〉诗:「谁家刚齐饼,味过八珍烹。」
    • ,
    • 名词 衣服的下摆。《论语.乡党》:「摄齐下堂,鞠躬如也。」
    • 名词 黍稷等谷物。通「粢」。《诗经.小雅.甫田》:「以我齐明,与我牺羊。」《礼记.祭统》:「是故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汉.郑玄.注:「齐,或为粢。」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饼类食物。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1. 帛苍艾色。

       2. 草鞋。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古同“蜞”。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 动词 祈求。通「祈」。《说文解字.艹部》「蕲」字.清.段玉裁.注:「古钟鼎款识多借为祈字。」《庄子.养生主》:「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晋.郭象.注:「蕲,求也。」唐.韩愈〈答李翊书〉:「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 名词 姓。如汉代有蕲良。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古同“祺”。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古代皮件缝合处的玉饰。

    • 拼音:qí
    • 名词 一种凿子。《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
    • 名词 一种盛物的器具,底有三足。《诗经.召南.采苹》:「于以湘之,维錡及釜。」汉.毛亨.传:「錡,釜属。有足曰錡,无足曰釜。」《左传.隐公三年》:「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 名词 姓。如汉代有錡华。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义未详。

    • 拼音:qí

      (鯕)

      qí ㄑㄧˊ

       1. 〔~鳅〕鱼,体侧扁,长达一米,尾柄细小,黑褐色,头高大,额部隆起,背鳍很长,尾鳍分叉深,生活在海洋中。

       2. (鯕)

      详细解释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 动词 愤怒。《尔雅.释言》:「懠,怒也。」《诗经.大雅.板》:「天之方懠,无为夸毗。」
    • 拼音:qí
    • 名词 鱼酱。《说文解字.鱼部》:「鮨,鱼?酱也,出蜀中。」《尔雅.释器》:「肉谓之羹,鱼谓之鮨。」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古同“蕲”。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即“紫蕨”,一种草本植物,嫩叶可食,根茎供药用。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水〕水名,在中国河南省济源县。

    • 拼音:qí
    • 动词 跨坐在动物或其他物体的上面。  【组词】:「骑马」、「骑车」、「骑虎难下」。《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乃上马骑。」唐.李贺〈苦画短〉诗:「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 动词 兼跨两处。  【组词】:「骑缝章」。宋.陆游〈村社祷晴有应〉诗:「爽气收回骑月雨,快风散尽满天云。」
    • ,
    • 名词 乘坐的马。  【组词】:「坐骑」。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上.游天台山日记》:「取寒、明两岩道,由寺向西门觅骑。」
    • 名词 乘马作战的士卒。  【组词】:「铁骑」、「轻骑」。《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唐.高适〈燕歌行〉:「胡骑凭陵杂风雨。」
    • 名词 量词。计算人马的单位。唐.李白〈从军行〉:「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三国演义.第四回》:「奉先可亲去拣一骑赐与孟德。」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 名词 肚脐。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腹面中央,由脐带脱落后所形成的凹陷处。
    • 名词 螃蟹腹下的硬壳。雄的尖形,称为「尖脐」;雌的圆形,称为「团脐」。
    • 名词 物体中央凹凸处。  【组词】:「瓜脐」。
    • 拼音:qí
    • 名词 鱼类和其他水生脊椎动物的楫状游泳器官,由刺状的硬骨或软骨间所张膜质而成。有调节运动速度、变换游泳方向以及保护身体的作用。依其所在的部位,有胸鳍、腹鳍、脊鳍、臀鳍、尾鳍。
    • 拼音:qí
    • 名词 青黑色的马。《说文解字.马部》:「骐,马青骊文如綦也。」《诗经.鲁颂.駉》:「有騂有骐,以车伾伾。」《文选.左思.吴都赋》:「六军袀服,四骐龙骧。」
    • 名词 姓。如春秋时楚国有骐瘠夫,汉代有骐殷。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同“籏”,日本地名用字。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古同“棋”。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古同“棋”。

    • 拼音:qí
    • 参见「麒麟」条。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鸟,如:“(翼望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
    • 动词 祈求。通「祈」。《说文解字.艹部》「蕲」字.清.段玉裁.注:「古钟鼎款识多借为祈字。」《庄子.养生主》:「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晋.郭象.注:「蕲,求也。」唐.韩愈〈答李翊书〉:「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 名词 姓。如汉代有蕲良。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见“鲯”。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1. 猫头鹰。

       2. 小雁。

    • 拼音:qí

      基本字义

      qí(ㄑ一ˊ)

      (一)、[鵋䳢]見“鵋”。

      (二)、小雁。

    • 拼音:qí
    • 名词 马颈上的长毛。《尉缭子.制谈》:「犹良骥騄駬之驶,彼驾驽马鬐兴角逐,何能绍吾气哉!」《聊斋志异.卷四.驱怪》:「毛周其体,长如马鬐。」
    • 名词 鱼脊上的鳍。《仪礼.士虞礼》:「载犹进柢,鱼进鬐。」《庄子.外物》:「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鹜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
    • 拼音:qí
    • 参见「蛴螬」条。
    • 拼音:qí
    • 名词 鱼类和其他水生脊椎动物的楫状游泳器官,由刺状的硬骨或软骨间所张膜质而成。有调节运动速度、变换游泳方向以及保护身体的作用。依其所在的部位,有胸鳍、腹鳍、脊鳍、臀鳍、尾鳍。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日本地名用字。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古同“骐”。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橹~〕船上用以承橹的部件。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犬生一子。

    • 拼音:qí

      qí ㄑㄧˊ

       ◎ 〔~狼〕古书上说的一种像鹿的动物。

    • 拼音:qí

      字义:未详~

      是否常用字:否。

    • 拼音:qín
    • 动词 使担负徭役、使劳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国语.周语下》:「勤百姓以为己名,其殃大矣。」
    • 动词 努力从事。《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动词 帮助化解危难。《国语.晋语二》:「秦人勤我矣。」《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不闻勤王之师而但擅相讨伐。」
    • 副词 尽心尽力的做。  【组词】:「勤耕」、「勤读」。
    • 副词 经常、常常。  【组词】:「勤换洗」、「她洗澡洗得很勤。」唐.白居易〈送杨八给事赴常州〉诗:「须勤念黎庶,莫苦忆交亲。」
    • 名词 劳苦的事。《燕丹子.卷下》:「轲出卫都,望燕路,历险不以为勤,望远不以为遐。」晋.陶渊明〈咏三良诗〉:「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
    • 名词 职务、工作。  【组词】:「内勤」、「值勤」、「地勤」。
    • 名词 姓。如唐代有勤曾。
    • 形容词 诚恳、周到。  【组词】:「殷勤」。
    • 拼音:sì
    • 动词 等待。  【组词】:「俟机而动」。《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 ,
    • 参见「万俟」条。
    • 拼音:xī
    • 名词 量词:(1) 古代计算面积的单位。五十亩为一畦。《说文解字.田部》:「畦,田五十亩曰畦。」(2) 计算园圃种植分区的单位。  【组词】:「千畦姜韭」。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五.田制.农桑诀田制》:「内皆种蔬,先作长生韭一二百畦,时新菜二三十种。」
    • 名词 可供种植排列整齐的一块块长方形田地。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诗二首之一:「茆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 名词 借指菜园、田园。  【组词】:「菜畦」、「荒畦」。《列子.天瑞》:「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
    • 名词 姓。如汉代有畦覩。
    • 动词 分区种植。《楚辞.屈原.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唐.杜甫〈种莴苣〉诗:「堂下可以畦,呼童对经始。」
    • ,
    • [一]之语音。
    • 拼音:zhī
    • 名词 草木的枝条。通「枝」。《诗经.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汉书.卷四九.鼂错传》:「屮木蒙茏,支叶茂接。」
    • 名词 旁系、分出的派别。  【组词】:「旁支」、「分支」。
    • 名词 手脚。通「肢」。《易经.坤卦.文言曰》:「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
    • 名词 地支的简称。《史记.卷二六.历书》「焉逢摄提格太初元年」句下司马贞索隐引《尔雅.释天》:「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
    • 名词 量词:(1) 计算队伍的单位。  【组词】:「一支强有力的军队。」(2) 计算歌曲、乐曲的单位。  【组词】:「两支歌曲」。(3) 计算绵纱细度的单位。支数愈多,纱质愈细。  【组词】:「八十支纱」。(4) 计算灯光强度的单位。  【组词】:「四十支光」。
    • 名词 姓。如唐代有支叔才。
    •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动词 撑持、维持。《国语.越语下》:「皆知其资财之不足以支长久也。」《水浒传.第九九回》:「我这威胜万山环列,粮草足支二年。」
    • 动词 承受、受得住。  【组词】:「体力不支」、「乐不可支」。
    • 动词 付款。  【组词】:「收支」、「开支」。
    • 动词 领取。  【组词】:「预支」、「先支了一个月的薪水。」
    • 动词 调度、分配、遣走。  【组词】:「支配」、「把他支走了。」
    • 形容词 别出的、由总体分出来的。  【组词】:「支店」、「支行」。
    • 拼音:zhī
    • 名词 树干从旁生出的枝条。《说文解字.木部》:「枝,木别生条也。」  【组词】:「枯枝」、「嫩枝」。
    • 名词 凡自同一本源而分出者。《左传.庄公六年》:「《诗》云:『本枝百世。』」《荀子.儒效》:「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
    • 名词 四肢。通「肢」。《庄子.大宗师》:「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
    • 名词 量词。计算细长物体的单位。  【组词】:「一枝花」、「三枝毛笔」。
    • 名词 姓。如汉代有枝百英。
    • 形容词 不中肯的、不一致的。《易经.系辞下》:「中心疑者,其辞枝。」
    • ,
    • 名词 多出的脚趾。同「跂」。  【组词】:「骈拇枝指」。《集韵.平声.支韵》:「跂,《说文》:『足多指也。』或作枝。」
    • 拼音:zhī
    • 动词 生病。《说文解字.疒部》:「疧,病不翅也。」
    • 拼音:zhǐ
    • 动词 砍击、拍打。《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起,抵破书案。」
    • 动词 投掷。《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所谓抵金玉于沙砾,碎珪璧于泥涂。」《文选.张衡.东京赋》:「藏金于山,抵璧于谷。」
    • 拼音:zhì
    • 动词 嫉妒。《诗经.邶风.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 动词 违逆。《庄子.天下》:「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
    • 拼音:zī

      zī ㄗˉ

       ◎ 〔~縗〕古同“齐縗”,古代用粗麻布做的丧服,如“准令式~~大功未葬,不得朝会。”

名句 | 成语大全 | 宠物百科 | 杂谈 词典 | 拼音 | 字典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