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示治家有方的对联大全一、。为你奉上林则徐的对联,请参考: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 二、有关的故事如下,请参考: 名人爱写“治家对联”,犹如爱他们的文章、事业一样,那么痴迷,那么钟情。这些对联挂在墙上,孩子们天天眼里看着,口里念着,耳濡目染,对他们的人格与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效果不在“言教”和“身教”之下。 明朝著名书画家徐渭,为了教育子女认真读书,晚年曾撰写一副令人费解的家教奇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意为:少年时期正是读书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告诫后辈要珍惜时间,趁早好好读书,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 就连古时的皇室也重视家教。明朝嘉靖皇帝,幼时很贪玩,不爱读书。他父亲兴王心中很担忧,将他关在书房里,罚抄一副家教对联:“读书好练武好学好更好;创业难当权难知难不难。”并规定每天要抄100遍,不完成就要受鞭笞。嘉靖皇帝整整抄了100天,终于悟出了父亲的苦心,痛心大哭,跑到父亲面前跪下请罪。从此,用功读书,并把这副对联挂在书房里,作为座右铭。 清代才子郑板桥,为了教育子孙如何做人,曾写过一副家教联:“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联中,教育子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寄寓了深切的希望。清代文人王之春也有一副家教联:“少读书,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联中的意思是,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由此勉励儿孙要多读书。 民族英雄林则徐也十分重视家教,曾写过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林则徐晚年因病辞官回乡,过着俭朴生活。他对子孙要求甚严,处处言传身教,时时督促教导,乡亲们无不称赞他是做人的楷模。 郭沫若曾于1940年,为其侄媳魏蓉芳题写一联:“莫学芙蓉空有面,应效芬芳发自心。”此联妙趣横生,用蜂腰格自然地嵌入媳妇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导她要诚实做人,表里如一,不失为家教的劝世箴言。老舍先生在女儿出嫁后,十分关心女儿女婿的生活,给他们写了一副对联:“劳逸妥安排,健康多福;油盐休浪费,勤俭持家。”此联为女儿今后的生活作了长远规划,愿她治家有道,健身有方,充分体现了父母对女儿的爱护和关心。 这些情真意切的治家对联,底蕴厚重韵味长,或指导为人处事,或勉励勤奋求学,或促其养德积善,皆给后人树立了典范。少年儿童天真自然,犹如一张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以上这些话和事,真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 2.名人讲究家训、治家有方的故事先贤或历史名人治家——曾子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油,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于工作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先贤或历史名人治家——曹操 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迁于许(今河南许昌),任命满宠为许令。曹操的堂弟曹洪的下属在满宠的辖内多次犯法,满宠依法将他拘捕。曹洪写信给满宠说情,满宠置之不理。曹洪又转求曹操,想仗着曹操的意旨迫使满宠放人。满宠估计犯人有被宥免的可能,立刻把他杀掉。曹操对此不但没有追究,反而称赞满宠办事坚决。并不袒护自己的亲人。 先贤或历史名人治家——司马光 北宋名臣、知名史学家司马光,一生以“俭素为美”、“不喜华靡”,他还以自己的“慎言”“慎行”影响着自己的子女,时时告诫子女要懂得“俭则久,久则平,平则稳”的道理。在《训俭小廉》一文中,司马光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向儿子们讲述尚廉节俭的道理,他在文中提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堪称治国治家警语名言。 先贤或历史名人治家——张廷玉 清朝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比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没想到,这位宰相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见书明理,立即主动把墙往后退了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这个故事说明,邻里之间相互谦让、相互谅解,就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3.求古人写的贺寿诗,有文采的,不要那种趣味性的润物无声洒甘霖,鼎力倾心育子孙. 知书达礼敦家教,治家有方苦耕耘. 堂上灵芝欣正茂,庭前玉树早成荫. 八秩喜赏登高节,秋老当贺大寿椿. 喜欢你的孝顺,提前祝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再送你一首贺寿联: 子敬孙贤福如东海 颂献嘉平诗歌福禄 体强身健寿比南山 人称寿考东叙偏常 塞外琼花白,遥遥望远津。 向西恭一礼,寿永福同春。 【一】 济世悬壶脉络中,浮沉迟数辩吉凶。 椿龄不老樽前鹤,萱寿常青岭外松。 诗韵赋吟梁苑雪,书香弹唱杏园风。 清音一曲梅花傲,淡泊悠然万物空! 【二】 白雪一庭谁赐玉,红梅万盏早添香。 怡然自得诗词赋,兴致高昂笔墨忙。 松鹤翩飞光寿老,仙翁爽朗献琼浆。 荒山隐士迎佳客,月里嫦娥舞梦长。 【三】 寿老当年岂等闲, 几多辛苦化甘甜。 忠诚德厚为人颂, 善目慈眉品自谦。 松桂风中逢鹤信, 芰荷月下见龙颜。 儿孙共取长流水, 遥拜南山最顶巅。 4.关于家训的诗歌朱子治家格言 朱柏庐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隳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家身。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5.描写“方圆”的诗句有哪些1、《题韦家泉池》白居易 —— 泉落青山出白云,萦村绕郭几家分。自从引作池中水,深浅方圆一任君。 2、《咏方圆动静》李泌 ——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3、《牵牛织女》杜甫 —— 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4、《鲁望戏题书印囊奉和次韵》皮日休 —— 金篆方圆一寸余,可怜银艾未思渠。不知夫子将心印,印破人间万卷书。 5、《咏棋子赠弈僧》张乔 —— 黑白谁能用入玄,千回生死体方圆。空门说得恒沙劫,应笑终年为一先。 6、《古石砚》李山甫 —— 追琢他山石,方圆一勺深。 7、《句》江为 —— 吟登萧寺旃檀阁,醉倚王家玳瑁筵。远远朝宗出白云,方圆随处性长存。 8、《观荷叶露珠》齐己 —— 霏微晓露成珠颗,宛转田田未有风。任器方圆性终在,不妨翻覆落池中。 6.久闻姑娘治家有方鄙人余生愿闻其详什么意思就是男子向女子表达爱慕之情(即表白),听闻姑娘你治家有方,我希望用下半生来体会的意思。 扩展资料: 表白,或称告白意为向他人表示自己的想法或心意,特指表达爱意,又称示爱,在这种情况下通常被认为是建立恋爱关系的方式。表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当面表达,写情书,打电话,网络即时通讯,送礼物如送花等。 这些都算是比较传统的表白,更有甚者为了追求创意,而创造出很多另类的表白方法。胆大心细脸皮厚是表白的不二法门。 第一次表白表示被拒绝了后,通常后来慢慢相处再表白就成功了。要耐心,要脸皮厚,要细心。 不要怕你的主动会带来她的反感,你不主动,她也不主动,也就慢慢淡下来了。如果你开始的表白被她拒绝,那也很正常呀。 不要气馁,谁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呢?也许你再表白两次,她就会被你打动,一个心地善良的好孩子是很容易感动的。 如果你受到一次挫折,就立刻离开,再也不去答理这个女孩,把自己紧紧地保护起来,默默地舔舐伤口,在你痛苦的同时,殊不知,那个女孩子也许也正在心里遗憾、后悔呢!也许她会偷偷哭泣,后悔拒绝了你,再看到你漠然的眼神,她也很痛心,但是她却不会对你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表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