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中描写果实丰收的诗句

1.赞美果实丰收的诗句

1、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宋代:苏轼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

化工余力染夭红。 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

甚时名作锦薰笼。 译文 难得今年大麦和小麦丰收,千亩地绿浪渲染了整个天空。

天工造化,花朵颜色极为鲜艳。 山简晚上回来时酩酊无所知而被儿童嘲笑,瑞香花花色妖红,气如熏香。

2、禾熟 宋代: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译文 阵阵西风,吹过平原,带来了禾黍的芳香;溅溅流泉,泻入沟渠,打谷场上一片繁忙。 只有它——经过了一年辛勤耕耘的老牛,闲适地躺在山坡上,嚼着草,沐浴着金色的夕阳。

3、喜晴 宋代: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译文 窗户之间的梅子熟了之后落了下来,墙下的竹笋长成了竹林。 雨不断地下,晴下来的时候甚至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夏天都很晚了。

4、梦江南·兰烬落 唐代: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译文 更深烛尽,烛光暗淡,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我昏昏欲睡,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着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情的吹奏,时而听见桥上驿亭边人语,操着那久违的乡音,诉说着难忘的故事。 5、百忧集行 唐代: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译文 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

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至少千回。 可又想现在由于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因此坐卧多而行立少。

一生不甘俯首低眉,老来却勉作笑语,迎奉主人。不禁悲从中来,忧伤满怀。

一进家门,依旧四壁空空,家无余粮,一贫如洗。老夫老妻,相对无言,满面愁倦之色。

只有痴儿幼稚无知,饥肠辘辘,对着东边的厨门,啼叫发怒要饭吃。

2.形容果实累累压枝头的诗句有哪些

1,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出自明代:杨基《天平山中》 白话文释义:细雨蒙蒙打湿了楝花,在南风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树的果实都慢慢变熟了。 2,腷腷膊膊晓禽飞,磊磊落落秋果垂。

——出自唐代:雍裕之《两头纤纤》 白话文释义:清晨鸡鸣前发出腷腷膊膊的拍翅声,秋天的果实一大片生长的分明。 3,送了春归雨未收,雨肥梅子满枝头。

——出自宋代:廖行之《鹧鸪天·送了春归雨未收》 白话文释义:春天已经离去了,但是雨还在不停下,这雨不停歇呀,梅子已经长满枝头了。 4,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出自宋代: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白话文释义:十里平畴,稻穗已经黄了,那素净的木槿花在农家篱笆前飘落下片片洁白的花瓣,丛丛的青竹间缕缕游丝正在秋天的丽日下闪着熠熠的金光,举头一望,满树果实累累压在枝头,有的还青绿未熟,有的则已经透着成熟的金黄。 5,重台谖草初离土,百叶缃梅已满枝。

——出自宋代:陆游《小园春思》 白话文释义:重台莲和萱草刚刚长出土来,浅黄色梅花朵朵就已经开放得满枝都是了。

3.关于丰收的古诗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3、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4、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5、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6、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7、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8、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0、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1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2、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13、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丰收有所贫。

14、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15、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16、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7、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4.描写丰收硕果的诗词

1、诗句: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出自:唐代·白居易《观刈麦》 释义: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2、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出自:宋代·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释义: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青蛙的叫声。 3、诗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出自:**《七律·到韶山》 释义: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4、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出自:唐代·李绅《悯农二首》 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5、诗句: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

出自:宋代·苏轼《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释义:难得今年大麦和小麦丰收,千亩地绿浪渲染了整个天空。

5.赞美辛苦的劳动丰收的果实的诗句

唐乐府·李坤

悯农 锄禾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绅,字公垂。他不仅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而且是写新乐府诗的最早实践者。元稹曾说过:“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予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列而和之,盖十二而已。”元稹和了十二首,白居易又写了五十首,并改名《新乐府》。可见李绅创作的《新题乐府》对他们的影响。所谓“不虚为文”,不也就含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意思吗?可惜的是李绅写的《新乐府》二十首今已不传,不过,他早年所写的《悯农二首》(一称《古风二首》),亦足以体现“不虚为文”的精神。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 “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本来粒粒粮食滴滴汗,除了不懂事的孩子,谁都应该知道的。但是,现实又是怎样呢?诗人没有明说,然而,读者只要稍加思索,就会发现现实的另一面:那“水陆罗八珍”的 “人肉的筵宴”,那无数的粮食“输入官仓化为土”的罪恶和那“船中养犬长食肉”的骄奢。可见,“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李绅当然不懂得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道理,但是,我们从几十年之后唐末农民起义的“天补平均”的口号中,便不难看出这两首诗在客观上是触及到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的。

《悯农二首》不是通过对个别的人物、事件的描写体现它的主题,而是把整个的农民生活、命运,以及那些不合理的现实作为抒写的对象。这对于两首小诗来说,是很容易走向概念化、一般化的,然而诗篇却没有给人这种感觉,这是因为作者选择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那个畸形社会的矛盾,说出了人们想要说的话。所以,它亲切感人,概括而不抽象。

诗人还用虚实结合、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因此它虽然是那么通俗明白,却无单调浅薄之弊,能使人常读常新。在声韵方面诗人也很讲究,他采用不拘平仄的古绝形式,这一方面便于自由地抒写;另一方面也使诗具有一种和内容相称的简朴厚重的风格。两首诗都选用短促的仄声韵,读来给人一种急切悲愤而又郁结难伸的感觉,更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6.描写丰收硕果的诗词

1、诗句: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出自:唐代·白居易《观刈麦》

释义: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2、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出自:宋代·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释义: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青蛙的叫声。

3、诗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出自:**《七律·到韶山》

释义: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4、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出自:唐代·李绅《悯农二首》

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5、诗句: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

出自:宋代·苏轼《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释义:难得今年大麦和小麦丰收,千亩地绿浪渲染了整个天空。

7.形容农业丰收的古诗句

五谷丰登 ( wǔ gǔ fēng dēng ) 解 释 丰登:丰收上场打晒。

指年成好,农作物丰收。 出 处 《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观 刈 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