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江南4大名楼的诗句

1.描写四大名楼的诗句

四大名楼是指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及山东烟台蓬莱阁(或山西永济鹳雀楼、四川绵阳越王楼)-----------岳阳楼-----------1.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唐.曹邺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登岳阳楼》唐.杜甫3.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留别贾舍人至二首》唐.李白-----------滕王阁-----------1.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滕王阁诗》唐.王勃2.滕阁中春绮席开,柘枝蛮鼓殷情雷.--《滕王阁》唐.杜牧3.愁来径上滕王阁,覆取文公一片碑.--《滕王阁》宋.王安石4.滕王阁下水初生,闻道登临复快晴.--《和秀野刘丈寄示南昌诸诗》宋.朱熹-----------黄鹤楼-----------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唐.崔颢3.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送康太守》唐.王维-----------蓬莱阁-----------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休说神仙事,便神仙纵有,即是闲人.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俯仰成陈迹,叹百年谁在,阑槛孤凭.海日生残夜,看卧龙和梦,飞入秋冥.还听水声东去,山冷不生云.正目极空寒,萧萧汉柏愁茂陵.--《忆旧游.登蓬莱阁》宋.张炎-----------越王楼-----------1.危楼送远目,信美奈乡情.转岸孤舟疾,衔山落照明.萧条看草色,惆怅认江声.谁会登临恨,从军白发生.——《登越王楼即事》唐.牛徵2.危楼倚天门,如星辰宫.!榱薄龙虎怪,洄洄绕雷风.徂秋试登临,大霭屯乔空.不见西北路,考怀益雕穷.石濑薄溅溅,上山杳穹穹.昔人创为逝,所适酡颜红.今我兹之来,犹校成岁功.辍田植科亩,游圃歌芳丛.地财无丛厚,人室安取丰.既乏富庶能,千万惭文翁.——《蜀绵州越王楼诗》唐.樊宗师3.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越王楼歌》唐.杜甫-----------鹳雀楼-----------李益·《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畅当·《登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写江南四大名楼的诗句```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者,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杜甫《岳阳楼诗》:“昔闻洞庭 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描写江南三大名楼的诗句

1.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岳阳楼

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

3.滕王阁

王勃《膝王阁序》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者,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鹳雀楼是四大名楼之一,但在山西,不是江南的。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关于江南第四大名楼,是蓬莱阁吧,可惜没有有关诗句。

4.江南四大名楼的诗,词,

一、《登岳阳楼》

1、作者:唐代杜甫

2、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翻译

从前只听说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二、《滕王阁》

1、作者:唐代王勃

2、原文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3、翻译

滕王阁在赣江的北岸巍然高矗,佩玉无声鸾铃寂寂停止了歌舞。

早晨画栋掠过南浦飞来的轻云,傍晚珠帘卷起西山阴沉的烟雨。

潭中白云的倒影每日悠然浮荡,时光推移景物变化已数个春秋。

修建这滕王阁的帝子今在何处?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东流。

三、《黄鹤楼》

1、作者:唐代崔颢

2、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翻译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四、《菩萨蛮·黄鹤楼》

1、作者:近代**

2、原文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3、翻译

多少大河流贯中国, 而潜隐之一条铁路连接南北。 烟云细雨舒卷着迷茫,龟山与蛇山紧锁着长江。

昔日的黄鹤已飞去了何方? 如今这儿只有些游客过往, 我将借酒浇江以表慷慨, 我的心之潮汐胜似滚滚长江的浪涛。

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作者:唐代李白

2、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翻译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5.关于中国四大名楼的诗句

1、岳阳楼位于湖南北部的岳阳市,座落在长江边上,相传始为东吴鲁肃训练水兵的军楼。

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锐在此建阁,定名为岳阳楼。北宋岳阳郡宋滕子京重修。

请范仲淹撰《岳阳楼记》记,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人所熟知,岳阳楼也因此名句而扬名海内外。 2、黄鹤楼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历代诗人有许多关于黄鹤楼的诗句,如李白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市,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始建,王勃作《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千古流传的诗句更使滕王阁名气大增。 4、昆明的大观楼,大观楼以180字的长联而闻名于世,内容如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入心头,把酒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廊,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嬴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6.江南四大名楼是哪些

有时又称作长江四大名楼,一般是指中国长江以南的四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建筑,流传最广的说法包括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和安徽宣州的谢脁楼,但另一说是江南三大名楼,即,除却安徽宣州的谢脁楼。

历史上不同的江南四大名楼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湖南岳阳楼、武汉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安徽宣城谢脁楼; 第二种说法:湖南岳阳楼、武汉黄鹤楼、江西滕王阁、江苏南京阅江楼; 第三种说法:湖南岳阳楼、武汉黄鹤楼、江西滕王阁、湖南新洪江芙蓉楼; 第四种说法:湖南岳阳楼、武汉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广西容县真武阁; 第五种说法:湖南岳阳楼、武汉黄鹤楼、江西滕王阁、江西上饶德兴聚远楼。 岳阳楼 是江南四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

1988年1月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8月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2001年元月核准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长江黄金旅游线上湖南境内的唯一景点,是岳阳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岳阳旅游业的龙头。

滕王阁 中国四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南昌市赣江边。

唐永徽四年(653) ,高祖子滕王李元婴督洪州时营建 ,并以封号为名 。上元二年(675),洪州都督阎伯玙在此大宴宾客,王勃即席作《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滕王阁历时1300多年 ,屡毁屡建 ,1926年为北洋军阀邓如琢烧毁 。后又重建。

黄鹤楼 中国四大名楼之一。楼址在湖北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 。

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 ,历代屡毁屡建,1884年最后一次焚毁。历代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均有题诗。

1985年,在蛇山的高观山西坡重建,楼高五层(加夹层为十层),高50.4米,主楼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颇具民族风格,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古建筑。

洪江芙蓉楼 ◆芙蓉楼坐落在沅、舞水汇流之处的湖南洪江市黔城镇湖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黔阳古城,为古典园林建筑,占地4250平方米,北廓临江,依林踞阜。筑叠巧思、错落有致,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是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处。

芙蓉楼一色青瓦屋面,屋顶泥塑丰姿多彩,地方风味浓郁,它虽无皇家园林之气势,苏州园林之精致,却也飞檐卷垛,储蓄淡雅,清秀宜人。 ◆1956年6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芙蓉楼"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多次拨款对"芙蓉楼"进行复修、维修,并扩建了芙蓉楼西园修建了根雕陈列室,陈列有一直径1.98米,高1.54米,总重约800公斤千年樟树超大型树根雕,刻有30多个民间传说与典故,100多个传说人物和150多个精怪禽兽,实为稀罕物品。 ◆据传,唐天宝七年(748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即今黔阳县)尉后,曾建芙蓉楼,为饮酒赋诗、宴宾送客之地。

因年久失修,旧址荒芜。清嘉庆二十年(1815),当地为纪念这位著名诗人,在城西香炉岩辟地作园,依名修建芙蓉楼。

现建筑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 芙蓉楼有“楚南上游第一胜迹”之誉。

主楼背廊临江,纯木结构,正面三间,重檐歇山顶,二层有明轩可供远眺。周围有冰心玉壶亭、耸翠楼、半月亭等古迹,与自然的山石、江水、林木巧成布局,构成了“登眺则群山拱翠,俯视则万木交阴,沅水自北来环其下”的壮丽景象。

芙蓉楼侧坚立80多块历代题诗作赋的镌刻、碑石,其中有《王昌龄宦楚诗》十五首,以及颜真卿、岳飞、米芾等人的手迹。四周竹木相错,绿荫如盖,奇草生芳,环境十分清幽。

◆芙蓉楼主楼上的楹联:“楼上题诗,石壁尚留名士迹;江头送客,冰壳如见故人心”。雅韵犹存,楼后正中一池,亦名“芙蓉池”,中蹲怪石,柑桔、石榴并植岩上。

相传有“芙蓉仙子月夜吟诗弄风箫”的美好传说。池后为“半月亭”,左五十步则为“耸翠楼”、“三角亭”,右数步高阜间的梧桐绿荫下,“玉壶亭”掩映其间。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状元、江西布政使龙启瑞合篆“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壶形镌石,仍竖亭间。园南,碑廊横列,刊有颜真卿、米芾、黄庭坚、岳飞、赵孟兆页等历史名人脾刻镌石八十余方。

河边梅花石畔建有“送客亭”。 【芙蓉楼文学】 ◆芙蓉楼,历史文化源流久远,今天亦焕发着青春活力。

当代很多文人学士都曾有歌颂芙蓉楼的诗篇和文章,对芙蓉楼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编辑本段]谢脁楼 谢脁楼位于宣城市区中心陵阳山颠,是一座文化名楼。

它不仅是宣城的地方标志,而且也是中国传统诗歌文学的一处标志。谢脁楼历来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该楼被日机炸毁。 谢朓楼1987年在宣州市第9届人民代表大会上,18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重建谢朓楼;1990年市长常务会上正式通过;1997年8月8日破土动工,翌年竣工。

1998年5月,谢脁楼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为一座高6米、面积1500平方米的高台。

为保护谢脁楼遗址,划定的保护范围是遗址基座四周各50米;划定的建设控制地带是保护范围之外向南100米,向西80米,向东、北各50米。 现已建立谢脁公园,并成立了谢脁楼管理处。

7.关于四大名楼的诗句

-----------岳阳楼-----------

1.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

--《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唐. 曹邺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登岳阳楼》唐. 杜甫

3.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唐. 李白

-----------滕王阁-----------

1.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滕王阁诗》唐. 王勃

2.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重登滕王阁》唐. 李涉

3.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

--《滕王阁感怀》宋. 王安国

-----------黄鹤楼-----------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楼》唐. 崔颢

3.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送康太守》唐. 王维

-----------鹳鹊楼-----------

1.鹳鹊楼头日暖,蓬莱殿里花香。

--《开元乐/三台》宋. 沈括

2.鹳鹊楼边初到,未花残莺老。

--《一落索》宋. 晁端礼

3.一尊易致蒲萄酒,万里难逢鹳鹊楼。

--《杂感》宋. 陆游

8.江南的四大著名楼是哪四个

江南四大名楼分别为: 1、江西南昌的滕王阁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被封于山东滕州,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阁楼名曰“滕王阁”(已被毁)。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恒的经典。

2、湖北武汉的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3、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88年1月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

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4、江苏南京的阅江楼 阅江楼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狮子山巅,屹立在扬子江畔,饮霞吞雾,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江南四大名楼之一,也是南京阅江楼景区的主要景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江南第一楼”之称。 阅江楼喻阅江揽胜之意,楼高五十二米多,外四层暗三层,共七层,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古典的皇家气派,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筑风格。

总建筑面积五千余平方米。 阅江楼是明洪武七年(1374年)春建造,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国都南京城西北狮子山开始建一楼阁,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朝廷众文臣职事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其中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

扩展资料 滕王阁——王勃一字值千金: 《滕王阁序》无人不知。可很少有人知道,序诗中有一处留白,也留下了一段美好传说。

传说王勃在滕王阁上写完《滕王阁序》之后,便告辞走了。阎都督一边读一边赞叹,但他看到最后几句时,不禁惊诧起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

原来,王勃故意空下一字走了。 阎都督和宇文钧、吴子章等众多名士,均不解其意。

有人说,应该填“水”字,但显得太直白了;有人说,应该填个“独”字,又觉得太一般了。大家想来想去,总觉得找不到合适的字。

于是,阎都督便派人赶往会馆,恭请王勃返阁填字。 使者受命来到会馆,却被王勃的书童挡住了。

书童对使者说:“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都督海涵。”使者将原话带回后,阎都督暗自思量:人才难得,理应礼贤下士。

于是带着纹银,前往会馆求教。王勃见都督前来,拱手笑道:“何劳都督下问,不才早已将字留在宝阁了。”

大家疑惑不解,连声追问:“才子墨宝,留于何处?”王勃大笑说:“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留。”

此时,众人才恍然大悟,齐声称赞。 黄鹤楼——一座诗情画意的阁楼,还曾俯瞰历史风云,饱经战争烟火,传唱着许多血与火的故事: 清末,“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登临黄鹤楼,曾用“百战山川扼势雄”的诗句来概括此地险要形势,描述黄鹤楼曾见证身经百战、碧血芳草的历史侧面。

早在黄鹤楼诞生之前,三国时,孙权在蛇山上筑构城池。此后,历代均以武昌作为重要的水陆军事基地。

南宋初民族英雄岳飞曾镇守黄鹤楼下的鄂州(今武昌)达七年之久。他一生最光辉的业绩—北伐,都以此为基地。

第一次北伐,击溃了金人傀儡伪齐军数十万,收复了河南、湖北大片失地,以赫赫战功被晋封为武昌郡开国侯。 一日,岳飞登临黄鹤楼俯瞰滚滚东去的长江,遥望烟雾迷蒙的北方,为收复中原的壮志难酬而慷慨高歌,挥毫题写了《登黄鹤楼有感·调寄满江红》:“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