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思念朋友的诗句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zhū yú)少一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龄【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描写思念朋友的诗句登临无限趣,恨不与君同。——《登楼忆友》年代:唐 作者:子兰 蟹螯樽俎新丰美,剪烛连宵忆故人。 ——《冬日忆友》年代:宋 作者:金朋说 同人久别离,消息不曾知。心似长堤柳,千丝又万丝。——《忆友》年代:宋 作者:释文珦 萧萧檐角雨,冉冉雨中舟。年老难於别,春寒重却愁。 风窗乱书叶,尘壁暗灯篝。夜半无来雁,披衣对小楼。——《忆友》年代:宋 作者:叶茵 阊阖风高白露秋,芦花如雪动边愁。故人迢递天南北,明月娟娟独倚楼。 ——《秋日忆友》年代:宋 作者:张同甫 日晏论文雪满林,春寒还似岁残深。遥知郭里无人见,独对高原生远心。 ——《春雪稍积林树扶疏可爱因忆城中诸友》年代:明 作者:施渐 故人一别一年余,转眼光阴暑渐除。 ——《忆友丁大舍(国初勋爵之子未袭爵者皆称大舍》年代:明 作者:朱有炖 3.有关于思念朋友的诗句吗思乡怀人,月明情浓——略论唐诗中的明月意象 思乡怀人,月明情浓 ——略论唐诗中的明月意象 湖南省华容县教研室 谢先国 在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唐诗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璀灿夺目。 唐诗不论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还是在反应生活的广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绝后,无与伦比的高峰。其优秀的篇章,隽永的意境,如同一壶香浓味郁的美酒,令人细细玩味,终身享受。 唐诗中的明月意象屡见不鲜,而描写又各具风韵,借明月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悠悠的离愁和深深的情愁等不同的情感,以致使明月成为了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情感寄托物。当文学作品中一旦出现明月意象,人们的思乡念亲的情感便油然而生。 从而形成我国民族文学中一种比较稳定又鲜明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心理。 一、乡愁浓浓念故土。 正如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一样,思乡是唐诗中重要的主题。李白《静夜思》则是最为典型的一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 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思乡的情绪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用叙述的语气,用明月意象,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又如“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无名氏《杂诗》)。 那是故乡的景色,故乡的梨花,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湲小溪的伴奏中,那一树梨花简直象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其思乡之情溢于言表。钱起的《归雁》中“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一句,诗人借写充满客愁的旅雁,婉转地表露了宦游他乡的羁旅之思。湘江女神在腋下鼓瑟(二十五弦),那瑟声凄凉哀怨,大雁不忍再听下去,才飞回北方。 杜甫《江汉》诗中“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诗人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自己客中的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 诗人表面上面写片云孤月,实际上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皎洁。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句,写诗人伫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直接抒发思乡之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亮。 张继《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写月落夜深,繁霜暗凝,诗人夜泊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写出了羁旅者的孤孓清寥的感受。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一诗中“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句,写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思亲怀乡之情便不言而喻了。王建《十五夜望月》诗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诗人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 明明自己在思乡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蕴藉深沉,委婉动人。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诗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也是一首典型的思乡怀人之作。“海上望明月,天涯共此时。” 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份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月夜怀念远人的旨意凸现纸上。 二、离愁悠悠唱友情。 由于社会条件如交通不便,道路不畅等的限制,古人十分重视离别,“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唐诗中以明月意象来写离别的场面,和离别之后的忧愁等内容的篇章也非常多见。 如王昌龄《送柴侍御》诗:“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他的诗,写送别、留别的不少,并且写得情文并茂,各具特色。这首诗固然不同于“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那神面临山川阻隔的远离之愁,也不象“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那么豪爽、洒脱。 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厚情谊,在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 所以后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谕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王昌。 4.描写思念亲人和朋友的古诗有哪些思念远方亲人朋友的诗句 1.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2.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3.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6.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8.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9.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1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2.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 13.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6.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17.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1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0.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24.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夜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2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28.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29.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3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2.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3.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经典语句)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34.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3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36.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37.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王维《杂诗》 38.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关于思念家乡,思念朋友的诗句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6.描写思念朋友的诗句登临无限趣,恨不与君同。——《登楼忆友》年代:唐 作者:子兰 蟹螯樽俎新丰美,剪烛连宵忆故人。 ——《冬日忆友》年代:宋 作者:金朋说 同人久别离,消息不曾知。心似长堤柳,千丝又万丝。——《忆友》年代:宋 作者:释文珦 萧萧檐角雨,冉冉雨中舟。年老难於别,春寒重却愁。 风窗乱书叶,尘壁暗灯篝。夜半无来雁,披衣对小楼。——《忆友》年代:宋 作者:叶茵 阊阖风高白露秋,芦花如雪动边愁。故人迢递天南北,明月娟娟独倚楼。 ——《秋日忆友》年代:宋 作者:张同甫 日晏论文雪满林,春寒还似岁残深。遥知郭里无人见,独对高原生远心。 ——《春雪稍积林树扶疏可爱因忆城中诸友》年代:明 作者:施渐 故人一别一年余,转眼光阴暑渐除。 ——《忆友丁大舍(国初勋爵之子未袭爵者皆称大舍》年代:明 作者:朱有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