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皇太极的诗句

1.形容皇太极的诗句

《清史稿》:“上仪表奇伟,聪睿绝伦,颜如渥丹,严寒不栗。长益神勇,善骑射,性耽典籍,谘览弗倦,仁孝宽惠,廓然有大度。”“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虽大勋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归于统一,盖帝之诒谋远矣。明政不纲,盗贼凭陵,帝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战以剿民命,七致书于明之将帅,屈意请和。明人不量强弱,自亡其国,无足论者。然帝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呜呼,圣矣哉!”

《清太宗实录》:“太祖以上(皇太极)为大贝勒,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共理机务,多所赞画,统军征讨,辄侍太祖,偕行,运筹帷幄,奋武戎行,诛携服叛,所向奏功,诸贝勒皆不能及。又善抚亿众,体恤将卒,无论疏戚,一皆开诚布公以待之,自国中暨藩服,莫不钦仰。上凡遇劲敌,辄亲冒矢石,而太祖深加爱护,每谕勿前往。时帝业肇兴,大勋将集,圣心默注,人望攸归。 ”

岳托:“四大贝勒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圣心,众皆悦服。”

郑忠信:“洪太主虽英勇超人,内多猜忌。”

洪承畴:“真命世之主也!”

苗君稷:“揽辔秋风听野歌,雄图开辟太宗多。遥知王气归辽海,不战中原自倒戈。”

康熙帝:“盛兼三代,威名定四方。文谟真显赫,武烈实飞扬。包并收群国,虚谦集众长。网罗来俊彦,缔造群洪荒。卜世周垂历,开基汉启疆。”

昭梿:“太宗天资敏捷,虽于军旅之际,手不释卷。”

陈康祺:“圣人智勇天锡,犹审几遵养如此,唐之太宗、宋之艺祖,瞠乎后矣。”

一些史评,望有所帮助

蔡东藩:“满洲太宗确系能手,观其声东击西,征服朝鲜,其兵谋不亚乃父。”

2.形容皇太极的诗句

《清史稿》:“上仪表奇伟,聪睿绝伦,颜如渥丹,严寒不栗。

长益神勇,善骑射,性耽典籍,谘览弗倦,仁孝宽惠,廓然有大度。”“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

虽大勋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归于统一,盖帝之诒谋远矣。明政不纲,盗贼凭陵,帝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战以剿民命,七致书于明之将帅,屈意请和。

明人不量强弱,自亡其国,无足论者。然帝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

呜呼,圣矣哉!” 《清太宗实录》:“太祖以上(皇太极)为大贝勒,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共理机务,多所赞画,统军征讨,辄侍太祖,偕行,运筹帷幄,奋武戎行,诛携服叛,所向奏功,诸贝勒皆不能及。又善抚亿众,体恤将卒,无论疏戚,一皆开诚布公以待之,自国中暨藩服,莫不钦仰。

上凡遇劲敌,辄亲冒矢石,而太祖深加爱护,每谕勿前往。时帝业肇兴,大勋将集,圣心默注,人望攸归。

” 岳托:“四大贝勒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圣心,众皆悦服。”

郑忠信:“洪太主虽英勇超人,内多猜忌。” 洪承畴:“真命世之主也!” 苗君稷:“揽辔秋风听野歌,雄图开辟太宗多。

遥知王气归辽海,不战中原自倒戈。” 康熙帝:“盛兼三代,威名定四方。

文谟真显赫,武烈实飞扬。包并收群国,虚谦集众长。

网罗来俊彦,缔造群洪荒。卜世周垂历,开基汉启疆。”

昭梿:“太宗天资敏捷,虽于军旅之际,手不释卷。” 陈康祺:“圣人智勇天锡,犹审几遵养如此,唐之太宗、宋之艺祖,瞠乎后矣。”

一些史评,望有所帮助 蔡东藩:“满洲太宗确系能手,观其声东击西,征服朝鲜,其兵谋不亚乃父。”。

3.赞美努尔哈赤的诗句

十三副遗甲起兵

为报祖父仇恨

雄心是为了建立后金

出生在赫图阿拉

名字叫努尔哈赤的女真人

以他名如野猪皮的韧性

率领铁骑纵横于关东

统一女真却因血洗叶赫部族人

留下亡灵无知的千古遗恨

老罕王的儿子皇太极

唯恐后金的名称加深民族仇恨

把女真人更改成了满人

但真正奠定大清伟业的

不是吴三桂引多尔衮进京

而是那个屈辱下嫁给

老罕王的兄弟多尔衮

以睿智与明智参政不干政

辅佐三代君王成就大清的

一个叫孝庄的蒙古族女人

也抹杀不掉那条救过

老罕王生命的狗的忠诚

*

一百五十万国土

被那垂帘听政

祸国殃民的女人丧尽

康熙至雍正到乾隆

少数民族统治着大汉民众

以辫子军统辖平定三番

剿灭以大明名义复辟

在台湾岛称王的郑成功的后人

走向咸丰道光后阳衰阴盛

老罕王不准叶赫进门

亡魂没能阻止那拉氏的兰贵人

这以老佛爷自居的女性

用外强屠戮八大臣纷争

引狼入室让八国列强进京

那火烧圆明园的惨痛

不会唤醒老罕王亡灵

在满清无能的耻辱史册中

记载着焚毁大清国基业的

一个名叫慈禧太后的女人

而这屈辱的历史过程

却不是老罕王一族无能

4.皇太极和宸妃

清太宗皇太极后宫中有五位后妃,包括孝端后和后来的孝庄文皇后等,个个都是艳丽超群的美貌佳人,皇太极没有一个不喜爱的,然而最受宠爱的莫过于宸妃了.孝庄秘史之海兰珠宸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名字叫Harjol,哈日珠拉,汉译海兰珠,生于约万历37年(1609年),她是孝庄的亲姐姐,比孝庄大4岁.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比孝庄晚嫁皇太极9年.她在历史上极其受宠,可是关于她26岁之前的叙述,翻遍所有史料,却是无可查证.也就是说,她26岁前是空白的,没人知道这个极受皇太极宠爱的女人在过去26年都干了些什么事.《清入关前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记载:“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尔沁部乌克善洪台吉率诸臣送妹至.汗偕诸福晋迎至,设大宴纳之为福晋.” 这就是Harjol最早出现的相关记录了,民国时期修撰的《清史稿》里也有提到.天聪八年(1634年),其兄吴克善亲送海兰珠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当时海兰珠已26岁,虽然已过妙龄,然而更加丰满成熟,娇艳动人,因而倍受皇太极的宠爱,以贤淑文静著称.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为“宸妃”.以《诗经》中像征爱情的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睢宫”.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大宴群臣,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无奈此子福薄命短,来到人世间刚两年,尚未来得及命名就夭亡了.爱子的死,给皇太极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击.宸妃所遭到的打击尤重,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1641年宸妃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置紧张战事于不顾,立即兼程赶回盛京.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已驾返瑶池了,终年33岁,正是风华之年.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过去,经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自从失去宸妃,他朝夕悲痛,饮食顿减,身体每况愈下,还昏迷过去,“言语无绪”.后来,诸王大臣请他去到蒲河射猎,借以消愁解闷.不想,路过宸妃墓,触景伤情,又引得他大哭一场.宸妃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也命归九泉了.皇太极对宸妃这种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都是少见的.宸妃死后火化,初暂安于盛京地载门外五里的墓地.皇太极葬入昭陵之后,宸妃也被迁葬到昭陵妃园寝内.海兰珠前26年的轶事在正史中无任何记载,对她的事件始于嫁于皇太极之时,她死后两年皇太极驾崩.关于皇太极和海兰珠,可以去看李歆著《独步天下》,拉费比尤著《那海兰珠》。

5.皇太极的正史

太宗皇太极是清朝的开国皇帝,生于公元1592年,卒于1643年,享年52岁,在位17年。

皇太极雄才大略,能征惯战,文武兼备,治国有方;他智除袁崇焕,劝降洪承畴,为统一全国打下基础。然而这样一个以武功 著称的皇太极却有儿女情长,他与宸妃的婚恋,堪称佳话。

皇太极时的沈阳故宫中,有所谓“崇德五宫”后妃,这五宫为中官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崇德五宫后妃的地位远高于其他妃子,其他妃子尚有元妃、继妃、侧妃等。

皇太极的后妃见于史籍者计有15人,史籍之外的更有多人。 在这众多后妃中,天生丽质者不乏其人,然而皇太极惟独钟爱宸妃海兰珠,在她的身上倾注了夫妻间的全部感情。

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的两个女性已经嫁给了皇太极,姑姑居中宫,享“椒房之尊”,二侄女为永福官庄妃。后来在一次亲戚会面中,庄妃的亲姐姐海兰珠随母朝见皇太极,皇太极见海兰珠切娜多姿,端庄秀美,就生了爱慕之心,再加她久负温良贤淑的盛名,于是顾不得从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已纳了一后一妃,还一定要娶这位美女。

第二年海兰珠与皇太极成婚,于是,后宫中出现了一姓姑侄三人同事一夫的新鲜事,海兰珠被封为东宫(天雎宫)宸妃。皇太极对这三位后妃恩宠有加,其中尤以宸妃最受宠爱。

海兰珠与皇太极成婚时已经26岁,并非豆蔻年华,但是她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肌肤雪白柔润,丽质天成,决不亚于那些“二八佳人”,同时她又有一种少女不具备的成熟美,再加那贤淑的美德,更受皇太极青睐。此时皇太极已过不惑之年,比宸妃大16岁,二人形影不离,情投意合。

皇太极封她为“东宫大福晋”,仅次于皇后,位居四妃之首。东宫也赐名为“关雎宫”,因为《诗经》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

取名关雎是对海兰珠姣好容貌的赞美,又是对她贤惠温柔的歌颂。 崇德二年,宸妃在关雎宫生下一位皇子,按长幼排列,这是皇太极的第8子。

在过去,即使在中富有子嗣的情况下,宠妃生子,亦有希望成为太子,将来可以继承皇位,何况中宫皇后自人宫以来,一直未生个皇子,立嫡已不可能,那么宸妃的这位皇子很有可能成为太子。 爱妃产子,皇太极十分喜悦,遂创大清以来之先例,大会群臣,盛筵宾客,同时颁发大赦令,释放了许多囚犯。

他的理论根据是“自古以来人君有诞子之庆,必颁大赦于国中,此古帝王之隆规”。 然而,前7个皇子诞生时,并未举行什么大型庆典活动,也未大赦。

之后,庄妃生第9子,麟处宫贵妃又生下第11子,亦未如此隆重地办理。由此可见,皇太极是将宸妃生的皇八子作为“储君”来对待的。

因庞爱宸妃而宠皇八子,也算是“爱屋及乌”吧。 皇八子诞生之庆典,甚至蒙古各部落的首领均来供奉大量贺礼,一时间,盛京(今沈阳)城内热闹无比。

此时的皇太极,开疆拓土,称雄于东北,加之娇妻产子,诸事顺遂,可谓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宸妃更是看在眼里,美在心头,喜上眉梢。

可真应了“好景不长”这句俗语,倍受娇宠的皇八子不到1岁便夭折了。痛失爱子,使皇太极十分悲痛,然而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是个男子汉,况且他还有健在的7个儿子,而且两天之后,庄妃又给他生了一个皇子,得子的喜悦在某种程度上又缓解了他的悲痛。

庄妃也是他倾心喜爱者,虽不如其姐宸妃,但也是四大妃了之一。 受打击最大的是宸妃,皇八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从诞生到将近1岁,给她带来了诸多辛苦,更带来了难以形容的欢乐。

‘母以子贵”,她对皇儿抱着多大的希望啊!然而,这一切都成为泡影。皇儿去后,她朝思暮想。

魂索梦牵,白天不进饮食,夜晚彻夜难眠,终日以泪洗面,不久便身染重病。皇太极除多方安慰开导外,又厚赐宸妃财物仪仗,但是,这一切都无法医治她失子的心病。

海兰珠终于撒手人衰,命归西夭,年仅33岁。 宸妃病危时,皇太极正率军在前方打仗,作为三军统帅,是不应该离开阵地的。

可是,宸妃不是一般的妃子,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皇太极还是决定返京探望宸妃,在作了细致的军事部署后,便启驾返还盛京,一路上马不停蹄。刚人盛京城,就传来宸妃去世的噩耗,来晚了一步,未得与心爱的人诀别。

皇太极抢人 大清门,直扑关雎宫,出现他面前的只是宸妃那香消玉殒的遗体。皇太极耐不住巨大的悲痛,哭天号地,泪如雨下。

周围诸多官员、皇妃宫女、皇子公主,也跟随皇太极,大哭不已,一时间哭得天昏地暗。 皇太极与宸妃情深意笃,宸妃之死,对皇太极精神打击极大,于是“饮食顿减,圣躬违和”,以致害了一场大病,自此后再没有重返松锦战场,从而也结束了他40余年的戎马生涯。

对宸妃的魂牵梦索,使皇太极难以自拔。自宸妃死后,皇太极频繁地举行各种祭典活动,并请僧道人等为宸妃布道诵经,超度亡魂。

皇太极亲撰的祭文,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松锦大战捷报频奏,关外四座重镇全部归属清朝,关外障碍既除,那么挥师人关,逐鹿中原亦指日可待。

然而,战争胜利的喜悦,似不能冲刷掉皇太极的悲伤。对宸妃的思念与难解的忧伤,严重损害了皇太极的健康,以致。

6.关于皇太极,布喜娅玛拉,哈日珠拉(海蓝珠)的正史

布喜娅玛拉不是元妃.皇太极封海兰珠为“宸妃”,宸妃死后,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

布喜娅玛拉倒是真有历史原型,就是叶赫老女,真名叫什么并没有历史记载,万历四十三年(1615六月,叶赫贝勒布扬古的妹妹,曾经许嫁给努尔哈赤,后来又反悔,待嫁闺中18年,最终嫁给了蒙古,引起了努尔哈赤极大愤慨。这就是有名的“叶赫老女事件”。

她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传说貌美且贤,在女真各部远近闻名,万历十九年(1591),哈达贝勒歹商爱慕她的美貌,最先向叶赫求婚,正在寻隙与哈达仇杀的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让歹商亲自迎娶。歹商不知是计,在迎娶的途中被叶赫伏兵所杀。

两年后,扈伦四部缔结共同对付建州的联盟,乌拉贝勒满泰给弟弟布占泰聘娶了她。布斋出于结盟的需要,同意了这桩婚事,接受了满泰的聘礼。

该年九月,布占泰以叶赫女婿的身份,率3000乌拉兵加入了九部联军。战争的结局却并未因为他是叶赫女婿的身份而改变,他被俘了,在建州囚禁了三年。

而这时候,叶赫势弱,为了改善和建州的关系,布扬古表示愿意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努尔哈赤为妻。可是,情况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叶赫老女心中的仇恨太深,也可能把妹妹嫁给努尔哈赤本来就不是他的本意,布扬古改变了主意。

总之,她没能与努尔哈赤成婚。不想还传出了一种说法,说她说了,努尔哈赤是她的杀父仇人,她不能嫁给他,谁杀死了努尔哈赤,她就嫁给谁。

于是,叶赫老女的作用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过程中被提了上来,甚至后来还被列为努尔哈赤誓师伐明的七大恨之一。仔细想来,努尔哈赤作为借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万历二十七年(1599),哈达部发生内讧,叶赫贝勒金台石趁机率兵将哈达部劫掠一空。哈达部只好向努尔哈赤求援,表示愿意将三个儿子送到建州作为人质,请求努尔哈赤出兵。

但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叶赫。大敌当前,叶赫惊恐之下,想到了借刀杀人的计谋。

他们给哈达贝勒猛哥布禄写了一封信,说愿意将叶赫老女嫁给他,重修和好,但是条件是抓住建州统兵将领,不向建州送人质,并杀死建州士兵。这个诱饵非常有效,猛哥布禄真的同意了,并约叶赫贝勒到开原共议计划。

猛哥布禄的背信弃义激怒了努尔哈赤,也为他进兵哈达提供了最好的借口,因为叶赫老女本是属于他的女人。这年九月,努尔哈赤率军进抵哈达城下。

哈达早已有备,且有叶赫为援,似有恃无恐。城上壁垒森严,兵卒开城迎战。

激战了六天六夜,努尔哈赤以伤亡惨重的代价攻下了哈达城,大掠哈达牲畜、人口而归。 迫于明朝的压力,努尔哈赤没有马上吞并哈达,而是在哈达部闹饥荒、猛哥布禄之子武尔古岱求救之机,才正式将哈达吞并。

不久,与哈达同样的命运就降临到了辉发的头上。辉发部贝勒王机努死后,他的孙子拜音达礼杀死了他七个叔叔,自立为贝勒,但是部众很多都叛离了他,逃到叶赫部去了。

拜音达礼不敢对叶赫提出要求要回部众,只好向努尔哈赤寻求帮助。努尔哈赤率军帮他收复了叛离他的辉发村寨。

叶赫见此情景警觉起来,跟拜音达礼承诺,只要他和努尔哈赤断交,就可以将辉发部众归还给他。拜音达礼与努尔哈赤断了交,但是叶赫却没有履行诺言,拜音达礼只好再次求助于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并没有因为拜音达礼的违约而责怪他,而是很爽快地答应再次出兵帮助,并且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辉发成了叶赫与建州争夺的对象。

叶赫采用什么手段去拉拢拜音达礼,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有一种说法认为叶赫又把叶赫老女推出来了,允诺将她许配给他,来换取他与努尔哈赤断交。拜音达礼竟真地愿意如此,又背弃了与努尔哈赤的盟约。

这次努尔哈赤忍无可忍,并且也有了堂而皇之进攻辉发的理由。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努尔哈赤率军攻占辉发,辉发灭亡,拜音达礼本人也死于战火之中,成为美女的又一个牺牲品。

也许是上天眷顾努尔哈赤,也许是因为叶赫家的姑娘真的有着摄人魂魄的魔力,因她而亡的厄运紧接着又落在了乌拉的头上。在古勒寨之战中,当时以叶赫女婿身份参战的布占泰被俘,努尔哈赤没有杀他,而是将他留在建州,但是并没有拘禁他,还将自己弟弟舒尔哈赤之女嫁给了他。

三年后,因满泰被杀,布占泰回乌拉继哥哥为贝勒。布占泰很感激努尔哈赤,回乌拉不久,将妹妹送给了舒尔哈赤为妻。

布占泰小心翼翼地处理叶赫和建州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到不偏不倚。但在利益上则毫不含糊,当依附于乌拉的蜚优城要归顺建州时,乌拉率军截击了他们。

这就是乌竭岩之战。在这次战争中,布占泰虽然人数远远多于建州,但是伤亡很惨重。

为了改善关系,布占泰再次向努尔哈赤请婚,希望娶努尔哈赤的亲生女儿为妻,从此将永远依赖建州为生。 但是乌拉与建州的亲善,却引起了叶赫的恐惧,于是叶赫又故伎重演,将叶赫老女,这个原本就曾经许配给他的女子再次推出。

这时候不仅她的美貌在起作用,布占泰还考虑到可以借助叶赫的联盟共同对付建州,于是答应了这桩婚事,并且向努尔哈赤的女儿和侄女发泄愤恨。然而,这带给努尔哈赤的,是为出兵乌拉提供了再好不过的借口。

万历四十一年(1613)。

7.谁有关于皇太极和海兰珠的历史

清太宗皇太极后宫中有五位后妃,包括孝端后和后来的孝庄文皇后等,个个都是艳丽超群的美貌佳人,皇太极没有一个不喜爱的,然而最受宠爱的莫过于宸妃了。

孝庄秘史之海兰珠宸妃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姓博尔济吉特,名哈日珠拉,汉名海兰珠。她是孝端皇后的侄女, 庄妃(孝庄文皇后)的姐姐。

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比庄妃大4岁。 天聪八年(1634年),其兄吴克善亲送海兰珠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

当时海兰珠已26岁,虽然已过妙龄,然而更加丰满成熟,娇艳动人,因而倍受皇太极的宠爱,以贤淑文静著称。 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为“宸妃”。

以《诗经》中像征爱情的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睢宫”。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

仅次于其姑母孝端皇后。 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大宴群臣,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

无奈此子福薄命短,来到人世间刚两年,尚未来得及命名就夭亡了。 爱子的死,给皇太极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击。

宸妃所遭到的打击尤重,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 1641年宸妃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

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置紧张战事于不顾,立即兼程赶回盛京。 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已驾返瑶池了,终年33岁,正是风华之年。

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过去,经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 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

自从失去宸妃,他朝夕悲痛,饮食顿减,身体每况愈下,还昏迷过去,“言语无绪”。后来,诸王大臣请他去到蒲河射猎,借以消愁解闷。

不想,路过宸妃墓,触景伤情,又引得他大哭一场。 宸妃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也命归九泉了。

皇太极对宸妃这种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都是少见的。 宸妃死后火化,初暂安于盛京地载门外五里的墓地。

皇太极葬入昭陵之后,宸妃也被迁葬到昭陵妃园寝内。 海兰珠前26年的轶事在正史中无任何记载,对她的事件始于嫁于皇太极之时,她死后两年皇太极驾崩。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