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墨客描写春草诗句

1.描写春风、春草、春雨的古诗词

春:春 晓春 晓 [唐.孟浩然]春 眠 不 觉 晓,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花 落 知 多 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释]1.春晓:春天的早晨。

2.晓:天亮。3.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4.闻:听。5.闻啼鸟:听见鸟叫。

[简析]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二句是说:春天夜短,睡着后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到处是鸟雀的啼鸣声。

这两句诗抓住春晨到处鸟鸣雀躁的音响特征,渲染出一种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中一片盎然的生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句,诗人在美梦乍醒、欲起未起之时,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声,于是想见风雨过去必有很多落花,这里的听觉形象“风雨声 ”决不是令人感伤的“断肠声”,而是包蕴丰富的“更新曲”。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注释: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孤城:指玉门关。

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羌:古代的一个民族。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简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唐代诗人。

----------------------------------------------------------------夏:敕勒歌北朝乐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4.苍苍:青色。

[简析]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

“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

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注释]1.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 白鹭:一种水鸟。3.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 箬笠:竹叶编的笠帽。5.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简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

2.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笔下,描写思乡的诗文还有什么

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6、《闻雁》【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7、《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0、《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12、《竹枝》【唐】刘禹锡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14、《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5、《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6、《思江南》【唐】方干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17、《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8、《渡江汉》【唐】宋之问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9、《滞雨》【唐】李商隐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20、《送吴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龄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3.春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文人墨客,也留下了众多美文妙句,请你写

等闲识得东风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春日迟迟,卉木萋萋.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4.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咏梅的诗词,给几个

咏梅的诗词都来了 好事近 咏梅 陈亮 字同甫 的皪两三枝, 点破暮烟苍碧。

好在屋檐斜入, 傍玉奴吹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 花阴弄苔石。

欲向梦中飞蝶, 恐幽香难觅。月落梨花 2005/12/29 15:49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相争,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月落梨花 2005/12/29 15:50 卜算子 咏梅 **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月落梨花 2005/12/29 15:50 杂言诗 梅花落 (宋)鲍照 中庭杂树多, 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 念其霜中能作花, 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 念尔零落逐寒风, 徒有霜化无霜质 。

月落梨花 2005/12/29 15:50 霜天晓角 梅 (宋)范成大 字至能 号石湖居士 晚晴风歇, 一夜春威折。 脉脉花疏天淡, 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 此情谁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 知人倚,画楼月。月落梨花 2005/12/29 15:51 西江月 惠洪,字觉范,筠州人。

俗姓彭。 入骨风流国色, 透尘种性真香。

为谁风鬓涴啼妆。 半树水村春暗。

雪压低枝蓠落, 月高影动池塘。 高情数笔寄微茫。

小寝初开雾帐。月落梨花 2005/12/29 15:52 石州慢 (宋)张元干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

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 天崖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

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

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消肌雪。 孤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

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于归时说。 到得再相逢,恰经年离别。

月落梨花 2005/12/29 15:52 清平乐 (宋)李清照 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 故应难看梅花。

月落梨花 2005/12/29 15:53 点绛唇 赋梅 (宋)周必大 踏白江梅, 大都玉软酥凝就。 雨肥霜逗。

痴呆闺房秀。 莫待冬深, 雪压风欺后。

君知否?却嫌伊瘦。 又怕伊僝僽。

月落梨花 2005/12/29 15:53 梅花 明 高启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春掩残香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梅花 明 高启 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薄暝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李花前。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

月落梨花 2005/12/29 15:54 折红梅 吴感,字应之,吴郡人。天圣二年以省试第一。

喜轻澌初泮,微和渐入,芳郊时节。 春消息,夜来陡觉,红梅数枝争发。

玉溪仙馆,不是个、寻常标格。 化工别与,一种风情,似匀点胭脂,染成香雪。

重吟细阅。比繁杏夭桃,品流真别。

只愁共、彩云易散,冷落谢池风月。 凭谁向说。

三弄处、龙吟休咽。 大家留取,时倚栏干,闻有花甚折,劝君须折。

月落梨花 2005/12/29 15:54 西 山 探 梅 (清)吴 翊 虎 山 桥 头 太 湖 曲,花 为 银 海 山 为 玉。 湖 船 岁 判 梅 花 租,花 开 便 抵 湖 田 熟。

我 来 系 船 南 溪 边,晴 空 无 雨 山 无 烟; 只 有 白 云 三 十 里,模 糊 隔 断 山 中 天。 笋 舆 侧 入 似 无 路,矮 篱 窄 径 相 回 旋。

粘 衣 不 嫌 花 雾 重,压 帽 更 爱 花 枝 偏。 前 迎 后 送 迷 远 近,豁 眼 倏 上 山 之 巅。

熨 斗 岩 边 路 幽 仄,长 旗 岭 外 连 西 碛。 十 家 五 家 无 别 种,千 树 万 树 同 一 色。

微 分 螺 黛 嶂 扑 青,遥 夺 琉 璃 波 涌 白。 山 林 更 上 莲 花 台,枝 枝 玉 叶 当 门 开。

一 掷 凡 躯 众 香 国,十 年 面 目 惭 尘 埃。 使 君 仙 尉 如 可 唤,芳 魂 古 魄 何 悠 哉。

梅 花 不 老 青 山 在,姓 名 清 绝 留 苍 崖。 吴 侬 爱 花 乏 花 趣,但 贪 狂 赏 铿 清 句。

寒 花 谢 客 似 有 言,好 劝 幽 人 为 少 驻。月落梨花 2005/12/29 15:55 泛 湖 观 梅 (清)宋 荦 细 雨 春 波 远 浸 天, 梅 花 烂 漫 满 溪 湾。

烟 中 人 语 村 前 树, 雪 里 鸡 声 隔 岸 山。 画 桨 每 侵 疏 影 瘦, 芳 樽 浑 带 冷 香 还。

决 胜 雪 夜 寻 安 道, 归 路 渔 灯 照 醉 颜。月落梨花 2005/12/29 15:55 探 梅 绝 句 (清)赵 文 哲 东 崦 连 西 崦, 扁 舟 十 里 遥。

冷 香 吹 不 断, 知 近 虎 山 桥。月落梨花 2005/12/29 15:56 邓 尉 看 梅 (清)洪 嘉 植 停 舟 策 杖 屡 攀 跻, 石 路 初 消 雪 后 泥。

竹 径 参 差 逢 野 寺, 人 家 一 半 住 花 溪。 寒 生 夜 磬 行 来 远, 天 压 春 山 望 处 迷。

万 树 香 风 偏 渡 水, 莫 厘 云 断 两 峰 西。月落梨花 2005/12/29 15:56 此 游 (清)龚 自 珍 舟 到 西 山 岸, 寻 幽 迤 逦 斜。

居 然 六 七 里, 无 境 不 烟 霞。 遂 发 石 公 寺, 定 过 神 女 家。

云 和 风 静 里, 已 度 万 梅 花。清风明月新词 2005/12/29 15:58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闲云野鹤 2005/12/29 16:22 呵呵,好呀,咏梅诗开会了。

谢谢梨花和清风啊。

还有一首,卢梅坡的: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梅俗了人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lol:月荷绿影 2005/12/29 16:30 一.邢岫烟(用“红”字韵脚)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5.咏春草的佳作

国维《人间词话》白话翻译

〔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词是要以境界为最高标准。有境界的词,就自然而然会有很高的格调品位,自然而然出现著名的诗句。五代、北宋的词之所以那么独创绝世的原因就在这里。

〔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词中既有诗人想象造出的虚拟意境,又有描写现实的真实意境,这就是理想派和写实派这两个词派相互区分的地方。但是这两个词派很难完全区分开,这是因为大诗人所想象出的虚拟意境一定符合自然规律,而描写的现实意境同样必然接近诗人的理想信念。

〔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有的诗词表达出诗人自我的情感,也有的诗词表现出诗人忘我的境界。例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就是写出的景物带有诗人自己的情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就是没有写到自己的情感经历,纯粹写景物。写有我境界的诗人,从主观去看事物,所以写出来的景物都带有作者情感的主观色彩。写忘我境界的诗人,客观地看待事物,所以诗词中分不出哪句抒写自我感情,哪句描写事物。以前的诗人作词,写有我境界的主观诗比较多,却不一定有能力写出无我境界的客观诗,所以能写出无我境界的诗人在众多文人墨客之中能独树一帜。

〔四〕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无我境界只有在诗人心境澄明、自由静穆、超越欲念之时才能获得。有我境界,需要诗人在强烈感情冲突经自然迸发过后再静静回想和深切感受时,构思创作得到。所以将有我境界和无我境界分别形容为优美和宏壮。

〔五〕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现实自然生活中的事物,互相关联着,相互制约着。但是将其写入文学和画入美术中时,一定会遗失这些关联和制约,并不完美,所以写实派的艺术家也是理想派的艺术家。同样即使不管怎样虚拟构造出的境界,它的源泉材料一定是取于客观,而且它构造的方法也一定服从自然规律。因此理想派的艺术家也是写实派的艺术家。

〔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所谓境界,并非单指景物,喜怒哀乐也是诗人心中的一种境界。所以能写真景物、真感情的诗词,可以称为有境界。否则称为无境界。

〔七〕“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宋祁《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仅用了一个“闹”字,整首词的境界就全都衬托出来了。张先《天仙子》词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仅用了一个“弄”字,整首词的境界也就全都衬托出来了。

〔八〕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境界有大小之分,但是不能据此。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