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有哪些歌咏“剑门关”的诗句有,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等。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断褶带,大、小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峰峦似剑,两壁对峙如门,故称"剑门",是我国最著名的天然关隘之一,享有"剑门天下险"、"天下第一关"、"蜀之门户"之美誉。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修筑栈道30里,设关守卫,称"剑阁"。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赞誉更让剑门关名扬海内。1982年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10年9月被列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 在李白描写剑门关的诗句中,以《蜀道难》最为气势滂沱,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又以《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最为大气: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2.李白有哪些歌咏“剑门关”的诗句有,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等。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断褶带,大、小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峰峦似剑,两壁对峙如门,故称"剑门",是我国最著名的天然关隘之一,享有"剑门天下险"、"天下第一关"、"蜀之门户"之美誉。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修筑栈道30里,设关守卫,称"剑阁"。 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赞誉更让剑门关名扬海内。1982年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10年9月被列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 在李白描写剑门关的诗句中,以《蜀道难》最为气势滂沱,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又以《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最为大气: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3.写剑门关鸟道的文章剑门蜀道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2300年前的先秦五丁开道,这条蜿蜒的蜀道南起程度,北上经广元直达西安。 剑门蜀道的精华主要集中在广元境内,剑门蜀道广元段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已列入国家预备名录。 剑门关景区融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关隘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 这里走过无数帝王将相和文人骚客,他们留下了许多剑门关的千古绝叹,诗仙李白叹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诗圣杜甫亦有“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的壮美诗篇。 不到剑门关不知蜀道难!”走在鸟道上,一手扶着绝壁,一手紧抓铁链。 不由让人想起诗仙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左边是坚硬的石壁,右边是百余米高的悬崖,而脚下的路仅30厘米宽,走在这样雄、奇、险、峻的鸟道上,虽然不再有兵戎相见、狼烟四起的情景,但山风在耳旁呼啦啦地吹,即使是年富力强的小伙子,也是战战兢兢,步步惊心。 4.描写剑门关的作文600自,不要废话,要精辟,早就听说过剑门关的风景美如画,今年暑假我有机会去剑门关游览,真是大饱眼福。 剑门关的奇石,参天大树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剑门关的路边,悬崖旁,石壁上,深谷中的奇石,数不胜数,可真是形态万千。 在参天大树中,连理树最有意思,它的主干离地面不高,便分成两根,笔直的,有八九米高。奇怪的是这两根主干需分却合,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像一对恩爱夫妻。 看到这我不禁想起“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 剑门关的奇石和黄山奇石,有点相似。我一一欣赏着怪石的样子。 突然,有块石头在崖边,摇摇欲坠。一阵风吹来,我担心它会掉下来。 导游说:“不知过了多少年,那块石头还是那样,人称是从边飞来的神石,名叫飞来石。” 来到山顶,我看见了那壮观的美景,白云在山谷里翻滚涌动, 一座座山峰被云雾环绕着,使人进入梦幻之中。 奇石,大树,构成了一幅幅不是画卷,胜似画卷的天然国画,使我舍不得离去,我多想在剑门关永远留下。 5.剑门关在什么地方一、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剑门关镇。 剑门关镇隶属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剑阁县北部,东与张王镇、高观镇接壤,南、西与汉阳镇相连,北与下寺镇、昭化区毗邻,幅员面积132.4平方公里,辖2个社区、14个行政村,截至2013年总人口17248人。 蜀汉时称剑阁,隋唐时始称剑门关,置大剑镇,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置剑门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撤县。 清代已有剑门驿、剑义保、安仁乡等建置,民国时设剑门乡,1985年撤乡设镇,1992年更名剑门关镇。 二、相关典故: 1、姜维守关 景耀六年(262年),魏国伐蜀,汉中失守,姜维退守剑阁,带领五千精兵先后击退魏将诸葛绪和钟会,使魏兵难以攻克剑门关。 于是,魏军统帅邓艾就放弃剑门,于当年十一月从阴平小道偷渡,进入江油,攻破绵竹关(今德阳黄许镇),直取成都,后主刘禅于十二月初一不战而降。 姜维等人起初听得诸葛瞻兵败,带兵从广汉和郪县(故城在今四川省三台县南)的通道撤退来查明虚实,不久接到后主立即撤兵的敕令,于是放下武器,解除甲胄,走到钟会在涪县的军营里投降。 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姜维在成都被魏兵所杀。虽然姜维镇守剑阁仅有三个月时间,而且最终未能守住剑门天险,但剑阁百姓却十分爱戴他,将他奉为神将。 2、诸葛亮砌石为门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为门,故名剑门关。 扩展资料: 剑门雄关天下险 四川有“四绝”——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剑门之险。前三者已成旅游胜地,惟独剑门雄关,却像被人遗忘的角落。 但是,它一直是日本以及东南亚游客的心仪之地。 伫立在剑门关前,仿佛是踩在一部恢宏的历史巨著上。 脚下,就是诗仙李白慨叹“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剑门蜀道。这北起西安,南至成都的沧桑古道,曾是中原通往西南的咽喉要道,而处于剑门蜀道中心,位于四川广元的这剑门关,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必争之地,凡有志于蜀中称王者,必先攻下这个天险。 “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从三国孔明建关设尉起,剑门关就是一个异常雄险的古战场。 横亘在蜀道上的剑门关,是一座座绵延百里的砾岩山峰,所谓“剑门无寸土”就是指剑门那寸草不长的特大砾岩,从正面看,这石壁恰似铜墙铁壁的天然城郭,把自秦岭而来的千里群山横阻于此,也阻断了自中原而来的步履;从侧面看,则如排天巨浪,汹涌澎湃;从背面看,像一群飞驰的骏马,让一切来犯者望而生畏。 这雄险的关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古代的四川盆地是一个内海,在白垩纪地壳运动中海水下跌,海底石隆起,形成了坚硬的砾岩山体,这山体有七十二峰,峰峰像剑,大小剑山两山对峙,状似一道门,故称剑门。 剑门蜀道就从门缝中蜿蜒穿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剑门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