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跟千字文有关的诗句

一、搜集《千字文》中描写祖国山河的有关句子

千字文

南北朝·周兴嗣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丙舍旁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盘溪伊尹,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义密勿,多士实宁。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二、关于唐诗的千字文

蒙学时是我给孩子定的:弟子规(据说是浓缩的论语)、三字经(天文地理数学历史的萌芽)、千字文(古时专用的识字教材) 后面的是小家伙自己安排的:《老子》、《论语》、《大学》、《孟子》、《中庸》,觉得这个顺序有铺垫并且将繁易错开,挺不错,就同意了。

而《易经》是群经之首,万经之王,我的构想是等小朋友将来学有余力之时再来读易经、诗经等。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王财贵教授所提倡的顺序是:“一开始所选用的教材是论语、老子和唐诗,一是儒家之本,一是道家之源,一是公认的文学之宝,三本都是很重要而基本的,可供采择给初学者。当然这三本都背过了,或许可以让他背孟子、诗经、易经等……” 七田真的说法是,其实不管所读的经典为何,作用都是一样的,经典就是一种可以实现大脑素质飞跃的工具。

三字经里的说法:“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三、千字文里面关于孝悌句子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妻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四、千字文有哪些内容

《千字文》的第三部分讲述与统治有关的各方面问题。

京城的壮丽,人文的繁盛,及名将重臣的文治武功,国家疆域的广阔壮美。结合我国现代政治体制及国家发展形势对以上内容进行学习,在了解古代政治、历史、文化常识的同时,也用以观察分析当代中国的变迁,希望能对我们的人才培养找到自身社会定位及发展方向。

恰逢党的“十九”胜利闭幕,我们从对大会的关注中,共同体会“亦聚群英”、“俊乂密勿”,全党全国的优秀人才集中智慧力量共商国是、谋篇布局,而国家的安定、社会的进步则可谓“多士寔宁”。“千人之英曰俊,百人之英曰乂”,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为之豪,十人者谓之杰。”

总之,我们的“英才”标准已是不低:“智过万人者谓之英”,也即是万里挑一,作为培养英才的老师,压力不小啊!据说,十九代表是平均四万名党员选出一个,这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