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身心疲惫”的诗句都有哪些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出自唐代: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白话文释义:抽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人生在世,无法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出自唐代:杜甫《登高》 白话文释义: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3,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出自宋代: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白话文释义:病后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4,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出自宋代: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白话文释义: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三更。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可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5,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出自宋代: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白话文释义: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眉头鬓上又多了几根银丝。酒并非好酒,却为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总被云遮住。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2.请高手找点描写身心疲惫,很累的古诗给我,感谢不尽武陵春 谢逸 画烛笼纱红影乱,门外紫骝嘶。分破云团月影亏。雪浪皱清漪。捧碗纤纤春笋瘦,乳雾泛冰瓷。两袖清风拂袖飞。归去酒醒时。 -------------------------------------------------------------------------------- 苏武慢 冯尊师 避世安时,同尘处顺,渊默至人谁识。鹑居*食,藓径萝龛,深密养廉宁极。浮枕有定,出入无方,逆顺神机难测。乐箪瓢、笑傲林泉,未肯折腰形役。当此际、*几松窗,唇歌舌弹,渴饮玉壶春色。一怀皓月,两袖清风,真个个中消息。方外生涯,静中意味,不许等闲攀摘。待迷云、吹散玉绳高洁,自知端的。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鹤冲天--柳永 黄金榜上,偶夫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岳飞《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将欲心事付瑶筝。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古人不得志而生活贫困潦倒时,常写诗**的。 3.古代形容身心疲惫的诗词歌赋1 《小重山》南宋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将欲心事付瑶筝。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2 《武陵春》 宋 谢逸 画烛笼纱红影乱,门外紫骝嘶。分破云团月影亏。雪浪皱清漪。捧碗纤纤春笋瘦,乳雾泛冰瓷。两袖清风拂袖飞。归去酒醒时。 3 《宣州谢佻楼饯别校书叔云》唐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恭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4 《满江红》元代 刘敏中 昼景清和,南风扇、葛衣未试。知又是、梅黄时候,麦秋天气。宝鸭旋薰香篆小,绿阴生寂重门闭。有画梁双燕伴人愁,知人意。萤窗苦,貂蝉贵。穷与达,心如醉。个月来多病,不禁憔悴。讳疲怎谩衣带缓,怯眠却把窗儿倚。问阿谁、心绪正如今,还如此。 5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清代 林则徐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拓展资料: 《小重山》,调见《金奁集》,又名《小重山令》、《小冲山》、《柳色新》、《群玉轩》、《璧月堂》、《玉京山》。相传这个词牌是韦庄所创。据说韦庄有一个心爱的侍妾,貌美如花且禀赋词翰,却蜀主王建夺去。身为人臣,韦庄只好压抑了自己的思念,作了一阕《小重山》。曲调一经唱出,凄婉异常,侍妾听后,竟抑郁而终。侍妾去了,因她而来的小重山调却渐渐被人们永久地记住。从此,《小重山》成了凄苦思念的代名词。 《宋史·乐志》录宋太宗赵匡义新制乐曲亦有《小重山》,注入双调(夹钟商),盖借旧曲名另制新声。《词律》卷八、《词谱》卷一三均列有此调。 武陵春,词牌名,双调小令,又作“武林春”,又以贺铸词中引用李白《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句,别名“花想容”。以毛滂词《武陵春·风过冰檐环佩响》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另有两种种变体。代表作有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宣城(今属安徽)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 全诗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如歌如诉,强烈的思想情感起伏涨落,一波三折,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腾挪跌宕、跳跃发展的艺术结构完美结合,韵味深长,断续无迹,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明人评此诗“如天马行空,神龙出海”。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念良游”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另有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等。 4.形容一个人爱的身心疲惫,卑微的诗句1、《苏幕遮》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译文: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 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2、《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代: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译文: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她登楼向远处望去,却看不见那通向章台的大路。 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随着狂风大作,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3、《武陵春·春晚》 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 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4、《摸鱼儿·雁丘词》 金代: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译文: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 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 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到此刻,方知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儿女更加痴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道,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汉武帝巡幸游乐的地方,每当武帝出巡,总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热闹,而今却是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 武帝已死,招魂也无济于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归来了! 双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化为一抔尘土。 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狂歌纵酒,寻访雁丘坟故地,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5、《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清代:纳兰性德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译文:当年在曲折的回廊深处,我再一次与你相逢,我怜惜地将你轻轻拥人怀中。两人深隋相偎,低语呢喃,互述久别后的相思情意。在我的怀里,你的身体微微颤动,轻轻擦拭着滴落的晶莹泪水,让人无限地怜惜,而今,记忆中的美妙已成别后的凄凉。 分别后只觉得半生孤苦,枕上早已是泪痕点点。最是凄凉清冷,在寂静月明时分,最是害怕忆起,那时与你一起泼墨画罗裙。 5.古代形容身心疲惫的诗词歌赋1 《小重山》南宋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将欲心事付瑶筝。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2 《武陵春》 宋 谢逸 画烛笼纱红影乱,门外紫骝嘶。分破云团月影亏。 雪浪皱清漪。捧碗纤纤春笋瘦,乳雾泛冰瓷。 两袖清风拂袖飞。归去酒醒时。 3 《宣州谢佻楼饯别校书叔云》唐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恭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4 《满江红》元代 刘敏中 昼景清和,南风扇、葛衣未试。 知又是、梅黄时候,麦秋天气。宝鸭旋薰香篆小,绿阴生寂重门闭。 有画梁双燕伴人愁,知人意。萤窗苦,貂蝉贵。 穷与达,心如醉。个月来多病,不禁憔悴。 讳疲怎谩衣带缓,怯眠却把窗儿倚。问阿谁、心绪正如今,还如此。 5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清代 林则徐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拓展资料: 《小重山》,调见《金奁集》,又名《小重山令》、《小冲山》、《柳色新》、《群玉轩》、《璧月堂》、《玉京山》。相传这个词牌是韦庄所创。 据说韦庄有一个心爱的侍妾,貌美如花且禀赋词翰,却蜀主王建夺去。身为人臣,韦庄只好压抑了自己的思念,作了一阕《小重山》。 曲调一经唱出,凄婉异常,侍妾听后,竟抑郁而终。侍妾去了,因她而来的小重山调却渐渐被人们永久地记住。 从此,《小重山》成了凄苦思念的代名词。 《宋史·乐志》录宋太宗赵匡义新制乐曲亦有《小重山》,注入双调(夹钟商),盖借旧曲名另制新声。 《词律》卷八、《词谱》卷一三均列有此调。 武陵春,词牌名,双调小令,又作“武林春”,又以贺铸词中引用李白《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句,别名“花想容”。 以毛滂词《武陵春·风过冰檐环佩响》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另有两种种变体。 代表作有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宣城(今属安徽)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 全诗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如歌如诉,强烈的思想情感起伏涨落,一波三折,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腾挪跌宕、跳跃发展的艺术结构完美结合,韵味深长,断续无迹,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明人评此诗“如天马行空,神龙出海”。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念良游”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 另有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