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绝句的静态描写的诗句是哪些

1.绝句诗中静态描写

《绝句》诗中描写的动态景物是:黄鹂、白鹭

静态的景物是:翠柳、青天、西岭雪景、停泊的船。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

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

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绝句的诗句是什么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译:两只黄莺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一行行白鹭飞上蓝天。

上千年的积雪像嵌在窗上的图画,门前停泊着从很远的江苏一带驶来的船只。'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长期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译: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赏析: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

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

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问:分析杜甫的这首诗的意境。

答:这首五言绝句选材精恰,色彩明丽,格调清新。诗人以春日迟迟统摄全篇,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所展现的明媚春光,与泥融土湿、飞燕衔泥、日丽沙暖、静睡鸳鸯所呈现的勃勃生机,和谐统一,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色彩鲜明,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图。

反映了诗人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心情和欢悦情怀。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

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

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

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

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按格律按照诗歌格律,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出现的,古绝远在 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南朝陈代的徐陵主编《玉台新咏》就有“古绝句”的名称。但这种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zè)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的约束。

在律绝盛行以后,古绝句仍然被沿用发展下来。古绝句五言特多,而七言非常之少。

所以,七言八句不是很常见。按字数按照每句的字数,绝句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五、七言绝句居多,六言绝句很少。

律绝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押韵。绝句按字数分:五言绝句及七言绝句。

五绝 (1)平起式 两字压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仄起式 两字压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平起式 三字压韵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式 三字压韵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绝(1)仄起式 两字压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 两字压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式 三字压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平起式 三字压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绝中除了“平平仄仄平”没有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其他句式都是第一字可平可仄。七绝中除了“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只有第一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其他句式都是第一第三字可平可仄。

注:句末是平的字要押韵。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

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律绝要避免孤平。

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联用对仗的,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古绝古绝既然是和律绝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

它是古体诗的一种。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⑴用仄韵(但这有争议,有很多学者诗人认为律绝的标准是粘对律句,与韵的平仄无关);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

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如。

3.绝句(迟日江山丽)的动态诗句,静态诗句,写了哪些景色,景物构成

杜甫(迟日江山丽)赏析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赏析】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

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

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