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扯淡”一词源于何处扯淡,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经典造词,根据地域不同有各种叫法,比如:白呼,忽悠,夸白等,又因为各地的文化差异,很难给予准确的定义,只能求大同定义为:没有根据的闲扯、没事干胡说八道。 下面具体的解释一下: 先说淡字,淡本来应该是指味道,比如说"这水太淡",本是个形容词,但也可当动词用,《水浒传》里的黑旋风李逵同志就常说"这些日子没沾一点荤腥,嘴里都淡出个鸟来了";再比如"淡出江湖",这里的淡字都是动词。而扯字跟淡字,无论如何也没有扯到一块的理由。 但如今既扯到了一块,则必有其来历。它们两字用婚姻来形容的话,它们是二婚,这扯字的原配其实本应是"蛋"字。 "蛋"字本意是卵,比如鸡蛋、鸭蛋、龟蛋等等。 扯淡一词出现在书面的历史并不长,据考是五四时期。 扯蛋原本是民间俚语,市井之言,后被文人借用,却又嫌蛋字不雅,有隐指男人裆下的意思,便自行把蛋字改成了淡字,以示清高,后沿袭下来。 2.形容瞎扯的成语1. 无稽之谈 2. 神乎其神 3. 装神弄鬼 4. 吹毛求疵 5. 无中生有 6. 夸夸其谈 7. 口若悬河 8. 煞有介事 9. 空穴来风 10. 不着边际 11. 东拉西扯 12. 巧舌如簧 13. 闪烁其词 14. 言不由衷 15. 口岀狂言 16. 自食其言 17. 满嘴谎言 18. 危言耸听 19. 信口开河 20. 信口雌黄 21. 拾人牙慧 22. 念念有词 23. 插科打诨 24. 油嘴滑舌 25. 一派胡言 26. 移花接木 27. 指鹿为马 28. 含沙射影 29. 指桑骂槐 30. 胡说八道 31. 颠三倒四 32. 歪理邪说 33. 故弄玄虚 |