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清远市的诗句

1.描写清远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清远的诗句有: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____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____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____翁卷《乡村四月》

6.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____佚名《长歌行》

7.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____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0.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____白居易《村夜》

1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2.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3.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____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14.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____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15.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____王维《渭川田家》

16.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7.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____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18.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关于清远的诗词

关于清远的诗词有:

1、《归园田居·其三》魏晋南北朝:陶渊明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2、《浣溪沙·江村道中》宋代:范成大

原文: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译文:

金灿灿的十里平畴,飘来扑鼻的稻香,红艳艳的木槿花开在农舍的竹篱旁,迎风摇曳的毛竹又青又长,青黄相间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挂在枝头上。秋天的早晨雾气渐浓,湿润的空气令人清爽。正午的薄云又遮住了太阳,更不用随从张盖护住我的戎装。

3、《古风二首/悯农二首》唐代:李绅

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天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4、《渭川田家》唐代:王维

原文: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译文: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5、《宿清远峡山寺》唐代:宋之问

原文:

香岫悬金刹,飞泉届石门。空山唯习静,中夜寂无喧。

说法初闻鸟,看心欲定猿。寥寥隔尘市,何异武陵源。

译文:

香崎悬金刹,飞溅到石门。空山只有修炼,半夜寂静没有喧闹。说法刚听到鸟,看想定猿。寥寥隔尘市,有什么区别武陵源。

6、《自岭下泛鹢到清远峡作》唐代:胡曾

原文:

乘船浮鹢下韶水,绝境方知在岭南。薜荔雨馀山自黛,

蒹葭烟尽岛如蓝。旦游萧帝新松寺,夜宿嫦娥桂影潭。

译文:

乘船只鹢鸟下韶水,最高境界才知道在岭南。薜荔雨馀山自然眉,芦苇烟尽岛蓝色。早上游览萧帝刚松寺,晚上在嫦娥桂树影潭。

3.赞美清远的诗词

第一首流落经荒处,逍遥此梵宫。

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烟红。宝塔灵仙涌,悬龛造化功。

天香涵竹气,虚呗引松风。檐牖飞花入,廊房激水通。

猿鸣知谷静,鱼戏辨江空。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

——清远江峡山寺的诗词 张说 唐第二首对峙青峰水底眠,东坡笔下有诗篇。千寻陡壁群峦秀,万顷波澜雪浪漩。

金锁深潭藏佳梦,飞来古寺逸轻烟。身临其境神仙笑,三峡风光堪比肩。

——飞来峡第三首绵延百里耍歌堂,天是帘帷地作场。翠竹丛丛迎客舞,新房栋栋映朝阳。

酬神还愿长鼓劲,祭祀祖先号角扬。足食丰衣出苦海,欢歌巨变唱瑶乡。

——连南瑶族耍歌堂第四首青葱石笋入云天,万柱千峰亘古悬。莫道桂林山水好,谁人到此不成仙?——英西峰林走廊。

4.关于清远的诗词

关于清远的诗词有: 1、《归园田居·其三》魏晋南北朝:陶渊明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2、《浣溪沙·江村道中》宋代:范成大 原文: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译文: 金灿灿的十里平畴,飘来扑鼻的稻香,红艳艳的木槿花开在农舍的竹篱旁,迎风摇曳的毛竹又青又长,青黄相间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挂在枝头上。

秋天的早晨雾气渐浓,湿润的空气令人清爽。正午的薄云又遮住了太阳,更不用随从张盖护住我的戎装。

3、《古风二首/悯农二首》唐代:李绅 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天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4、《渭川田家》唐代:王维 原文: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译文: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5、《宿清远峡山寺》唐代:宋之问 原文: 香岫悬金刹,飞泉届石门。空山唯习静,中夜寂无喧。

说法初闻鸟,看心欲定猿。寥寥隔尘市,何异武陵源。

译文: 香崎悬金刹,飞溅到石门。空山只有修炼,半夜寂静没有喧闹。

说法刚听到鸟,看想定猿。寥寥隔尘市,有什么区别武陵源。

6、《自岭下泛鹢到清远峡作》唐代:胡曾 原文: 乘船浮鹢下韶水,绝境方知在岭南。薜荔雨馀山自黛, 蒹葭烟尽岛如蓝。

旦游萧帝新松寺,夜宿嫦娥桂影潭。 译文: 乘船只鹢鸟下韶水,最高境界才知道在岭南。

薜荔雨馀山自然眉,芦苇烟尽岛蓝色。早上游览萧帝刚松寺,晚上在嫦娥桂树影潭。

5.《蝉》这首诗中表达诗人高洁清远的诗句是

虞世南《蝉》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译文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声音传的远是因为我站的高并不是借助了的秋风解决方案2: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声音传的远是因为我站的高并不是借助了的秋风虞世南的《蝉》的解释答: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

6.描写清远美丽的作文

我泛一叶扁舟,从生命的源头起航,溯流而下,迎着风的方向驶入茫茫汪洋。

离岸愈行愈远,我掌握着我生命的小舟,漂流在阴晴不定的海面。时而是巨浪惊涛,将我托至高不可攀的风口浪尖,时而又是电闪雷劈,将我卷入深不可测的无底旋涡。

但我并不怯弱,更不畏惧,我只坚定心的位置,心在我手中,无论身在高处,或是落至低点,我自如闲云野鹤,游哉悠哉。 站在低谷,我持一份坦然,坦荡的仰望那“手可摘星辰”的高度。

我也向往“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也渴望能攀登金字塔的最顶端。然而,我更清醒,高度是一块一块台阶的堆砌,成功是一步一步脚印的跋涉。

正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备尝艰辛,脚踏实地,才能拥有乘风破浪的资本,才能拥有鹰击长空的希望。于是,我安然栖居于低处,努力地丰满我的羽翼,强大我的臂膀,我并不是消沉,也不会一蹶不振,我明白,低谷并不是我永远的住处。

终有一天,我会用辛勤的积累,倾尽的付出登上我追求的高度。就这样,站在低处坦然地仰望高处,看透自己的不足,完善自我。

我相信,失意之人只要摆正心的位置,终会像那卧薪尝胆的勾践,重振辉煌! 站在高端,我持一份淡然,淡定地俯瞰那“后浪推前浪”的底处。我明白“沉舟侧畔千帆过”的万象更新,也警醒“江山代有才人出”。

我固然欣喜我所处的成功,但更知道不进步就只有退步。只有持久的拼搏,不懈的攀越,才能从容面对激烈的竞争。

于是,我淡定立足于高端,继续我奋进的脚步,与身后涌涌不断的“新秀”一起迈出坚定的步伐,攀登更高的顶峰。我明白,低处的伙伴也是人才济济,领先的位置随时会因为一时的疏忽而丢失。

只有在竞争与合作中进步,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就这样,站在高处淡然地俯瞰低处,清醒时代快速的更新,强化自我。

我坚信,得意之人摆正心的位置,定可触及更广阔的苍穹。 人生之航,沉浮不定。

但只要我们坚定心的位置,立足于现实,坦然于低谷,淡然于高端。心在这里,心在手中,人生或沉或浮,我岿然不动。

7.《蝉》这首诗中表达诗人高洁清远的诗句是

虞世南《蝉》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

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声音传的远是因为我站的高

并不是借助了的秋风

解决方案2:

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

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声音传的远是因为我站的高

并不是借助了的秋风

虞世南的《蝉》的解释

答: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

8.写广东清远的作文.急啊,求快

今天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日子。

原因是:我们可以去清远玩了。我和妈妈早早的起床,检查好行李,一起来到了妈妈 的公司,找好了车和位置,等车长清点完人数,我们就出发了。

我们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才到达清远。准备开始第一个项目---清远玄真漂流。

上午的行程只有漂流。 听导游说:玄真漂流是广东的第三大漂流。

河道全长4.3公里,非常刺激,还有六十多处的落差,把我吓了一跳,有5种漂。都很刺激,导游让大家下去买绑眼镜的红线和水瓢,我们买好东西,换好衣服,坐上游览车,来到了山顶。

我们到了山顶,找好头盔和救生衣 坐上了漂流小船,开始了漂流之旅。 第一个回合是勇士漂,刚到了第一个落差就给我们了一个下马威,水流急速的冲刷着皮艇,而且,这水非常凉,我们来到了一个平坦的地方,刚歇息了一会,又来到了一个落差,我冲下,水势很急,我握紧了扶手,坐好了坐垫,冲下滑坡,又有一个落差。

就这样,我们慢慢的冲过了勇士漂。 第二个回合是探险漂,探险漂是很好玩的,有的落差小,有的落差大,大漂有十几米,小漂只有一点点,而且,过完一个就又来一个,让人应接不暇。

第三个回合是回旋漂,回旋漂有点像诸仙阵,有一个套着一个的漂,而且个个都很刺激,我和妈妈费尽全力,终于闯过了回旋漂第四个漂是最好玩的:奔驰漂。它没有几个落差,却个个惊险,闯过一个就可以歇息一会,奔驰漂好玩在哪里呢?其实每次奔驰漂的落差,我们都会撞壁,撞完壁就会换一个人在下面,很有趣。

第五个是最可怕的:瀑布漂,它只有两个大落差,却每个都有十几米,而且,大落差里包含了许多小落差,又好玩,又可怕。它有点像滑滑梯,却又比滑滑梯惊险的多,旁边都是大石头,两个落差可以撞五次壁,所以它是最惊险、最可怕的。

导游带我们去吃午饭,吃完午饭便开始下午的行程。下午的行程有:玄真二龙谷探险、金鹿园、江滨公园我们先去玄真二龙谷探险。

第一个关卡是网桥。它悬在漂流的回旋漂上面,上面是桥,下面是网,我哆哆嗦嗦地走了过去,本以为之后会简单一点的,后来却越来越难,有:扶桥{就是木板拼在一起,上面放一根绳子,用来扶}、单杠{一根钢丝和一根绳子,钢丝用来走,绳子用来扶}、还有:网{就是平常的网,架一个架子,让人爬}、轮胎桥{一些轮胎用线吊着,组成桥}我后来体力不支,和妈妈从第一阶段下山了。

后来听他们从第二阶段下来的人说:有一种扶板,就是有点像秋千,让人走,还好我们没去,不然是过不去的。我们又坐了十几分钟车,来到了清远最大的梅花鹿养殖基地:金鹿园,介绍的阿姨说:梅花鹿的一身都是宝,摸一摸梅花鹿,就能得到好运气,我们还喝到了鹿茸汤,咸咸的,不过挺好喝,我还给梅花鹿照了一张照片呢。

接下来我们去吃晚饭,饭特别好吃,我吃了三碗,菜有点辣,不过很好吃。吃完饭后,导游准备带我们去江滨公园,结果大家都不同意,因为太晚了。

于是我们就坐车回家了。今天来清远真是感触非凡,虽然没去江滨公园,但我还是很高兴。

9.有关清远的历史

清远”两字连用,始见于晋,意为清明广远。《晋书·王导传》云:“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而作为政区之名的“清远”,则最早出现于我市,从南梁天监六年(507年)启用至今,已历1500余个悠久岁月。中经三个演变阶段:梁武帝置清远郡,始使“清远”以辖县的政区形象知闻于世;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清远郡,置清远县,“清远”之名遂被降格使用近1400年;1988年建清远市,“清远”之名又获得升格使用,现新建的清远市已到“弱冠之年”,是一个活力四溢的年轻的地级市。

值得注意的是:中宿县虽比清远郡早600多年出现,但后在其地置郡时却不用其为郡名,仅作为清远郡属县之一保留其县名(辖境较前大为缩小);而当隋撤销清远郡时,老牌的中宿县竟被新置的清远县所取代而从历史上消失,其时原清远郡地还有一个政宾县与新置的清远县并存,但33年后因其省入清远县也同样永久地归于消失。这段耐人寻味的历史变迁说明世人对“清远”之名情有独钟。遗憾的是这么一个深受青睐的名称却无人破译过其来历,致使后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余潜究于此多年,始悟“清远”之名源之于水。水者,北江河水也。

因水而名是古代临河县邑习见的取名手法,如曲江、翁源、三水、四会以及我市古代的浈阳、含洭等县名。清远县前身中宿县,取名亦跟北江河水有关。今版《清远县志》援引历史传说云:汉初,二、五、八月,潮水上涨至禺峡(今飞来峡),逐浪返五羊城一宿而至,故飞来峡又名中宿峡。“中宿”之名源于海潮上涨而得,属水情地名。这是特定情况下的北江水情,非常态下的北江水情,常态下的北江是一条水量丰沛而水质清冽的河流。

北江古称溱水。这个名称出现于汉,一直流行到唐宋,唐宋史书都以“溱水”为北江正名。溱者,众也,多也,以“溱”名江,盖言北江水源丰沛也,属水量河名。此名称与实际相符合。据《广东省韶关市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广东科技出版社》,1987年出版)称:北江水系“径流总量为312.85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为1023毫米。平均每人拥有径流量为7426立方米,分别为全省、全国人均拥有量的2.1倍和2.9倍,但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按每亩耕地拥有水量计算,则韶关数字最高,达8323立方米,分别为全省、全国和全世界平均水平的2.2、4.8和3.6倍。”由此可见,北江的水量是相当丰沛的。

北江河水不仅水量丰沛,而且水质清冽,因为其上游河段多是石山峡谷,两岸森林茂盛,入河的泥沙量较少。关于北江水质之好,留传至今的历代赞美诗句可作生动的见证。“澄碧源之见底,耸翠壁之临危”,是迄今所见的吟咏飞来峡水质清冽的最早诗句,作者江总是南朝梁陈时期的闻人。见之于唐宋的诗句有:“两峰支碧汉,一水抱清湾。松老龙犹在,波澄势自还”(唐·沈佺期《峡山》);“永愿依胜侣,清江乘渡杯”(唐·徐浩《宝林寺》);“意闲门不闭,年去水空澄”(唐·杨衡《题峡山寺》);“澄江诘曲峡中天,远使归来驻画船”(宋·章得象《峡山飞来寺》);“古寺清江上,维舟夕照前”(宋·高绅《峡山》);“云水连晖还接影,瞑禽西去复东来”(宋·向子諲《峡山飞来寺》)等等。明清时期更多,本文不作累述。上述诗句中多用“清”、“澄”字眼描绘北江河水,清者,纯净无杂质也;澄者,清澈之意也。由此可见,北江水质已久负盛名。

北江出飞来峡后,西南流经洲心伦洲岛后折向西北,至附城转为东西流向过清城,之后再转向西南缓流而去。飞来峡之南地势平坦,北江入此流速缓慢,漫江碧透,清波相逐,大有“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气象。若临江登高眺望,会令人自然生发出“一水远赴海”(唐·李翱《峡山寺》的感慨来。遥想南梁时期的清城先民也定会生此同感,故有可能将“清”与“远”两字联系起来,适逢此地置郡,遂以“清远”名之,实是甚合情理的事情。此名称将水质与水向寓于一体,极富诗情画意。幸哉,余总算悟出了个中奥秘:清远者,乃清江流远也!

末了,附言一句,此乃一己之主见,不一定准确,“清远”究竟因何得名,还望对此感兴趣的人士参与研讨,各抒高见;如能经过议论,达于共识,岂不幸哉!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