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巳节的诗词有哪些 三月三的古诗词大全精选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唐 王维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 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草树连容卫,山河对冕旒。 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洲。仙籞龙媒下,神皋凤跸留。 从今亿万岁,天宝纪春秋。《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王维【唐】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 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赋掩陈王作,杯如洛水流。 金人来捧剑,画鹢去回舟。苑树浮宫阙,天池照冕旒。 宸章在云表,垂象满皇州。《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卢纶【唐】钟陵暮春月,飞观延群英。 晨霞耀中轩,满席罗金琼。持杯凝远睇,触物结幽情。 树色参差绿,湖光潋滟明。礼卑瞻绛帐,恩浃厕华缨。 徒记山阴兴,祓禊乃为荣。《上巳》崔颢【唐】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 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 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上巳洛中寄王九迥》孟浩然【唐】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 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连。 不知王逸少,何处会群贤?《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唐】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 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丽人行》杜甫【唐】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控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遢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灸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2.求关于“上巳”的古诗词(最好有评析)西湖春游陆游 灵隐前, 天竺后,鬼削神剜作岩岫。 冷泉亭中一尊酒,一昌可敌千年寿。 清明后,上巳前, 千红百紫争妖姘。 冬冬鼓声鞠场边, 秋千一蹴如登仙。人生得意须年少, 白发茏锺空自笑。 君不见灞亭耐事故将军, 醉尉怒诃如不闻。上巳 苏辙 春服初成日暖, 潩河渐满风凉。 欲复孔门故事, 略有童冠相将。城西百步而近, 杏花半落草香。 欣然愿与数子, 临水一振衣裳。故人有酒未酌, 为我班荆举觞。 我虽少饮不醉, 未怪游人若狂。春风自尔一月, 花絮极目飞扬。 诵诗相劝行乐, 良士但取无荒。上巳 崔颢 巳日帝城春, 倾都祓禊晨。 停车须傍水, 奏乐要惊尘。弱柳障行骑, 浮桥拥看人。 犹言日尚早, 更向九龙津。 上巳 陆游 残年登八十, 佳日遇重三。 帘幙低新燕, 房栊起晚蚕。名花红满舫, 美酝绿盈甔。 春事还如昨, 衰怀自不堪。 3.有关三月三的古诗王维有诗《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云,“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这首诗写的很大气,首句就向我们介绍了三月三是唐朝一个非常重要的祭祀的节日,皇帝与大臣官员以及宫女们乘舟曲江之上欢庆的场面。不难看出,这是个举国同欢的日子。喜庆的氛围总是能激发诗人的情怀,王维写的关于三月三的应制诗,还有《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等多首。王维激情澎湃地每年都来一首,也说明了唐朝人每年都在三月三这天共度联欢,生活之美好浪漫令人向往。 杜甫的诗《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这首诗下面还有多句,描写了唐代士女在三月三到城南曲江游玩踏青的场景,对杨贵妃和随从们的身材神情描写的很是细致,穿的衣服用金银线镶绣着孔雀和麒麟,头上、背后、腰间饰物都是翡翠宝珠。还有笙箫鼓乐之中吃着山珍海味,也有讽刺杨国忠兄妹奢华的意思。杜甫真挚的情感也能反映平民百姓的心态,节日盛景之外的嘘叹。 张说的《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庄赋得筵字》,“凤凰楼下对天泉,鹦鹉洲中匝管弦。旧识平阳佳丽地,今逢上巳盛明年。舟将水动千寻日,幕共林横两岸烟。不降玉人观禊饮,谁令醉舞拂宾筵。”这首诗后代给与了很高的评价,有巧夺天然之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张说一生出将入相,政治家的诗人情怀更见三月三的盛况,他感动于唐朝的山山水水,感动于天地间的一切精灵!如此气象雄伟、函盖乾坤的诗句,如果不是情识所到,我们又怎能感觉到唐朝的三月三,犹如生命气息流动的天上人间! 4.有关三月三的诗词有哪些1、《上巳日忆江南禊事》 唐代:张志和 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 为忆渌江春水色,更随宵梦向吴洲。 祓禊,是三月三一个重要的习俗。每年于春季上巳日在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祓禊。 2、《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唐代:徐彦伯 晴风丽日满芳洲,柳色春筵祓锦流。 皆言侍跸横汾宴,暂似乘槎天汉游。 三月三,上巳节,“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如此良辰美景,正是文人雅士集会水滨,流觞取饮,吟诗作文的盛日。 3、《三月三日》 东晋:庾阐 心结湘川渚,目散冲霄外。 清泉吐翠流,渌骿漂素濑。 悠想盼长川,轻澜渺如带。 4、《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 唐代:白居易 赐欢仍许醉,此会兴如何。 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 花低羞艳妓,莺散让清歌。 共道升平乐,元和胜永和。 5、《酬乐天三月三日》 唐代:元稹 旧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时病里销。 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三月三,又名踏青节。谚曰:“寻春直须三月三。”今陕西尚有“踏青屐”之说。 6、《三日寻李九庄》 唐代:常建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7、《三月三日雨中遣闷十绝句》 宋代:杨万里 村落寻花特地无,有花亦自只愁予。 不如卧听春山雨,一阵繁声一阵疏。 5.描写三月景色的诗句蝶恋花 宋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木兰花 宋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6.描写寒食节的诗句【唐】张继 闾门即事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宋】王禹俏 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宋】吴惟信 苏堤清明即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宋】杨万里 寒食上冢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宋】程颢郊行即事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明】高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明】王磐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唐】杜牧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明末清初】屈大均 壬戌清明作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唐】伍唐珪 寒食日献郡守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唐】武元衡 寒食下第 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 【唐】熊孺登 寒食野望 拜扫无过骨肉亲,一年唯此两三辰。冢头莫种有花树,春色不关泉下人。 【唐】来鹄 寒食山馆书情 独把一杯山馆中,每经时节恨飘蓬。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 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 唐】贯休 寒食郊外 寒食将吾族,相随过石溪。冢花沾酒落,林鸟学人啼。 白水穿芜疾,新霞出雾低。不堪回首望,家在赤松西。 【唐】张籍 寒食看花 早入公门到夜归,不因寒食少闲时。颠狂绕树猿离锁,踊跃缘冈马断羁。 酒污衣裳从客笑,醉饶言语觅花知。老来自喜常无事,仰面西园得咏诗。 7.三月三山歌节古诗描写诗歌节的古诗没有找到,关于三月三古诗倒是找到了几首,如下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 王维 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 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 《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庄赋得筵字》 张说的 凤凰楼下对天泉,鹦鹉洲中匝管弦。 旧识平阳佳丽地,今逢上巳盛明年。 舟将水动千寻日,幕共林横两岸烟。 不降玉人观禊饮,谁令醉舞拂宾筵。 《三月三日》 白居易 唐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