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绝句

1.【古诗《绝句》】

绝句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长期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译: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赏析: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问:分析杜甫的这首诗的意境.答:这首五言绝句选材精恰,色彩明丽,格调清新.诗人以春日迟迟统摄全篇,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所展现的明媚春光,与泥融土湿、飞燕衔泥、日丽沙暖、静睡鸳鸯所呈现的勃勃生机,和谐统一,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色彩鲜明,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图.反映了诗人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心情和欢悦情怀.。

2.古诗《绝句》,全文

1.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2.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注:刘越石:西晋诗人刘琨3.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 注:风云若恨张华少:钟嵘<诗品>谓张华诗:"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注:温李:温庭筠,李煜4.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5.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 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注:阮,阮籍6.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仍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注:安仁:潘岳字安仁,谄事贾谧,望其车尘而拜,与其著作<闲情赋>表现的情操反差太大7.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8.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注:沈,宋:沈佺期,宋之问9.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

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 注世说新语·文学>载孙绰语:"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10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11.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12.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色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注:郑笺:东汉郑玄<郑氏笺注>,谓义山诗,西昆体难解如诗经,恨无注释之人耳13.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 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画鬼符。

注:玉川卢:中唐险怪派诗人卢仝14.出处殊途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15.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注:饭山:李白<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16.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注:切切秋虫:多见于孟郊句,疑指孟郊;灯前山鬼:多见于李贺句,疑指李贺17.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 浪翁水乐无宫徵,自是云山韶濩音。

注:水乐:元结<唉乃曲>: "停桡静听曲中意,好似云山韶濩音."18.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注:东野:中唐诗人孟郊,因作诗太苦,被称为"诗囚";潮阳:韩愈19.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 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校几多? 注:天随子:晚唐诗人陆龟蒙,有诗曰:"无多药草在南荣,合有新苗次第生.稚子不知名品上,恐随春草斗输赢." 20.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21.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注:凌云笔:杜甫<戏为六绝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22.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

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注:唐代禅师船子德诚诗曰:"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23.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24.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注:秦观诗:"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退之山石句:韩愈有<山石>诗25.乱后玄都失古基,看花诗在只堪悲。

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东风怨兔葵。26.金人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27.百年才觉古风回,元佑诸人次第来。

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注:欧,梅:欧阳修,梅尧臣28.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 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

注:涪翁:黄庭坚29.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注:池塘春草谢家春:谢灵运有诗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闭门陈正字:北宋诗人陈师道,作诗好闭门蒙头30.撼树蚍蜉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 满意请采纳 谢谢。

3.古诗绝句两个黄鹂快要11月22日前

绝句(两个黄鹂)杜 甫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注释]1.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2. 西岭:指岷山.3.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4. 泊:停靠.[简析]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4.四年级古诗绝句的意思

绝句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译:两只黄莺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一行行白鹭飞上蓝天.上千年的积雪像嵌在窗上的图画,门前停泊着从很远的江苏一带驶来的船只.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5.请问中国古诗中绝句,律诗,古诗,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区别

:律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每首八句。

单句叫出句,双句叫对句,合起来称为一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首句可用韵可不用韵,通常押平声韵。

五言简称“五律”,七言简称“七律”,十句以上的称排律。其中的绝句,又称绝诗、截句。

它好像截取律诗的一半,每首四句。就其规格看,有的后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颔联;有的前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颈联、尾联;有的两联都对仗,类似律诗的颔联、颈联;有的不用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和尾联。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较多。

五言简称“五古”,七言简称“七古”。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

古诗原意是指古代学者做的诗,大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文人所做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无作者,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

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

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短律;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3,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

4,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其他两联用不用对仗悉听尊便。

律诗要压韵的,按:“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之说仅属律诗,律诗由古诗发展而来,两者具有严格的界限 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并不一致。

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有仄起、平起二格。

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道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姐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

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五言绝句的最大特色。

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句式——每句五言却是固定不变的。

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