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江夏区风景的诗句代汉阳教谕赵弼有诗赞洗马口曰: 战罢沙场洗铁骢,虎臣威已震江东。 至今水映晴霞赤,似染龙媒汗血红。 赵弼题诗曰: 二雄角立互相吞,炎柞衰微万马奔。 夜半山前风雨恶,阴魂犹自怨曹孙。 明都御史吴廷用曾游此观作诗云: 玄妙仙宫汉水边,参差台阁翠微连。 濒临北斗腾丹气,下瞰南溟蔼碧烟。 缥缈凤麟环太乙,森严龙虎秘真铨。 长生欲访安期决,云散瑶空月满川。 2.关于武汉的诗句武汉有黄鹤楼,汉阳树,鹦鹉洲,长江汉水,长春观,首义街,珞珈山,东湖,磨山。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另一首为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首诗吧武汉首次称为江城 徒步武汉长江大桥刘开添作万里长江第一桥 两岸融云天际消龟蛇对望长虹色 茫茫人海任逍遥孤身徒步如仙梦 万马奔腾似战巢长江滚滚东流去 铁龙高驾傲今朝巨轮不畏高水浪 火车何惧空折腰汉口江滩无限美 惊涛拍岸竞比高深思秦汉商贾客 乘舟危渡骨晃摇桥头横卧武昌镇 桥尾栖身汉阳滨人到桥心疑是岸 人临桥岸以为心夜色照人讥亦饱 武昌汉口汉阳情览尽长江看汉江 一波一浪尽水兵黄鹤飞过长江顶 谁道大桥非雄鹰千年无鹰立江上 一九五七诞生情中华儿女多壮志 热血浑浑满江城晚斋时刻早过时 不堪回首心何悲高叹高呼高喝啸 流下多少风尘泪真欲夜宿桥杆侧 只是无闲需暂歇此生曾做逍遥子 不立雄心誓不回滥竽充数几词句 化作飓风壮我威浩浩长江观不尽 挺挺大桥吟不得水调歌头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3.关于江夏黄氏宗族的一首诗三首都是,据说黄峭山娶了三房姨太,所以有三首不同的诗。我们祠堂里就说,可惜我没记住。改天去上香给你拍个照回来。 (说到做到了,过年时回家在祠堂里看到了,应该错不了。还想知道什么,有机会我回去问问长辈,他们肯定知道。小时候这诗爷爷也教我们背,反正我们也只是会背,也不知道是什么) 4.形容武汉的诗句《江夏行》:“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江夏送友人》:“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谁道此水广,狭如一匹练。江夏黄鹤楼,青山汉阳县。” 《忆旧游》:“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5.关于“武汉”的诗句有哪些1、《江夏行》李白 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 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 作个音书能断绝。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 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 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不如轻薄儿,旦暮长相随。 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如今正好同欢乐, 君去容华谁得知。 2、《江夏送友人》李白(唐代)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裴回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3、《江夏寄汉阳辅录事》李白(唐代) 谁道此水广,狭如一匹练。江夏黄鹤楼,青山汉阳县。 大语犹可闻,故人难可见。君草陈琳檄,我书鲁连箭。 报国有壮心,龙颜不回眷。西飞精卫鸟,东海何由填。 鼓角徒悲鸣,楼船习征战。抽剑步霜月,夜行空庭遍。 长呼结浮云,埋没顾荣扇。他日观军容,投壶接高宴。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唐代)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关于“江夏黄氏宗族”的一首诗是什么黄峭的《遣子诗》 1. 黄峭,字峭山,又名岳,字仁静,号青岗,后裔尊称为峭公或峭山公,锡公的长子,远祖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四月十五日戌时,卒于后周太祖广顺三年癸丑十一月初十日巳时,享寿八十有二,卜葬鹳薮黄家林旧茔坐向。自幼沉宏,有智略,官至工部侍郎,娶上官氏、吴氏、郑氏三郡君,共生二十一子。 以昌意为第一世计算,黄峭为黄帝第一百二十八世孙。以全球黄氏之太始祖南陆公为黄氏第一代计算,黄峭为黄氏第一百一十九代。据族谱记载,黄峭为春申君黄歇第四十五世孙,二十四孝之一黄香第三十一世孙。 2. 黄峭聪颖、有胆略。唐昭宗时,邵武水灾频繁,蝗虫四起,加上地方军阀割据,盗匪出没,民不聊生。青年的黄峭毅然拿出自家的积贮,聚合乡邻,兴办义师,安抚灾民,武装自卫,使地方得以安定。他应召入伍后,陇西郡王李克用见黄峭有才干,招致麾下。乾宁二年,李茂贞、秦宗汉、王行瑜叛乱,黄峭随李克用平乱有功,升管江浙两广军务。次年,叛军再次进扰,黄峭又率兵讨平。因勤王有功,昭宗封其为工部尚书。后梁开平元年唐朝灭亡后,黄峭绝食数日,弃官归隐。次年,他返回故里并创办和平书院,教谕后人矢志求学。 3. 峭公归隐数十年间,目睹社会变乱,政局动荡,换了五代十一君,亡国而被弑杀的国君八人。时间长的不过十多年,短的不过三、四年。政局如此动荡,决心遣散诸子以避不测之祸。后周广顺元年,是年郭威篡后汉为后周太祖。 4. 峭公年已八旬,宴会姻族,对众儿子说:世人拜神祈求"多福、多寿、多男",但是尧说:"多寿则多忧,多男则多惧。"你们二十一人,难道我不愿意都留在身边,以终余年,只是忧虑多男多惧,我怎能指望大家株守家乡呢?应该走出去自谋发展。我过去在戎伍,走遍半个天下,回想闽、粤、赣、江、浙等地,山环水秀,饶沃的田地到处都有,但都已荒芜,只要开发,便成乐土。三妻位下各留长子以奉侍父母,其余一十八支不得恋此故土,各自信步天下,相地而居,随地命名。 7.关于武汉的七字诗句岑参《送崔子还京》: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 刘禹锡《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岑参《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得时字)》:寄声报尔山翁道,今日河南胜昔时。 ========== 李攀龙《送明卿之江西》: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刘禹锡《送鸿举游江西》:庐山雾开见瀑布,江西月净闻渔歌。 ========== 章碣《焚书坑》: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 李白《襄阳歌》: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 ========== 杜甫《燕子来舟中作》: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刘长卿《别严士元》: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