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过往云烟的诗句有哪些1. 西江月 宋代:辛弃疾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2. 饮中八仙歌 唐代:杜甫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3. 胡笳十八拍 两汉:蔡文姬 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4. 黄鹤楼记 唐代:阎伯理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5. 随园记 清代:袁枚 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6. 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宋代:戴复古 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 7. 过晋阳故城书事 金朝:元好问 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 8. 筝 唐代:张祜 绰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 9. 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宋代:韩元吉 觥船相对百分空,京口追随似梦中。 落纸云烟君似旧,盈巾霜雪我成翁。 10. 永遇乐 宋代:辛弃疾 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后人凄断。 11. 长安道 唐代:韦应物 汉家宫殿含云烟,两宫十里相连延。 12.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宋代:辛弃疾 自从归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13. 冉冉云(弄花雨) 宋代:韩淲 几许云烟来去。画不就、人家院宇。 14. 登禅定寺阁(一作登总持寺阁) 唐代:宋之问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15. 点绛唇 宋代:李祁 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 2.形容“云烟”的词语有哪些有纸落云烟、过眼烟云、渺若烟云、云烟过眼、荒无人烟。 1. 纸落云烟[zhǐ luò yún yān] 释义:形容落笔轻捷,挥洒自如。 出处:晋·潘岳《杨荆州诔》:“翰动若飞,纸落如云。” 2. 过眼烟云[guò yǎn yān yún] 释义:指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 3. 渺若烟云[miǎo ruò yān yún] 释义:渺:渺茫。像云烟一样渺茫。比喻遥远而模糊不清,使人捉摸不定而难以预期。 造句:他说的那些事,渺若烟云,使人无从捉摸。 4. 云烟过眼[yún yān guò yǎn] 释义: 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也指荣华富贵转眼已成过去。 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5. 荒无人烟[huāng wú rén yān] 释义:形容一个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出自穆欣《南线巡回·解放西昌之战》:“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多米荒无人烟的大山。” 造句: 他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已经呆了一个多小时了,他又怕又冷,几乎完全绝望了。 3.形容“云烟”的词语有哪些若隐若显、若隐若现、若有若无、若存若亡、若即若离 一、若隐若显 [ ruò yǐn ruò xiǎn ] 【解释】:若:好像;隐:隐藏;显:显现。 好像隐藏不露,又好像显现出来。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出自】:宋·赵佶《宣和画谱·山水三》:“作《风烟欲雨图》,非阴非霁,如梅天雾晓,霏微暗霭之状,殊有深思,使他人想象于微茫之间,若隐若显,不能穷也。”【译文】:作《风烟想雨图》,非阴非停,如梅天雾明白,霏微暗雾的情况,有特别深入的思考,让其他人想象在模糊的时间,若隐若显,不能穷尽了二、若隐若现 [ ruò yǐn ruò xiàn ] 【解释】: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李惊,方将诘问,则见其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宛转间已登榻。”【译文】:李惊讶,正要询问,只见那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转身之间已经上床。 三、若有若无 [ ruò yǒu ruò wú ] 【解释】: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出自】:明·洪应明《菜根谭·闲适》:“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 真天地间一妙境也。”【译文】:像是有但是又没有,一半真一半幻,看上去特别的美丽让人开心,开阔人们性情。 真是天地间一妙境界。四、若存若亡 [ ruò cún ruò wáng ] 【解释】: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 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出自】:战国 老子《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译文】:道行高的人闻道,勤而行之;道行中间的人闻道,难以捉摸;道行低的人闻道,只能大笑。五、若即若离 [ ruò jí ruò lí ] 【解释】:若:好像;即:接近。 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 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后生在后边跟随,若即若离,并不言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