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黄昏的诗句如王勃《采莲曲》中“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观山路几重”,思绪绵绵,其情切切。 唐代诗人吴融《金桥感事》:“日暮长亭正愁绝,悲笳一曲戌烟中”。“长亭”本送别之地,日暮长亭真是悲愁到了极点,而笳又催逼,此时此景怎能不触怀。 李峤的《倡妇行》有“夜夜风霜苦,年年征戌频。山西常落日,塞北久无春”句,风霜苦,征戌频,落日无春,将思妇哀怨烘托而出。 金胜叹《杜诗解》卷四中总结到:唐人诗每用“愁”字,必以“暮”字对。秋乃岁之暮暮乃日之秋也,都作伤心字用。 黄昏之时,唐边塞诗人狂放不羁,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便自然流露出来,同时搀杂着焦急与黄昏的忧虑,个体人生短暂,真正遥远漫长的是实现不朽业绩的历程。 如王昌龄《从军行》中:“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夜挑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充满了胜利后的豪情,表现了报国建功之志。 岑参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又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句,萧索酷寒中又有绚丽烂漫,可见诗人的豪迈乐观与积极向上之精神;又有王维的《出塞作》:“居廷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际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之句把外虏喻为天骄,暮时秋日正是天高空旷,闪忽无常之时,弓马轻快,显现了杀敌之豪情。 唐边塞诗中日暮黄昏诗句还描写了边塞的荒凉,恶劣,凋敝和战争的惨烈,表现边塞之苦,军中之愁。高适《同李员外贺词野大夫破九曲之作》中:“鬼哭黄埃暮天愁白日昏。 ”一幅悲凉愁苦的边塞之景;《燕歌行》中:“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的萧条与“美人帐下犹歌舞”的寻欢比较,边塞之景更加突出;耿讳《塞上曲》中:“塞鸿过尽残阳里,楼上凄凄暮角声。”塞鸿日暮,号角凄凄的悲凉之景写出边塞将士的愁苦,“也折射出国势的变化给边塞诗作投下的烙印”。 2.描写傍晚的诗词诗句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出处唐代李商隐的《登乐游原》 全文: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释义: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诗句二: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出处:唐代刘方平的《春怨》 全文: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释义: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 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 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诗句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全文: 出处: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全文: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释义: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诗句四: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出处:唐代刘禹锡的《乌衣巷》 全文: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释义: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诗句五: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出处: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全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释义: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游子还在浪迹天涯。 3.描写傍晚护城河的景色的诗句半江瑟瑟半江红.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 附上最爱两首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4.谁有描写夜晚的河(或河畔)的范文夜晚的河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河边和勤俭大桥上一盏盏的黄灯白灯亮着,灯光倒影在粼粼的河面,微风荡漾着河水,灯影闪闪烁烁的在微微抖动。一抹抹金色的,一抹抹银色的,就好像碎碎的金子,碎碎的银子在那里哗哗的闪,跳跃着,顽皮着,在水面嬉戏。 那些一抹抹的颜色在河面上晃啊晃,看着他们,思绪就会不由自主地飞舞,置身在凉凉的风中,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水面灯影,就好像自己完全沉醉在另外的一个世界,纯自然的,惬意的风吹着很亲切的感觉。自己就像是被风吹起来的一株小小蒲公英,毛茸茸的白色,飘扬着,欢腾着,在空中划着优美的舞姿。 乎上乎下,如一只自由的精灵,想飞就飞,想落就落,快乐的追随着风儿。没有忧愁,没有束缚,只有愉悦,只有自由。 夜晚的河让我想起来许多童年的回忆,纯洁而美好。有些美妙的记忆是永远都停留在脑海里的,纵使岁月流逝,或许会模糊会淡化,但还是那么真真切切,因为那些都曾经是我所真实拥有过的,感觉永远那么温暖。 5.描写泗水河畔的诗句《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春风。 [评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 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作者介绍〕 朱熹(xī )(1130-1200年)中国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 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汉族。 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后寓居福建。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14岁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 19岁[绍兴十八年(1148)]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 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 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 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 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 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6.谁有描写夜晚的河(或河畔)的范文夜晚的河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河边和勤俭大桥上一盏盏的黄灯白灯亮着,灯光倒影在粼粼的河面,微风荡漾着河水,灯影闪闪烁烁的在微微抖动。一抹抹金色的,一抹抹银色的,就好像碎碎的金子,碎碎的银子在那里哗哗的闪,跳跃着,顽皮着,在水面嬉戏。那些一抹抹的颜色在河面上晃啊晃,看着他们,思绪就会不由自主地飞舞,置身在凉凉的风中,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水面灯影,就好像自己完全沉醉在另外的一个世界,纯自然的,惬意的风吹着很亲切的感觉。 自己就像是被风吹起来的一株小小蒲公英,毛茸茸的白色,飘扬着,欢腾着,在空中划着优美的舞姿。乎上乎下,如一只自由的精灵,想飞就飞,想落就落,快乐的追随着风儿。 没有忧愁,没有束缚,只有愉悦,只有自由。 夜晚的河让我想起来许多童年的回忆,纯洁而美好。 有些美妙的记忆是永远都停留在脑海里的,纵使岁月流逝,或许会模糊会淡化,但还是那么真真切切,因为那些都曾经是我所真实拥有过的,感觉永远那么温暖。 7.描写河边的诗句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溪居》柳宗元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三衢道中》曾几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早梅》张谓溪花与禅意,相对亦难忘.《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宿王昌龄隐居》常建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答李浣》韦应物大殿连云接爽溪,钟声还与鼓声齐。 石径喧朝履,璜溪拥钓舟。《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苏颋每驰东墅策,遥弄北溪琴。 《侍宴韦嗣立山庄应制》徐彦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