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诸子百家的诗句

1.描述“百家争鸣”的诗词有哪些

《诗献四季.百家争鸣》

诗献四季

描写春天的诗: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夏天的诗: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描写秋天的诗: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描写冬天的诗: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百家争鸣

思念家乡时,我们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感谢母爱时,我们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依依惜别时,我们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赞美柳树时,我们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喜迎春节时,我们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观赏瀑布时,我们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诸子百家名言名句大全

孔子名言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巧言令色,鲜矣仁! (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朝闻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寝不尸,居不容。 (21)过犹不及。

(22)克己复礼,为仁。 (2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6)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7)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刚、毅、木讷,近仁。 (31)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9)见得思义。 (4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4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3)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44)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45)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46)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47)德不孤,必有邻。 (4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9)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12)仁者无敌。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0)民事不可缓也。

(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 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

3.求,描写“春秋战国”这个时代或“诸子百家”的诗词

春秋战国诗词--人物卷 春秋战国人物 唐*周昙 玄武评:周昙是第一位采用叙议诗形式较系统评论春秋战国重要历史人物的唐代诗人。

庄公 齐甲强临力有余,鲁庄为战念区区。 鱼丽三鼓微曹刿,肉食安能暇远谟。

黄歇 春申随质若王图,为主轻生大丈夫。 女子异心安足听,功成何更用阴谟。

杨回 三逐乡闾五去君,莫知何地可容身。 杨回不是逢英鉴,白首无成一旅人。

孙武 理国无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 行刑不避君王宠,一笑随刀八阵成。

夫差 信听谗言疾不除,忠臣须杀竟何如。 会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颜见子胥。

子贡 救鲁亡吴事可伤,谁令利口说田常。 吴亡必定由端木,鲁亦宜其运不长。

灵辄 失水枯鳞得再生,翳桑无地谢深情。 朱轮未染酬恩血,公子何由见赤诚。

子产 为政何门是化源,宽仁高下保安全。 如嫌水德人多狎,拯溺宜将猛济宽。

叔向 重禄存家不敢言,小臣忧祸亦如然。 明开谏诤能无罪,只此宜为理国先。

再吟 走敌存亡义有余,全由雄勇与英谟。 但如公子能交结,朱亥侯嬴何代无。

冯讙 兔窟穿成主再兴,辈流狐伏敢骄矜。 冯讙不是无能者,要试君心欲展能。

范蠡 西子能令转嫁吴,会稽知尔啄姑苏。 迹高尘外功成处,一叶翩翩在五湖。

祭足 吴鲁燕韩岂别宗,曾无外御但相攻。 当时周郑谁为相,交质将何服远戎。

季札 吹毛霜刃过千金,生许徐君死挂林。 宝剑徒称无价宝,行心更贵不欺心。

戏问将何对所耽,滑稽无骨是常谭。 昔时王者皆通四,近见君王只好三。

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终日互争强。 诸侯若解尊天子,列国何因次第亡。

鬻拳 鬻拳强谏惧威刑,退省怀惭不顾生。 双刖忍行留痛恨,惟君适足见忠诚。

社鼠穿墙巧庇身,何由攻灌若为熏。 能知窟穴依形势,不听谗邪是圣君。

下泽逢蛇盖是常,还如山上见豺狼。 国中有怪非蛇兽,不用贤能是不祥。

樊姬 侧影频移未退朝,喜逢贤相日从高。 当时不有樊姬问,令尹何由进叔敖。

郭开 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 廉颇还国李牧在,安得赵王为尔擒。

孙膑 曾嫌胜己害贤人,钻火明知速自焚。 断足尔能行不足,逢君谁肯不酬君。

鲍叔 忠臣祝寿吐嘉词,鲍叔临轩酒一卮。 安不忘危臣所愿,愿思危困必无危。

平公 鸿鹄轻腾万里高,何殊朝野得贤豪。 能知翼戴穹苍力,不是蒙茸腹背毛。

隐公 今古难堤是小人,苟希荣宠任相亲。 陈谋不信怀忧惧,反间须防却害身。

荆轲 反刃相酬是匹夫,安知突骑驾群胡。 有心为报怀权略,可在於期与地图。

晏婴 正人徒以刃相危,贪利忘忠死不为。 麋鹿命悬当有处,驱车何必用奔驰。

师旷 老能劝学照余生,似夜随灯到处明。 往行前言如不见,暗中无烛若为行。

襄子 君子常闻不迫危,城崩何用急重围。 叛亡能退修文德,果见中牟以义归。

乐羊 杯羹忍啜得非忠,巧佞胡为惑主聪。 盈箧谤书能寝默,中山不是乐羊功。

毛遂 不识囊中颖脱锥,功成方信有英奇。 平原门下三千客,得力何曾是素知。

章子 在家能子必能臣,齐将功成以孝闻。 改葬义无欺死父,临戎安肯背生君。

马毙厩人欲就刑,百年临尽一言生。 赖逢贤相能匡救,仍免吾君播恶声。

曲突徙薪不谓贤,焦头烂额飨盘筵。 时人多是轻先见,不独田家国亦然。

几尺如霜利不群,恩仇未报反亡身。 诚哉利器全由用,可惜吹毛不得人。

虞卿 割地求和国必危,安知坚守绝来思。 年年来伐年年割,割尽邯郸何所之。

攻城来下惜先分,一旦家邦属四邻。 徒逞威强称智伯,不知权变是愚人。

一言能使定安危,安己危人是所宜。 仁义不思垂教化,背恩亡德岂儒为。

好龙天为降真龙,及见真龙瘁厥躬。 接下不勤徒好士,叶公何异鲁哀公。

赵解重围魏再昌,信陵贤德日馨芳。 昏蒙愚主听谗说,公子云亡国亦亡。

臧孙 诸孟憎吾似犬狞,贤臧哭孟倍伤情。 季孙爱我如甘疾,疾足亡身药故宁。

谔谔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贤良。 一从忠谠无周舍,吾过何人为短长。

不得商於又失齐,楚怀方寸一何迷。 明知秦是虎狼国,更忍车轮独向西。

田文 下客常才不足珍,谁为狗盗脱强秦。 秦关若待鸡鸣出,笑杀临淄土偶人。

文公 灭虢吞虞未息兵,柔秦败楚霸威成。 文公徒欲三强服,分晋元来是六卿。

颜回 陋巷箪瓢困有年,是时端木饫腥膻。 宣尼行教何形迹,不肯分甘救子渊。

门下三千各自矜,频弹剑客独无能。 田文不厌无能客,三窟全身果有凭。

哀公 贤为邻用国忧危,庙算无非委艳奇。 两叶翠娥春乍展,一毛须去不难吹。

苏厉 百步穿杨箭不移,养由堪教听弘规。 身隆业著未知退,勿遣功名一旦隳。

卞和 磷磷谁为惑温温,至宝凡姿甚易分。 自是时人多贵耳,目无明鉴使俱焚。

公叔 吴起南奔魏国荒,必听公叔失贤良。 无谋纵欲离安邑,可免河沟徙大梁。

庄辛 庄辛正谏谓妖词,兵及鄢陵始悔思。 见兔必能知顾犬,亡羊补栈未为迟。

华元 未知军法忌偏颇,徒解于思腹漫皤。 昔日羊斟曾不预,今朝为政事如何。

屈原 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智伯 三国连兵敌就擒,晋阳城下碧波深。 风涛撼处看沈赵,舟楫不从翻自沈。

定获英奇不在多,然须设网遍山河。 禽。

4.诸子百家的经典语句

1.孔子名言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老子的名言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知不知,上。

不知知 3.墨子名言 兼相爱,交相利 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4.孟子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5.荀子名言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韩非子名言 去好去恶,群臣见素。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 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

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7.庄子名言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5.秦时明月之诸子百家的诗句

写的很差啊,还是看看这个吧!高渐离【易水叹】 风萧萧兮谁叹?水漫漫兮世乱, 人道是离别悲欢,掩不住易水寒, 剑翩跹,寒影阑,一曲歌愁诉阳关。

曲终人散转瞬间,舞剑回袖湘水断, 燕歌碧楚箫声和,低吟拨弦荡廊轩。 手握水寒心未寒,红尘未阑梦已阑, 淡看飞花明月满,千里悲歌累长衫。

雪女【香雪惋】 冷落天宫傲千秋, 白雪魂飞香影游。 楚箫燕歌凝筑台, 甘为阳春一生留。

袖翩翩,泪悠悠, 回首韶华醉梦休。 当年追月舞倾城, 幻化飞仙动王侯。

而今红尘诸影乱, 难为锦瑟红颜瘦。 盼能安身易水边, 共谱情殇诉恩仇。

这个比央视写的好多了。

6.关于“诸子百家”的连续两句诗句,急

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2.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9.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1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1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 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4.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2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2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

7.诸子百家经典名句

墨子名言选粹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力,形之所以奋也。

圆,一中同长也。 孟子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①。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所作,现存七篇。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在山东省邹县)人。是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

①这句话原文为:“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自《孟子·离娄上》。

大人①者,不失其赤子之心②者也。 出自《孟子·离娄下》。

①[大人]有德行的人。 ②[赤子之心]婴儿天真纯洁善良的心地。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离娄下》。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①而已矣。 出自《孟子·告子上》。

①[放心]指丧失了的“善心”。“求其放心”的意思是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上》。

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芮(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舆?故能成其私。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龠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纆约而不可解也。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是谓妙要。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

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

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

夫大制无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热或吹,或强或挫,或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

——以上《道经》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

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尠。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能,而奇物滋起。

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邦缺缺。

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兼(廉)而不刿,直而不绁,光而不眺(耀)。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

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者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其安也易持,其未兆也易谋,其脆也易判,其微也易散。

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

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而败之。

故曰: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

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8.诸子百家名言10句

1.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4.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5.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6.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7.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8.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墨子

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0.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

11. 不满意请追问,望采纳O(∩_∩)O谢谢

9.诸子百家留下来的经典语句

百度知道诸子百家留下来的经典语句?诸子百家的经典语句查看全部5个回答诸子百家的经典语句我来答daibing_szLV.14 2018-05-151.孔子名言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2.老子的名言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知不知,上。

不知知3.墨子名言 兼相爱,交相利 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4.孟子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5.荀子名言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